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寻死觅活”的前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 09:09 中国经济时报

  鄢烈山

  我的大弟只念到小学毕业,却喜欢咬文嚼字。一日,他对我说:“南来北往”这个话有毛病,“南来”与“北往”其实是一个方向,比如,从广州到武汉是“南来”,武汉到北京是“北往”,不都是坐京广线北上吗?我一楞,思忖好久,才说:那是你站在武汉讲话,假如站在广州,武汉来的是“南来”,到武汉去的是“北往”,在广州火车站就可以感觉“
南来北往”形容人口流动之繁忙是多么形象。

  然后我俩继续讨论“你死我活”、“寻死觅活”这些字面上用词对立的成语的含义,结论是“你死”是“我活”的条件,“觅活”是“寻死”的目的,这些成语结构相似,逻辑关系却不尽相同。

  忽然想起几年前兄弟间的这次讨论,是在节后的《南方都市报》上读到两则社会新闻。一则说的是辽宁锦州有位老汉,“十一”长假七天苦盼儿子相聚,饭菜都准备好了,儿子却始终未上门;一怒之下来到儿子卖汽车的机动车市场,砸儿子的轿车,坐在车内的儿子的朋友赶紧用电话联系,儿子也不肯露面,任人报警将老汉带到派出所去。另一则新闻说的是武汉有位母亲,为了劝长期沉迷于网吧的儿子戒除网瘾,“以跳江寻死相谏”,不料母亲跳入长江,16岁的儿子竟视而不见,独自离去,幸亏水上公安局的民警将她救起。

  都是讲子女不孝的新闻,但对于前一故事中儿子的行为我们可以“理解”:长假期间正是大促销的“黄金周”,他肯定忙得“四脚朝天”;老父既然已经砸了轿车,他露面又有什么用?无非引起别人围观,让他“丢脸”,这样的人警察带走后也不会刑讯逼供。父子之间缺少的只是沟通和互相尊重。

  后一故事中的儿子就太变态太冷血太可恶了。这样的忤逆之子令人心寒。报道中“以死相谏”一词用得精准:母子之间竟似臣僚与帝王的关系,这个“帝王”绝对是昏君、暴君。看来,这位母亲对她的儿子还是估计过高了,不知道他根本不在乎她的死活。这小子网迷心窍,不仅丧失了人性,而且丧失了理智:如果他的母亲真死了,谁来养活他,让他有条件沉迷虚拟世界?

  由此,我想到“寻死觅活”的前提。

  这种“寻死”的人,当然不是真想死,而是以寻死为手段,意欲达到改善生活处境的目的,即为了活得稍稍好些。不论是“旧社会”妇女的投河上吊,还是当下农民工为讨薪的“跳楼秀”,都是这样。“寻死”——“若不然就死给你看”——作为手段,它的作用途径大体有两条:一,诉诸强势方的良知,也就是对方的不忍之心、恻隐之心;二,诉诸社会舆论,即便“你”不在乎“我”的死,难道“你”不在乎因“我”而死引起的对“你”的道德压力和舆论制裁,不怕“千夫所指,无疾而终”的下场吗?当然,实际生活中的情形要比这复杂得多。

  近代社会,中外“寻死觅活”最常见的方式是绝食抗议。

  读革命小说《红岩》,我们知道,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渣滓洞、白公馆里,许云峰、江姐等共产党人曾在“人间地狱”、“活棺材”里发起绝食,以抗议狱方的暴行,并且最终取得了胜利。杀人不眨眼的国民党狱方为什么要让步呢?他们是不愿那些尚未榨出情报的共党地下工作者死去,还是想日后可以用某个中共高干交换他们的被俘高干?他们害怕国内外的政治舆论?总之,他们不想做绝,“绝食者”才能达到目的。就像革命样板戏《红灯记》中的日酋“贼鸠山”不想做得太绝,李玉和上刑场才能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而英勇就义;否则,李玉和就会被“中国通”鸠山接中国传统的做法在嘴里塞上木橛子,甚或割断李的喉管,让他根本无法表现英雄气慨!

  在“十年浩劫”中,“牛鬼蛇神”、“走资派”被关押起来,若搞“绝食”,那就是“自绝于党和人民”,饿死活该,罪加一等!也有例外。比如据陆定一的回忆,他在狱中就搞过绝食斗争。之所以不让他死去,恐怕并非他是长征老干部,论地位他远不及彭德怀、贺龙显赫,大约因为他在党内斗争中还有利用价值吧。

  运用绝食这种“寻死”手段作斗争,最有成效的是印度的“圣雄”甘地。他对英国殖民统治者绝食,是为了赢得民族尊严和祖国的独立,是在寻觅救国救民的光明未来。他对自己的追随者宣布绝食,是为了抗议印度民众之间的宗教仇杀,是为了寻觅民族和解和不同宗教信仰的和平共处。“绝食”是他“非暴力不合作”的斗争手段。他的爱国爱民之心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昭昭耿耿,永垂不朽。看过电影《甘地传》的人不会忘记,他的“寻死觅活”之所以能奏效,是与政治文明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在他抗英“绝食”期间,外国记者采访他,把他的事迹和目标介绍到英国本土,激起了英国上下广泛的同情,在他访英期间居然受到英国官方与民间凯旋般的接待。可以设想,没有英国大多数人对于他的民主解放理念的认同,他可能就被派驻印度的英国统治者中的强硬派干掉了。英国将军的机枪也不是吃素的!

  说到这里,我们应该可以确认,“绝食”等非暴力不合作斗争手段的前提,“寻死(以)觅活”的前提,是什么了吧?

  回到本文开头讲到的那个母亲。没有后续报道,不知她被救起后怎样对待那个冷血的儿子,也难预测母子关系将怎样发展。但我相信,她是再也不会用跳江之类寻死的方式来“劝谏”那个儿子了。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