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美联储升息治标不治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 06:22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11月1日,美联储再次升息25个基点,使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上升到4%。国际金融市场作出了较大反应,国际黄金价格从前一日的467美元/盎司下跌到460美元/盎司。那么,美联储本次升息基于什么样的出发点?未来又会如何演变呢?

  抑制原材料价格

  2002年8月,美元对欧元汇率开始大幅度下跌,在2004年12月31日创出1.36新低。6个月后,国际原材料价格开始大幅度上升,国际铜价从2003年初的1600美元/吨上涨到目前的4000美元/吨,上涨了150%;国际原油价格从2003年6月30美元/桶上涨到今年最高70.95美元/桶,最大涨幅接近140%。而在1990年至2000年的十年里,国际原材料价格的总体涨幅仅仅为20%。

  国际原材料价格的暴涨可以归结为两大原因:一、美元大幅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原材料价格上涨;二、美元贬值预期下的国际资本的疯狂炒作。

  随着美元逐步加息,自今年1月1日始,美元开始踏上反弹之路,当前美元对欧元

汇率在1.20附近。但在美元反弹的过程中
国际油价
却迭创新高,从年初的42美元上涨到70.95美元,这种违反基本面的恶意炒作虽炒高了油价,却也没有为对冲基金带来利益,对冲基金破产事件不绝于耳。

  美元的贬值、国际原材料价格的恶意炒作给美国带来了空前的通胀压力,遭到了美国民众的激烈反对。一方面,埃克森美孚这样的石油公司盈利大幅飙升;另一方面,美国民众却不得不勒紧裤带,降低汽油的消费。美国民意的反弹促使美联储只能让国际原材料价格回落。在美元加息的预期下,国际

原油价格、国际铜价等都有不小的跌幅。美元加息对于国际原材料价格的压制作用日益显现,这是近期美元升息的出发点。

  升息不能解决赤字问题

  全球各国贸易顺差大幅上升导致各国央行美元外汇储备大幅增加,而美元的贬值使得大量美元从民间向央行转移,更使各国央行外汇储备达到了惊人的程度。

  这种变化带来两方面的后果:一、由于央行外汇资产只能购买美国的债券,大大降低了美国长期债券的利率,使美国从中获益,导致了格林斯潘所谓的美元长期债券收益率下降之谜。二、美国可以通过低成本、无限期融资以扩大美国的军事实力以提升军事霸权。

  但美国的双赤字也是一柄双刃剑,随着美国债务的累积,美元的信用将会弱化以致丧失,美元资产将会招致全球一致的抛弃。对于这一点,美国一点也不着急。在美国的政治压力下,全球各国央行深套美元资产之中,动弹不得。

  美元的升息虽然能够抑制国内需求,但美国的巨额债务利息负担将会上升,两者相平衡,不会对美国的经常项目逆差造成任何影响。所以,虽然笔者并不怀疑美元仍会升息,但美元维持在4%以上的时间一定不会持久。正如美国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指出,美国只有提高储蓄率、提高税率、减少财政开支,经济才能走向正途。

  快速升息后是降息

  美元本轮升息后将向何处去呢?笔者以为,美元未来的升息可能会加快,但利率不会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升息过后将会是降息。

  这是因为:一、原材料价格大幅度飙升已经成为美国最为敏感的政治问题,在布什政府内外交困之际,安抚美国民众的情绪是当务之急。通过节奏更快的升息,可以最大限度让国际原材料价格回落。二、国际原材料价格的回落能限制改善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三、美元长期维持高利率将动摇美国一贯采用的通过扩大债务来提升整体国力的国家政策,所以,美元不可能维持较高利率。四、为下一任美联储主席留下降息空间。美国经济的基本面决定了美国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通过国际金融市场的震荡来缓解美国经济的困境。从1998年到现在,美元已经经历了升息、降息、升息的三个阶段。借用一句名言:升息已经来了,降息还会远吗?(来源:上海证券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