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G20绘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改革路线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 14:36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0月28日电据最新一期香港《经济导报》报道,作为国际舆论广泛关注的重要话题-布雷顿森林机制改革在日前刚刚闭幕的第七届20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会议发布的《关于布雷顿森林机制改革的联合声明》不仅会诊出了布雷顿森林机制改革的沉屙顽疾,同时策划出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机构改革的路线图。

  文章介绍到,六十年前,44个国家的代表在布雷顿森林召开了关于如何建立国际金
融体系的会议,并一致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议》。为了推进《布雷顿森林协议》,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两大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简称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负责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资金,保障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世界银行(WB)则提供长期信贷来促进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目前两大机构拥有的成员国皆为184个。

  确保国际货币体系的平衡与稳定是IMF的一项核心职能。虽然美元的中心地位伴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而被稀释,但以强势主权国家货币充当国际支付手段与储备手段却制成了如今国际货币体系的基本特征,由此出现了一系列的失衡现象:主要国际储备货币之间的

汇率频繁波动,增大了国际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主要国际货币国家通过汇率调整掌握着全球资源配置和国际
竞争力
调整的主动权;国际支付手段的供给由国际储备货币国家的货币政策和国际收支状况决定,而不按照国际经济基本面的客观需要提供相应的国际流动性,发展中国家或面临国际支付手段不足(外汇短缺)或承受通货膨胀输入。

  而世界银行改革的本质是改革当前的国际发展援助机制,有效调整全球利益分配。由于当前全球发展援助机制缺乏约束性和政治中立性,因此实际中所发生的援助效果被大打折扣。一是总量水平低。扣除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因素,目前官方发展援助(ODA)的只占发达国家国民总收(GNI)的0.25%。二是国别分配的明显失衡,对中等收人国家的官方发展融资大大减弱。三是官方融资的实际流人减少。占ODA相当份额的减债资金并不能真正形成对发展中国家的实际资金流人。因此,对纠正全球发展不平衡负有特殊责任的世界银行而言,应当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金、智力和制度资源,促进全球生产要素全面充分合理流动,实现全球经济的平衡有序发展。

  然而,文章指出,面对着国际经济与贸易形势的快速变化,布雷顿森林机制已经显得明显地不合时宜。正如G20会议发布的《关于布雷顿森林机制改革的联合声明》指出的那样,自布雷顿森林机制成立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新兴市场发展迅速,工业化国家一体化进程加深。布雷顿森林机制无论是在职能厘定、业务调整以及治理结制等方面都有改革的必要。

  基金的份额和投票权的分配是IMF与MB决策机制的基础。两机制成立之初,基金除了按成员国对机构贡献份额的多少来分配投票权之外,还为每个国家分配了等量的基础投票权。但从基金成立至今,基金投票权的总量增加了37倍,而基础投票权在总投票权中的比重从当年的11.3%下降到如今2.1%,基础投票权已经失去了其原来的职能,一国一票的原则已经彻底让位于一美元一票的原则。

  文章强调称,发展中国家对两机构的贡献至今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承认。债权国对基金运行成本的贡献比率由原先的72.3%下降到2004年的23%,而借款国的贡献率则相应上升。但发展中国家对两机构直接和间接的财务贡献并未在投票权中得到体现。

  基于以上状况,发达国家往往在两机构的决策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而有效多数的规定赋予了少数发达国家的否决权。目前,发达国家在两机构投票权分配上占绝对优势,2005年基金投票权分配的现状是:美国占有17.14%的投票权,日本占6.15%,德国占6.01%,法国和英国各占4.96%,西方七国共占有45.4%的投票权。如将其它发达国家任执董的混合选区的投票权计算在内,则发达国家控制的投票权占到了60%以上。这实际上赋予了发达国家在许多重大事务上的否决权。

  因此,改变发达国家占绝对优势的决策机制,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两机构决策机制的地位大致平衡,是确保两机构依照专业准则履行发展职能的关键,也是两机构进行实质性改革的前提。(张锐)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