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电子制造工厂”型产业转型势在必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31日 10:03 经济参考报

  近日,国资委针对利润同比下降75.8%的电子行业再次提出警示,怎样解决增长方式的创新是摆在中国电子制造业面前最为迫切的课题。

  资料显示,电子行业47户国有重点企业8月份竟亏损2.8亿元,降幅比1至7月扩大9.3个百分点。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利润加速下滑的同时,电子行业国有重点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和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却都大幅增长,包括今年前8个月收入同比增长22.3%,这已经充分表明
,规模增长已经不能解决利润问题,这一现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能源与原材料价格的增长证明我们靠产业制造规模取胜的增长模式的危险性,而中国企业显然在这方面的认识还是不够的。
中国电子
制造企业仍然满足于自己制造规模的增大,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的血脂高,胆固醇也高,你还拼命大鱼大肉地吃,只会加速肥胖。一家公司也是这样,一个产业也是这样。

  中国的企业都是从计划经济时代走过来的,所以我们的企业从严格意义上说是一些大的生产厂,而不是一家从市场上找饭吃的公司。在经过对短缺时代的疯狂供应之后,我们发现制造规模的意义重大,因为产量就是一切。

  要素价格的变化会使优势发生变化,传统的以要素价格优势为基础的发展战略是以一种假设为前提的,那就是一个国家有了某一方面的要素优势后,这一优势就不会消失,至少可以长期维持。发展战略一般是中长期的,特别是这种战略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劳动力优势利用战略。不能否认这一战略曾使多个发展中国家起动发展,甚至已经走上了新兴经济体的道路,但是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使一大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走上开放型的发展道路,而且需要也只能从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起步。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不但世界市场只能为一部分国家提供机会成为胜利者,而且以往的成功者也开始受到挑战,其结果是一些国家运用劳动力成本低廉优势的发展战略往往成为其发展的陷阱或者是误区,因为以生产成本作为比较优势的弱点在于,更低成本的生产环境会不断出现,今天廉价劳动力看好的国家,明天可能就会被拥有新的廉价劳动力的国家所取代。

  国际贸易理论走了一条不断进化的道路,其轨迹是跟着分工的深化而细化比较优势的定位层次,古典比较优势理论只分析了农业与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差异,其所举例子和时代背景说明了这一点。要素禀赋理论说明的是工业品制造业之间的分工,因为资本与劳动这两种基本要素的分析是这一理论最有意义的环节,产业内部贸易理论说明了现代产业因规模经济而形成分工,它说明了具有同样要素优势国家间的分工原理。

  事实上,产业内部贸易理论开辟了新思维的一个入口,分工真是协议形成的吗,还是竞争起了真正的作用?不排除可能的国际协议及其作用,但是竞争毕竟是更加普遍的现实。其实,特定的技术、对市场的认识定位、本国产业发展历史的积累甚至一些偶然的因素,都会决定一个国家具体的产品定位。完全的产业分工是不显著的,更实在的是产品的分工,特别是现代制造业。到这一层次,传统的要素禀赋优势更没有地位了。更重要的是形成分工的更具体的内在原因,那只能是竞争以及决定竞争优势的原因,所以,中国家电企业对规模型产业的依赖是极端错误与短视的,增长方式的转变已经迫在眉睫。(来源:经济参考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