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五专栏:扩大消费是一个系统工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 14:38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 |||||||||
因为消费已成了新经济政策的主题词,因此现在是到了我们要认真辨析消费之含义以及其实现途径的时候了。 从对“中国目前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国”、“中国每年奢侈品的销售增长巨大”、“中国正面临能源危机”、“中国谋求建立循环经济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等诸多新闻事实的评述中,笔者已明确表达了对所谓扩大消费提法的不认同,理由非常简单。笔者
直到前不久,当美国财政部部长约翰·斯诺来中国,以一种主义的名义向中国推介消费时,国内终于有学者出来澄清说,约翰·斯诺向中国推介的美国式的消费主义与我们目前所提的在扩大内需目标下的消费并不是一回事,认为中国的扩大内需(消费)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解决贫困、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三农问题等。“正确地讲,中国应该是通过扩大内需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不是单纯的扩大消费。” 无论上述澄清是否包含笔者认为所必须包含的要素,至少它强调了是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是单纯的扩大消费”这一点。笔者以为这起码还是一个很有共识基础的强调,给立场留了讨论的空间。追根究底,消费方式上中国人的小心翼翼与美国人的寅吃卯粮之所以存在天壤之别,并不在于文化上的差异,而在于经济信心的不同。 第二个问题是扩大消费的实现途径。从近期的讨论看,“降储”似乎成了扩大居民消费的一个主要途径。这里我们且不谈“降储”和消费究竟是谁为目的谁为手段的问题,因为无论谁是谁的实现手段,关键的问题都还在于如何增加居民的永久收入,或者如何增强对永久收入提高的预期上。正如有人指出的,追根究底,消费方式上中国人的小心翼翼与美国人的寅吃卯粮之所以存在天壤之别,并不在于文化上的差异,而在于经济信心的不同。由于市场经济改革的风险给个人收入带来了不容忽视的不确定性,心存忧虑的普通百姓才选择了一条过度平滑的消费路径,增加了预防性储蓄,造成了储蓄率居高不下的现状。所以,提高居民收入,增强经济信心,完善社会保障,减轻流动性约束才是降低高储蓄率———或者说扩大消费的根本举措。 第三,关于扩大消费,现在很多人正在多个政策层面上给政府提出建议,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产业政策等。笔者认为,在政策讨论进入到上述层面之前,我们更需要对以下政策予以检讨,实际上,正是因为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居民消费低下,此包括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开始上升以及养老问题的日益突出;住房制度、医疗制度以及教育改革导致居民的实际收入下降,相对贫困增加等。在立足靠消费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考量中,如何通过大力振兴文化产业刺激居民消费,自然应该成为我们的首要选项。 最后,在产业政策上,值得指出的是,作为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方针之一,十六届五中全会特别提出了要加快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这应该是中央关于加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复合命题中的一个具化性要求。文化产业作为以知识为资源的产业,其特征就是高技术和高附加值,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低。发展文化产业符合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转型要求。因此,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正是我国提升经济的增长层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而从消费需求前景看,根据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程度,在21世纪初前20年的这个阶段,人们的精神消费需求增长将日益快于物质消费的增长。再到21世纪20年代初,两种增长趋势会继续拉开。因此,我国文化产业将带来的居民消费空间是非常大的,前景非常广阔。在立足靠消费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考量中,如何通过大力振兴文化产业刺激居民消费,自然应该成为我们的首要选项。据测算,仅广东省的文化消费需求总量就将达800亿-1200亿元。如此庞大的市场容量和潜在的市场需求,应该让我们看到增强消费市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是有着巨大空间。 (侯颖/编制)(来源:金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