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政府采购节约资金面面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 08:52 经济参考报

  去年全国政府采购节约资金271亿元,这个数字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它意味着什么?节约资金对政府采购究竟有什么意义?节约资金的不明晰走向,是否会滋生出新的腐败?围绕着政府采购节约资金的这些问题,诸多专家、学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节约资金算法是否科学

  财政部官员称,节约资金的算法采用的是最简单的减法——“预算减去实际成交金额”,得数就是节约资金的数额。记者了解到,各地政府采购中心基本采用这种算法;有些政府采购中心甚至还采取比例算法,即将节约资金折合成成交总额中的一定比例,这个比例的数额就是节约资金额。政府采购节约资金的这种计算方法在当前中国粗线条、高预算的体制下是否科学?学者们对此都持怀疑态度。

  财政部科研所所长贾康认为,如果政府采购预算做得不严谨,节约资金的数字没有任何意义。他说,政府采购节约资金的意义在于通过大规模、大批量采购来减少财政花费。因此,只有将过去分散采购的成交金额同现在采取集中采购后的成交金额相比较,才能体现出政府集中采购的意义,而不是做简单的“预算减去实际成交金额”的数学题。

  国际关系学院国经系副教授羌建新认为,“预算减去实际成交金额”的算法不科学。他说,中国当前粗线条的预算制度造成不少部门所报预算要不高出市场价格一大截、要不完全脱离市场。这样,依据不科学的预算基础,肯定很难得出正确的结果。而且,预算同实际成交金额之间不具备可比性。市场价格永远都是波动的、无法确定,预算却是死板的,因此它们之间肯定有差额,这一差额不能完全反映政府采购的业绩。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燕也认为,在预算体制不健全的今天,这种算法不科学。但是,目前只有这种计算法最简单、最直观,也便于操作。

  据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系副教授刘玲玲介绍,不少国家也都采用这种方法来计算节约资金额,美国、欧洲等国家通过政府采购平均每年能结余资金10%左右。但是,国外采取这种算法的前提条件是——完善的预算体制。

  节约资金是否有意义

  专家们对节约资金的算法都持怀疑态度,那么节约资金的数字对政府采购工作究竟有多少意义呢?

  一位从事政府采购工作的官员告诉记者,节约资金确实是考核政府采购中心工作的一项硬指标,它或多或少能体现出政府采购的成果。他说,有些项目通过政府集中采购后,确实比预算资金、甚至市场价还低。

  李燕认为,政府采购节约资金有一定的意义,只是节约资金应呈逐年下降趋势。她说,尽管从事政府采购活动的单位都将此看作自己工作业绩的一大体现——认为节约资金越多,自己的采购工作做得越好,其实不然。她认为,在政府采购产品大体结构不变、物价上涨水平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第一年度有节约资金,第二年肯定会减少预算,因此第二年的节约资金额必然少于第一年度。以此类推,节约资金数额会越来越少,这样才能体现出预算体制的完善和从事政府采购活动的意义。

  贾康说,政府采购的主要目标是满足政府的消费需求,至于调控经济、保护环境、节约资金等其它目标,是在完成主要目标后政府所“追求”的目标。如果不顾政府采购的主要目标而一味追求所谓的政策目标,不仅会造成财政资源的浪费,也违背了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初衷。而且,从我国近几年的数字来看,政府采购的资金节约率一般在10%以上,个别的达到50%以上,这说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很大的空间,这也是触动各级决策者的一个兴奋点。但是,以后表面的节约率肯定会呈下降趋势,直观效果不明显,到那时,不知政策决策者是否会有所倦怠?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于安则认为,现在各级政府采购机构和财政部门,大多把节约财政资金作为政府采购的首要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在综合评标中将价格低廉作为主要评标标准,而且还以财政资金节约量来炫耀自己的业绩,似乎从事政府采购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省钱。这一做法是对政府采购宗旨的曲解。他说,《政府采购法》强调政府采购应有益于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政府采购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廉政建设,其使用的财政性资金则要符合国家经济结构,满足社会公共发展的需求,提高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益,主要不是为了“省钱”。

  节约资金哪里去了

  政府采购节约下来的资金又流向哪里了呢?

  中央某部委从事政府采购工作的一位主任告诉记者,财政部没有统一规定结余资金的处理方向,因此不少单位都将结余资金留归了部门。她希望财政部能出台相关政策,对这一块资金如何处理作出统一规定。

  李燕说,对节约资金的处理,财政部也意识到这一问题,他们正在研究对策。但是,当前,各地财政的管理都不一样,节约资金基本都遵循财政部颁发的《中央部门财政拨款结余资金管理(暂行)规定》执行。而《规定》中并没有指出这部分资金是留给部门所有、还是回归国库,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为提高政府采购工作的积极性,结余资金都放在了部门。至于这是否会演变成部门小金库、是否会被挪用,没有人能说明白。

  刘玲玲介绍说,奥地利同中国结余资金模式基本一样。为了提高政府采购的积极性,法律明确规定结余资金都留给了部门。但是,留给部门的资金并不意味着就可乱花、滥用。她告诉记者,这部分资金要受到预算部门、

审计部门、舆论、甚至老百姓的监督。政府部门每年都会将结余资金的数额、用处做成一本小册子,一方面便于市民阅读,另一方面有利于社会监督。而中国的财政体系对如何提高结余资金的透明度、公开其走向等都没作任何要求,因此社会对节约资金的走向问题肯定不知晓了。

  改革现行预算体制

  专家们认为,只有改变现行的预算体制,让预算制度走到阳光下,重提节约资金才有意义。

  刘玲玲告诉记者,通过近年来的细化部门预算编制、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建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及政府采购制度等一系列预算管理的改革,我国基本上建立起了较为科学规范的现代预算管理制度。但是,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立法与修订工作的滞后,许多重要的预算管理法律法规或是迟迟难以出台,或是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规章,许多改革措施难以找到法律依据。这些都制约了预算改革的步伐,也使得预算的执行和监督阶段无法可依。现行的制度、办法无法律约束力,使得责任追究无依据。因此,政府部门在实践中钻政策空子,做高预算等违规现象屡屡发生。

  她认为,要改变现行的预算体制,必须集中到预算科学化与预算民主化两点上。

  她说,科学化体现在细化预算上,即在预算的编制、执行、决算等过程中,建立一套监控系统。我国目前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都实施了以细化预算编制为特征的部门预算,但每年的人代会,政府向人大提交的预算报告比较简单,只递交部分部门的粗线条预算,这给了违规违纪行为可乘之机。所以,要防止预算腐败行为就必须加强对财政预算的管理和监督。

  民主化则要求财政部门改变财政思路,逐步做到政府预算收支计划的制订、执行以及决算的形成等过程都向社会公开,让公众知情,方便

人大代表和社会开展监督。刘玲玲说,目前,我国的财政预算还不够公开,普通百姓看到的仅是数字,但是数字背后的用途、意义根本就没有列出来,而美国、欧洲等国家都要求政府预算和财政支出的项目及金额要公开,以利于舆论和民众监督。

  作者::曾亮亮

  (来源:经济参考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