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竞争力监测的指标体系
1. 竞争力监测指标选择与分类
由于企业竞争力是一种综合因素,可以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比较,因而可以用众多指标从不同的方面来评测企业的竞争力。无论选择哪些指标以及各指标的权重如何确定,都多
少含有一定的主观判断因素。我们对指标的选择及其权重的确定是在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金碚研究员主持)的基础上,经过多次修正而确定的。我们的企业竞争力监测指标选择遵循了以下原则:
(1)至少在理论上,指标与企业竞争力密切相关。
(2)“硬指标”即基础数据指标易于取得,并且比较客观、真实。
(3)指标要从不同侧面反映企业的竞争力。
(4)指标的数量尽可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选取综合性较强的指标。
(5)避免选取需要依赖于人的专业经验才能判断优劣的指标,例如,资产负债率。
(6)各指标之间要有一定的制衡关系。
图 1-1 企业竞争力监测指标的选取程序。 |
经过如图1-1所示的流程,中国经营报竞争力监测的指标体系由两大类因素构成,即基础数据与问卷调查数据。基础数据占综合竞争力指数70%的权重;调查问卷数据占综合竞争力指数30%的权重,如表1-2所示。企业竞争力监测结果使用的基础数据取自上市公司的年报或由年报的数据计算出来,从而保证数据的客观性。基础数据主要是通过企业的财务或统计数据直接测量企业竞争力状况,但企业竞争力中的有些因素是难以用企业的财务指标来直接进行测量的,如“企业的品牌价值、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文化”等。中国经营报企业竞争力监测体系对那些不可直接量化的竞争力因素采取间接计量的方式进行测评,即通过对特殊人群的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在中国经营报企业竞争力监测体系中,将调查数据综合为“人气指数”。人气指数反映的是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是中国经营报企业竞争力监测体系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企业竞争力综合指数中加入“人气指数”这一因素,不仅可以扩充企业竞争力监测的深度和广度,避免单纯使用财务数据或者单凭主观评价可能导致的片面性,同时对测度那些影响企业竞争力强弱的分析性指标有着重要意义。2005年的人气指数调查较往年改进之处是:
(1)更加具有针对性:往年的人气指数调查的群体为普通公众(中国经营报的读者)、商学院学生、财经记者;今年新加入北京、上海、广州股民调查,调查群体调整为:股民、商学院学生、财经记者。
(2)更具全面性和客观性:往年企业调查范围为:基础指数前300的企业,今年人气指数调查,涵盖除ST、PT之外的所有上市公司。
(3)数据采集更为准确:往年调查为随报调查,今年则由访问员进行直接面访。
子因素 |
指标 |
规模型 |
并重型 |
效益型 |
规模子因素 |
销售收入 |
26 |
19 |
11 |
净资产 |
13 |
10 |
6 |
净利润 |
9 |
15 |
21 |
权重小计 |
48 |
44 |
38 |
增长子因素 |
近三年销售收入增长率 |
22 |
16 |
9 |
近三年净利润增长率 |
8 |
13 |
18 |
权重小计 |
30 |
29 |
27 |
效率子因素 |
净资产利润率 |
5 |
8 |
12 |
总资产贡献率 |
5 |
8 |
12 |
全员劳动效率 |
3 |
6 |
7 |
出口收入占销售收入比重 |
9 |
5 |
4 |
权重小计 |
22 |
27 |
35 |
2. 竞争力监测基础数据指标的权重
在对基础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的过程中,我们采取变动权重的方法进行了多次加总分析,即将各类指标分别按向效益类指标倾斜(加大效益类指标的权重)、向规模类指标倾斜(加大规模类指标的权重)和效益规模并重(效益类指标和规模类指标权重相等)的三种方式进行计算,获得了基础监测数据的三组指数数据:效益型基础指数(简称效益型指数)、规模型基础指数(简称规模型指数)和效益规模并重型基础指数(简称并重型指数)。以便对企业竞争力进行多方位的评价。表1-3是三种模型下基础数据各指标的权重分配。
表 1-3 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竞争力监测体系三种模型下的指标权重(%) |
子因素 |
指标 |
规模型 |
并重型 |
效益型 |
规模子因素 |
销售收入 |
26 |
19 |
11 |
净资产 |
13 |
10 |
6 |
净利润 |
9 |
15 |
21 |
权重小计 |
48 |
44 |
38 |
增长子因素 |
近三年销售收入增长率 |
22 |
16 |
9 |
近三年净利润增长率 |
8 |
13 |
18 |
权重小计 |
30 |
29 |
27 |
效率子因素 |
净资产利润率 |
5 |
8 |
12 |
总资产贡献率 |
5 |
8 |
12 |
全员劳动效率 |
3 |
6 |
7 |
出口收入占销售收入比重 |
9 |
5 |
4 |
权重小计 |
22 |
27 |
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