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对外贸易的适度发展(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 09:09 中国经济时报

  编者按:自从实施改革开放国策以来,我国发展经济实施的战略和基本模式属于开放式加外向型。实施这一战略,利用外贸外资发展带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世界经济发展,中国因素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我们面对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为探索一条实现内外均衡和持续发展的道路,商务部研究院成立课题组重点研究探讨了我国外贸的适度发展问题,本报拟分上、下篇择要连续登载有关文章,敬请关注。

  金柏松等

  通过实施开放式加外向型战略,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提升了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填补了许多产业空白、产品空白、技术空白和市场化经营管理的空白,带动了我国经济持续高增长、发挥了动力机的作用。实施这项战略还提高了我国在世界经济贸易发展中的地位。

  然而,在实施这项战略取得巨大成功、外贸发展不断创造奇迹、外贸规模已经跃升万亿美元台阶之后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我们正在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例如未来国际市场还有多少增长空间;现在我国贸易规模大、增加快,对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已经在一些具体商品、局部市场造成冲击,并且这种冲击正在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今后这种冲击是否会演变为全局性问题等等,针对这些尚未完全暴露出来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预见性研究,重新审视我国外贸发展应该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全面评价我国开放式加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和模式,以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外贸和经济建设。

  从未来对外贸易发展趋势分析,我国可能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将主要来自于外贸规模大、增长快。2002、2003、2004年我国外贸规模扩大了一倍有余,增长速度在30-40%。照此速度发展,三至四年中国就可以超过德国、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即便按照改革开放以来外贸年均增长16.7%的速度估计,至2007年我国外贸将以17400亿美元超德国(注:以目前

汇率水平估计),2013年我国还将以43900亿美元超美国(2004年美国货物贸易规模22812.8亿美元,预计2013年美国外贸将达4350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贸易大国。世界上一个新的超级贸易大国的崛起,势必将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也必将面临新的严峻挑战。对此我们必须有充分的估计,以便及时地发现问题,抓住实质,因势利导,在“拥挤的地球村”里统筹兼顾方方面面利益,确保彼此共同发展、持续发展。

  一、中国作为新崛起的贸易大国对世界的影响与日俱增

  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对世界经济产生的正面影响大致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1.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根据日本贸易振兴会《2004贸易投资白皮书》分析,2003年美国、欧盟、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的百分比分别为16.3%、3.8%和27.2%,中国已经是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请参见下表)。联合国于2005年1月25日发表的题为《2005年世界经济形势预测》指出,在2004年全球经济的主要增长中,美中两国经济互为补充,共同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全面增长的主要力量。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是通过对外贸易发挥出来的。美国摩根士坦利财团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于2003年5月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分析结果显示2003年中国外贸进口吸收了美国出口增量的22%,德国出口增量的28%,日本出口增量的32%(注:引自新华社《参考资料》2004年6月7日),也是表达了中国经济、贸易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2.在东亚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领头羊作用。东亚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复苏最快的国家是韩国。究其原因从外部因素分析,2000年以前美国市场需求拉动了韩国经济增长。此后中国市场的拉动作用凸显。2003年韩国对中国出口净增220亿美元,相当于拉动韩国经济增长4个百分点以上。而当年韩国经济增长3.1%。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对中国出口的增加,2003年韩国经济必将陷入衰退。2003年泰国对中国贸易顺差50亿美元,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在3个百分点以上;2003年新加坡对中国出口增加近35亿美元,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在3个百分点以上;2003年马来西亚对中国出口增加70.63亿美元,对其经济增长的贡献约7个百分点;另据日本2004年《东洋经济》第3期载文,在日华人学者沈才彬分析2003年日本经济增长主要靠外需带动,而当年日本对华出口增长约占其出口总增长额的80%,也说明了日本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同样需要依靠中国经济增长带动。

  3.带动广大发展中国家经济共同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中国进口的初级产品日益增加,其占我国进口总额的比重正在不断提高。据我国海关统计,2003年我国进口初级产品增长47.7%,占当年进口总额的17.6%。据日本贸易振兴会《2004贸易投资白皮书》分析,从2000年至2003年中国进口17种主要初级产品比重由3.6%增加到4.9%,同期美国比重由22.2%下降到21.6%,日本由12.8%下降至11.4%。2004年中国初级产品进口的又增61.2%,大大高于同期工业制成品30.6%的增长速度,初级产品占进口的比重上升为20.9%。由于世界上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主要出口初级产品,因此,中国初级产品进口的快速增长,为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和经济增长增添了推动力量。

  4.改变世界贸易格局。当今世界贸易格局基本分布为北美、欧盟(15国)和东亚三大板块,2003年它们分别占世界出口贸易比重为15.5%,38.8%和25.4%。北美板块已经成立了以美国为首的自由贸易区,欧洲成立了以德法为核心的欧洲经济联盟,目前只有东亚地区还在整合中。整合东亚乃至亚洲区域经济合作将是21世纪中国迈向世界大国的最重要的战略任务之一。这一战略完成之际,也就是世界贸易格局演变为三足鼎立之时。

  5.在国际协商中增加了谈判筹码、拓展了回旋余地、丰富了可动用的手段。随着中国贸易规模扩大、软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例如我国外汇储备6000余亿美元,其中大部分购买了美国国债,对美元汇价市场稳定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因而增加了我国对美谈判筹码。再如过去长期以来,我国发展经济需要日本的技术、资金和设备等,而日本对我国需求则显得并不迫切,所以在中日双边磋商时,日方占主动地位的情况多于我方。但这种不利于我国的情况现在已有显著改观,中国不需要以仰视的方式与日本谈经贸。

  二、对外贸易发展对国内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国际经验表明,一国的经济增长通常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封闭型经济走向对外开放和融入世界经济的初期,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经济的外贸依存度提高。第二个阶段是“贸易导向型”经济增长阶段,各种经济资源继续向贸易部门转移,以发挥贸易增长的

发动机作用,但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放缓,与国内经济的增长速度逐渐同步;第三阶段是“国内经济深化发展”阶段。随着国内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产业加工链的延长,非贸易商品和服务领域发展逐渐成熟,经济资源向非贸易部门的转移,创造的附加价值大幅提升,外贸依存度逐渐下降。研究表明,我国正在进入经济增长的第二个阶段。

  经济增长往往由投资、消费和对外贸易三驾马车一起拉动,在我国,在某些年份对外贸易甚至发挥的作用更大。2004年,全国海关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税4744.05亿元,比上年增收1032.49亿元,同比增长27.82%,比3729亿元的年初计划多收1015.05亿元。1990年至2004年,我国累计实现贸易顺差2909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从1989年底的55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9月底7690亿美元,外汇储备已居世界第二位。这对防范国际金融风险,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外贸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平均每1亿美元出口可创造14860个就业岗位,平均每吸收1亿美元外资可创造2900个就业岗位。

  在我国开放型经济和服务业对外开放带动劳动就业的同时,对外贸易为金融、保险、运输、仓储等其他产业部门也间接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提高了全社会的环保理念,当然在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体系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

  (

商务部研究院课题组)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