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2005中国经营报企业竞争力年会 > 正文
 

姚景源:微利时代企业发展的数字环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4日 11:24 新浪财经

  

姚景源:微利时代企业发展的数字环境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经营报社主办的2005企业竞争力年会2005年11月4日北京召开,新浪财经对此次年会进行了独家图文直播,图为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先生。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经营报社主办的2005企业竞争力年会11月4日在北京召开,新浪财经对此次年会独家网络直播。以下是国家统计局的总经济师姚景源先生的精彩演讲:

  姚景源 :尊敬的陈院长、李所长、金所长,各位来宾,我按照论坛的要求谈一下微利年景和我的一些看法。

  我们知道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02075亿元,增长速度达到9.4%。这个增长速度是与去年大体相等的,今年中国的国民经济一季度增长9.4%,二季度增长9.5%,第三季度增长9.4%,前三季度增长9.4%,所以我们现在可以说,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态势是保持着平稳,较快增长这样一种基本态势。大家知道,在去年这个时候,去年的第四季度,无论是政界、企业界还是学术界,大家在谈到2005年的国民经济运行的时候,普遍关心的是三大问题,第一个问题,粮食和农民增收问题,第二个是固定资产投资反弹问题,第三个问题是通货膨胀问题。现在10个月过去了,这三个问题都有了一些基本上的结论。

  我先说粮食问题。中国今年的粮食问题,我们夏粮已经收割完毕,夏粮全国增收102亿斤,早稻是减产,减产幅度不大,仅仅减产1.6%。秋粮由于播种面积的增加和没有较大的自然灾害,今年预计全国粮食会达到9600亿斤这样的数据。所以今年粮食问题,粮食丰收已成定局。第二是大家担心比较多的固定资产投资反弹问题,我们都知道,去年经济运行当中,之所以产生一些不稳定不健康的因素,很重要的是源于固定资产规模过大,增速过高。大家都在担心今年固定资产投资会出现反弹,现在前9个月,中国全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1%,26.1%的数据比去年同时期回落了1.6个百分点。不仅投资的增幅有所回落,结构也发生了可喜的或者说叫做优化的变化。今年以来,在投资当中,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些瓶颈行业他们的投资普遍得到了加强,全社会的投资增长率是26.1%,但是影响我们经济增长瓶颈的行业部门的投资得到了较快的增长。比如说煤炭,我们增长了76.8%,石油和天然气开采31.3%,电力增长34.6%,铁路运输增长41.1%。今年的固定资产到三季度,比去年同期略有回落,结构上又有了优化这样的变化。

  通货膨胀问题、物价问题使我们更为乐观。今年1到9月份,到三季度,中国的CPI指数同比上涨2%,2%的数据比去年同时期下降了2.1个百分点。去年这个时候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4.1%,而今年现在是2%,大家知道,我们今年的人代会所通过的预期目标是物价上涨率控制在4%,现在看,全年物价上涨有可能就在2%左右。这三个问题,除了通货膨胀之外,另外两个问题还不能说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比如说,农民增收问题,现在由于粮价的下跌和农资价格的上涨,应当说今年我们完成实现农民增收的预期目标压力仍然很大,任务还很艰巨。固定资产投资虽然略有反弹,但是从月度曲线来看我们是逐月在升高,而且解决投资过热的根本性原因,就是体制性原因和机制性原因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所以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这是去年就普遍担心的三大问题,现在到了10月份,有了这样一个大体的结论。

  今年整个国民经济总体态势上是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状况,问题也有一些,比较突出的,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议题,中国工业企业的利润增幅明显回落,亏损企业的亏损额明显上升。今年以来,在经济运行当中出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当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工业企业的利润增幅明显回落,亏损额明显上升。我们知道,去年中国工业经济效益创了历史新高,去年全国规模以上的工业利润盈亏相抵,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了11342亿元。去年工业企业利润的增幅达到38.1%,如果从2004年向前推,我们中国的工业企业利润连续6年保持了高增长。从2004年向前推连续6年中国工业企业的利润平均增长幅度是40.5%。从1999年到2004年,中国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36694亿元,这6年累计实现利润是36694亿元。这个累计量相当于1978年到1998年这20年工业企业累计利润总和的1.7倍。所以,1999年以来是中国企业利润增长的黄金期。

  但是进入到2005年,这个形势发生了变化,到9月底,全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883亿元,同比增长20.1%。20.1%作为绝对值来讲增长率并不低,问题是如果比较的看,去年是38.1%,前6年平均值是40.5%,今年我们是20.1%,同比回落的幅度达到19.7%,回落幅度之大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如果我们再把20.1%做一下结构上的分析,刚才金所长已经讲了,就是说我们的利润基本上集中在

能源和采掘业,集中在少数行业,比如我们的煤炭行业利润率增长达到77.8%,石油行业增长达到75.1%,有色金属矿达到124.6%。利润增长主要集中在少数能源和金属原材料上。如果扣掉石油和煤炭这两个行业,中国的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就不是20.1%,而是要降到7.9%。

  我们看中国工业企业的利润分配,一方面上游行业,能源和原材料行业他们获得的利润主要是集中在这些领域,而获得利润的原因又主要是由于价格上涨导致他们获得更高的利润。与此相适应,下游产业利润大幅度下降。比如说我们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利润下降31.7%,化纤行业下降25.2%,建材行业下降14.2%,下游行业利润比较大幅度的下降。一方面利润集中在少数行业,另外一方面多数行业处在盈利和亏损的边缘。亏损企业的亏损额也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亏损企业的亏损额达到1532亿,比去年同时期增长了57.6%。这个增长幅度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就行业来说,亏损额增幅较高的行业,比如石油加工和炼胶业亏损额增长了16倍,化纤行业亏损额增长1.1倍,钢铁行业亏损额增长了94.7%,电子通讯行业亏损额增长了59.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亏损额增长了43.1%,建材行业亏损额增长56.9%。这些问题是今年以来,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当中值得我们非常关注的问题。

  为什么产生这样的问题呢?就其宏观层面来说,直接的原因有三个:一个是我们国家目前在宏观经济当中,上下游产业的市场格局是不一样的,上游产业动力能源、基础原材料产业,他们的市场格局是需求旺盛,所以价格不断的攀升。而下游产业,他们的产品是供给大于需求,市场给他们的压力是价格下行,同时他们又被迫的接受上游的能源、动力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这个问题是导致企业利润下降的原因之一。

  第二个原因,长时期的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的恶果开始显现。我们相当数量重复建设和盲目建设,这个恶果开始显现了,比如水泥行业,去年一季度,全国水泥行业盈利17亿,今年一季度全国水泥行业亏损4.2亿。这是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的恶果开始显现。

  第三个原因,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从而导致一些行业利润和亏损也发生变化。

  企业利润的增幅回落,亏损额上升,标志着企业现在进入了微利的年景。我们可以说微利时代到来,对于微利时代和微利年景换一个角度来看我觉得是一个好事。因为微利可以鞭策我们加强管理和创新,如果像过去那样,一个企业,单纯的依靠涨价,依靠垄断地位就可以获得高额利润的话,我相信没有一家企业会有管理和创新的动力。只有市场到微利年景就会鞭策我们的企业去加强管理,管理和创新才能够成为热潮。所以我觉得,微利年景或者微利时代的到来预示着中国管理和创新的热潮即将到来。

  微利年景或者说微利时代的到来也明确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过去那种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粗放加工生产方式没有可持续性。我们一定要放弃旧的生产经营方式,增强核心

竞争力,这是微利年景和微利时代到来的最重要的选择,所以在微利年景和微利时代我们要主动的放弃,主动的选择,我觉得这种放弃和选择就是
科学发展观
在微观层面的一个重要体现。

  微利年景或者叫做微利时代的到来,是市场环境日臻完善的结果,是市场机制和经济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我们不能把它看作是偶然。前段时间我们在一个讨论会上讲,我说本来由于上下游产业市场格局不一样,在这个时候企业面对上游的价格上涨,下游市场对它价格下行的压力,而整个从生产资料到生活资料的传导不畅,这种状况,企业应当首先向管理要效益,然后向创新要效益。但是我说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管理的热潮、创新的高潮。什么原因呢?我确实担心一个问题,我担心我们一些同志把微利年景和微利时代的到来看成是暂时的。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就不会在微利年景和微利时代的到来抓住机遇,发展核心竞争力,这样的话我们就会失去一个历史的机会。

  所以我的观点是,从整个数据分析上看,中国像我们前6年那样45%的工业利润率高增长时代恐怕是要过去了,今后一段时间,恐怕是微利年景。微利年景应当说是市场体制日臻完善的结果,是经济规律的结果,是一个常态。在这种状况下,我觉得我们的企业应当抓住机遇,增强核心竞争力,这样我们的经济从微观到宏观才能够保持着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实现我们2020年的全面小康目标。我的讲演到这里,谢谢各位。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