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2005中国经营报企业竞争力年会 > 正文
 

金碚先生发布2005中国企业竞争力监测报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4日 10:40 新浪财经

  

金碚先生发布2005中国企业竞争力监测报告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经营报社主办的2005企业竞争力年会2005年11月4日北京召开,新浪财经对此次年会进行了独家图文直播,图为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经营报社社长金碚。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经营报社主办的2005企业竞争力年会11月4日在北京召开,新浪财经对此次年会独家网络直播。以下是年会嘉宾中国经营报报社社长金碚先生,发布2005中国企业竞争力监测报告:

  金碚: 尊敬的陈佳贵院长,尊敬的各位来宾,我现在把今年企业竞争力监测的情况在这里和大家做一个汇报。

  企业竞争力监测是企业竞争力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知道企业竞争力的研究一方面是想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方法探索企业竞争力的性质、来源以及基本的因素。同时我们还希望用统计学的方法以数量化的指标把竞争力的现状显示出来。这是竞争力的一个基本思路。

  今天我们要给大家报告的是中国经营报竞争力监测体系,是以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研究成果为理论基础而开发的一个应用性的项目。这个项目通过对企业竞争力的监测,要发现我国企业竞争力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以及同企业竞争力相关的一些重要现象和问题。今年我们的研究报告已经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可能很多来宾已经看到了,今年年度的竞争力报告不仅从总体上和各个行业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企业竞争力的一般状况,而且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专题性的研究。从而使得企业竞争力的年度分析更具有理论的价值。我们就简单的回顾一下竞争力监测的基本方法。

  我们基本的方法就是尽可能用一些比较综合性的测评指标,特别是一些显示性的指标,把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业绩,也就是竞争力的一些结果表现出来。竞争力是一个很深刻的问题,而且它有长久的作用。但是我们这个监测希望通过量化的办法把竞争力状况显示出来,这是我们的一个基本要求。怎么样显示企业竞争力呢?我们现在用了两个方面的主要的显示性指标。一个是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一个是盈利率。企业生产的产品或者服务在多大程度为市场所接受,这是用市场占有率来显示。用盈利率显示企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程度。但是仅仅用显示性指标可能还不够,企业竞争力有一些因素是可以直接量化的,还有一些因素很难以直接量化。我们寻找了一种办法间接的量化一些企业的竞争力不可直接量化的因素。从而我们构造了这样一个指标体系,简单来说它有一个基础的数据反映企业的规模、效率、增长这些因素。另外一方面的数据是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间接的反映一些企业竞争力研究过程中不能直接量化的因素。

  基础数据主要是采制于企业的统计数据、财务数据或者是其他一些数据。间接量化数据主要通过市场问卷调查,我们今年所做的调查主要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对股民进行了直接问卷调查。第二我们有一个财经记者调查库,通过财经媒体记者的调查来反映企业竞争力因素。第三是有一些大专院校商学院的学生或者是青年教师。以这三个特殊人群作为反映企业竞争力不可量化因素的统计对象。由此就形成了我们对企业竞争力的测评排序。

  竞争力研究的基本路径是这样,首先我们对在上海和深圳两地的上市公司,我们把他们作为监测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入口处。然后搭建一个可以分析的平台,大家知道上市公司相对来说数据比较容易取得,相对来说数据的质量也高一些,这是我们一个入口。通过对上市公司的监测,我们进一步用上市公司的数据和非上市企业的竞争力数据进行比较。我们要看看上市公司的竞争力,我们一般认为上市公司的竞争力应该在中国的企业群体里面是比较高的。但是现在通过监测以后,我们要和非上市公司进行比较,我们再把监测视野扩大到境外上市公司。我们分析方法是从基础数据的比较到综合竞争力的比较,以及把我们企业竞争力的测评和EBA的分析,也就是经济增长值的分析进行了比较。然后我们还从经济因素的分析延伸到企业文化因素的研究,这样一些研究成果都反映在今年出版的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中间。

  在这里因为时间非常有限,我把今年我们在监测过程中发现的一些中国企业竞争力比较突出的问题给大家做一个汇报。首先我们的研究是从上市公司入手的,我们首先看一下上市公司竞争力的基本状况。监测结果表明目前上市公司自身的竞争力有所提高,但是总体上不如非上市的企业。为什么?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一下。上市公司的竞争力是处于加剧分化的状态,一方面上市公司里面,整体的监测来看,近两年上市公司整体竞争力表现不是很理想。另一方面在上市公司中间有一些特别优秀的企业。而且在我们很多产业中间,上市公司仍然是这些产业中企业竞争力的一些代表,所以上市公司整体上处于分化。

  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竞争力的比较我们看一下。我们比较过程中把上市公司的竞争因素和规模以上的全部企业的竞争力进行比较。我们看到基本的结论是:规模经济比较明显的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竞争力高于非上市企业。而在规模经济不很明显的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竞争力低于非上市企业。

  第二是从1994年到2004年,将近10年中间和非上市的企业比较,我们国家上市公司的规模竞争力仍然保持明显的优势,但是这些优势近年来趋于减弱。那么分析上市公司的效率竞争力,2001年以前,上市公司的效率竞争力平均是高于非上市企业的,2001年以后低于非上市企业。而且上市公司相对于非上市公司的效率竞争力还在不断的表现为下降,这是平均来说。所以我们看到,目前公司上市融资并没有产生更高的资金盈利率,相反在总体上降低了资金的盈利率。

  这个结论出来以后,我们跟一些专家,还有一些经济的分析师们来讨论这个问题,大家认为这个现象能不能够理解。一开始大家认为很难理解,说我们不是把好的企业都上市了吗?最后上市以后,尽管它自己的竞争力本身在提升,但是还不如中国整体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程度,所以在竞争力的比较上,它的表现的反而不如上市公司。一开始大家很难理解,后来分析以后,大多数学者认为,这个现象是可以理解、可以解释的。首先是我们国家上市公司并没有将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的努力放在提高企业效率,特别是资金的利用效率上。上市以后,作了很多的努力,但是主要的努力点没有放在提高效率,特别是资金的利用效率上。上市公司为什么没有把它的努力放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上?在我们国家企业上市实际上是一种融资特权,当企业获得捉这个融资特权以后,上市公司的稀缺性降低,资金对它来讲不是最大问题,因而有效利用资金的压力也大大减弱。因为它觉得可以融到更多的资金。而且在我们国家,很多企业一旦上市成功,就自认为获得了经营上的胜利,以至于把盈来的资金认为是可以自己支配的收入,把融资当成收入。这是严重损害企业竞争力的一种错误的观念。融资成功、上市成功看成是经营胜利,而且把融来的资金当成自己可以支配的收入,这个是我们国家上市公司中间,有许多公司产生这样非常错误的竞争理念。

  由于获得了更多的资金,所以我们表现出企业的管理水平,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人力,严重的落后于公司上市融资规模迅速扩大以后对管理的更高要求。也就是说,在上市融资之前,当时企业的资金规模还相对比较小,那个时候企业的管理能力还能够跟上,能够使企业资金获得比较理想的盈利水平,但是一旦公司通过上市,资金规模短时间内突然扩大之后,它的管理能力,特别是高层管理能力显得力不从心。可以这样说,许多上市公司掌握着大量的资金,却缺乏有效利用资金的能力。

  我们的研究结论是,公司上市既可以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强化剂,也可能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消失剂。上市是对企业来讲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是这个机会如果把握的好,能够很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但是把握的不好,这样的行为很可能成为消失企业竞争力的一种表现。

  我们以上的分析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制度和

股票市场制度,还要进行重大的改革,上市公司不应该仅仅成为享有融资特权的企业,融资不是收入,而是一种责任,公司股票上市成功绝不是什么胜利,而是一种负债。有了钱不能说这个钱就是你融来的,是你的胜利,而是你的承担的责任。如果不能够树立这样的理念,并且有相应的制度保证,就难以从根本上扭转目前这种上市公司消失企业竞争力的局面。

  上市公司利润效力竞争力我们主要是用资产的盈利率,净资产盈利率和总资产盈利率的指标进行衡量。刚刚陈佳贵院长和刘世锦主任已经讲了,我们国家现在的产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微利的时代,我们从监测来看,微利时代企业竞争力的来源究竟是什么?

  首先我们怎么样看待现在的微利现象,很多行业竞争力在下降,上市公司的利润率在下降,我们怎么看待这个现象,首先要正确认识微利和竞争力的关系。整体利润的下降未必表明企业竞争力的下降。大家知道,微利表明竞争力的加剧,是由于竞争力的加剧,市场的饱和,导致微利现象的出现,微利本身我们要做科学的分析,应该用更积极的态度来研究微利问题,微利也表明中国企业血拼式的竞争走向终结。过去企业竞争采取血拼的方式,用大量低价的资源扩张规模,这样的一种竞争状态,在微利时代表明已经走入终结,同时表明

中国经济的增长接近资源优势的边界。

  首先要正确看待微利现象,对于微利现象过程中间可以看到,现在我们的分析,利润里比较高的一些企业,大多数集中于资源型和垄断型的产业,也就是我们刚刚分析的,规模经济效益比较明显,而且是对资源有很大的控制,一定程度上具有行业垄断性的一些行业中间,企业目前的盈利率水平还比较高,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要充分了解到,这样一种主要靠规模竞争力的优势,要转化到主要要依靠效率竞争力的优势来体现企业的竞争力,这个在上市公司更加明显。上市公司现在的竞争力前面我们已经分析过了,主要是通过融资以后体现规模竞争力比较强。如果大家紧紧依靠在规模竞争力这个方面,对将来企业的竞争力的影响是会产生很不良的影响或者是不可持续的。现在转移到这样一种资源型、垄断性的企业竞争力,面临的问题是要从规模竞争的优势转到效率竞争力的优势。

  第二方面是一般的竞争性的产业,在这样一个时代有两大问题:第一大问题是要提高管理水平。我们开始要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商业环境下,市场状态下进行经营和管理,这个时候对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前面已经分析过了,上市公司之所以利润率下降和它的管理能力跟不上有很大关系。第二是要加强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突破微利困境的一个最根本的办法,所以对那些竞争性的产业面临的两大问题,第一是要提高管理水平,第二是要加强技术创新。

  从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现在正进入一个企业竞争力的一个突变的时期,所谓突变时期是企业竞争力的来源,将要发生变化。这个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过去企业竞争力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消耗资源的技术,消耗大量的资源而获得我们的规模和竞争优势,这个是很多企业竞争力的来源。现在这样一种竞争力方式,逐渐要转化为以节约资源的技术为主,能不能够更好的节约资源从而获得竞争力,这是一个重大转折的关头。第二个重要表现是,中国的企业获得竞争力要从主要依靠利用低价中的资源来获得竞争力,要转变为有能力利用高价格的资源来获得竞争力,要向这个方向转变。我们知道,过去中国企业竞争力依靠大量的使用低价格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环境资源、人力资源,包括土地资源,都是低价格的。那个时候什么样的企业能够获得低价格的资源能够获得更大的竞争力,将来要逐渐的转化为,看这个企业能不能够有能力,利用价格比较高的资源,土地价格会提高,

能源价格会提高,环境的标准会提高,劳动的价格也会提高,面对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企业还能够获得很强的竞争力,就是一个可以持续发展的企业。

  我们监测的结论,我给大家做了一些简单的汇报,还有其他的分析结论以及一些统计的数据等等,感兴趣的同志可以去阅读我们今年出版的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