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领导的艺术也是领导的内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 04:02 每日经济新闻

  如果问我最喜欢德鲁克哪一本著作,我的回答毫不犹豫:《旁观者》。

  这本书写的是人。德鲁克自己说,他“从未认为哪个人特别无趣”。对此我理解为世界上没有无趣的人,但却有大量不善于(愿意)观察、不能够以移情心去体会的人。

  德鲁克对“人”的观察,给所有的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样板、楷模。倘若你能够对自己
同事、伙伴的行为、态度乃至价值观,都有如此敏锐而且练达的洞察,那么你就具备了一个管理者最重要的基础特质。

  我最早喜欢读《旁观者》一书,是其中“怀恩师”那一章。我不止一次地把这部分内容复印下来,送给新进的同事。我自己在每一学期课程的开始,也总是跟同学们说,“Howweteach is also what we teach,How we learn is also whatwelearn”———我们学习的方式本身也是我们学习的内容。德鲁克的两位老师给他的不是一种具体知识,甚至没能使他掌握某种技能,但却改变了他的价值观、生活态度等人性中较深层次的部分。这一章更加坚定了我心中原有的想法:首先要当一个好教师,之后才能成为一名好教授。

  如果这一章里的“老师”换作另外一个词,“领导者”,那么完全能够作为一篇非常好的管理学案例,启发我们思考领导之道究竟存乎何处。在持续不断地计划、控制和协调下属、同事去完成每一项重要得不得了、紧急得了不得的任务(我观察到很多经理们喜欢做这样的表达)时,管理者们是否应该想想,究竟在他人心中播撒下了怎样的影响力“种子”。

  从德鲁克的这些老师身上,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吸引他人追随的方式不同,达到目的的方式也不同,但其相同之处就是负责任———他们从不会埋怨追随者,而会把追随者的失败看作是自己的领导无方。

  我后来还将“怪兽与绵羊”这一章的节选,拿去给MBA班级的同学讨论。那是一门叫做《文化、伦理与领导》的选修课。课程中涉及到很多看起来并不那么商业的内容,课堂讨论中同学们更多地把焦点关注到既不是怪兽也不是绵羊的那位“享有盛名的生化学家”。大家谈到了周作人,谈到了民族性,谈到了“委曲求全”与“助纣为虐”,更谈到了德鲁克作为一个“旁观者”的选择。

  德鲁克说,从他写第一本书开始至今,“所写的一切无不强调人的多变、多元,以及独特之处。”他要对抗的是一个集权当道、讲求统一与一致的时代。他笃信只有独立和多元的特质,才能护卫人类社会的价值,并培养

领导力和公民精神。正是基于此,我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中国人读到这本书。

  德鲁克笔下记叙的,是他青年时期对他影响至深的人。这些人其实一生都和他共处一室。你可能会羡慕他在20、30岁时就已经跟这么多高手“过招”或者经历这么丰富。当然,这是拜“大变革时代”所赐,变革时期诞生伟大的领导者,因为人们总是被迫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域。对如今的中国年轻人来说,同样是处在一个大变革时期,你有这样的机会,你需要的是经历,并体会。

  最后,引述德鲁克自己的话来表达我的感受:“这本书虽不是我‘最重要’的著作,却是我个人最喜爱的一本。”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