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构建金融安全应急体系刻不容缓(警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 10:42 人民网-市场报

  当前的金融局势显然正在考验着中国政府对经济命脉的掌控能力,这其中的不确定因素随时都会发生。因此,搭建一个金融和经济安全方面的应急体系已经十分紧迫,借鉴其他国家金融危机的经验并积极准备应急预案都应该提上日程

  金融危机主要指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和资本市场危机。货币危机体现在一国货币对外大幅贬值。银行危机也包括信用合作金融机构的危机,其突出表现是银行挤兑风潮,并迅速
传染给好银行。资本市场危机的表现则是证券市场价格急剧下跌、股市崩盘。

  货币危机的发生,是一个国家长期以来宏观经济的问题造成的,所以,防范货币危机的基本措施就是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国内总供需相对的平衡。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对经济持续增长很快的一些国家,包括现在中国面对的情形: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得很快,产生本国货币升值的压力。比如贸易持续顺差、大量国外资本的流入、本币购买力与市场

汇率表示的购买力差距拉大等,这些经济因素很快就会因为其他国家的不满而伴随着政治因素,在双重压力下,如果一国采取了不够稳健的汇率政策,使本国货币快速升值,就会对本国经济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导致国际竞争力下降,经济萧条。

  这里最典型的就是日本。在双重压力迫使日元升值后,日本陷入了十几年的经济低迷。但是,我们有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是我们稳定国际收支的定心丸,因此关于货币方面的危机不是我们的主要问题。

  资本市场的危机很多国家都发生过,它最直接的原因是投资者信心的丧失,所以无论是长期的措施还是短期的应对办法,维持、保护投资者对资产市场的信心都是关键,这是原则性问题。

  这要求研究和决策者全盘考虑问题。比如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提高监管的法治化,强迫上市公司加大透明度等,这些措施从长期看都是必要的,它是长期维护投资者信心的基本要素,但如果在一个时期“只抓一点,不及其余”,那就有可能使投资者丧失信心。我们股市的长期低迷,跟我们在解决一些长期性问题时对短期内投资者信心的保护重视不够有很大关系。

  比如解决股权的分置,如果喊得多,但没有准备好,加大了投资者对市场表现的不确定预期,时间一长导致投资者信心丧失,就会使眼前的股市发生严重的问题。

  银行危机常常和经济危机相随而至。银行是高度复杂和专业化的经营,如果银行在面对这么多风险的时候,它的管理水平不到位,风险就会集聚。当然,在风险集聚的过程中,银行还是正常经营的,但风险集聚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经营就会终止。个别银行发生挤兑就会迅速蔓延至整个银行系统,最后,个别银行的问题会变成整个银行系统的危机。

  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我们国家还没有建立起存款保险制度。这一制度是防范银行危机的重要手段,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普遍采用。

  但是,美国上世纪80年代出现储蓄贷款协会危机使人们反思它带来的道德风险问题。因为银行有了保险公司兜底后放松了管理,存款人也不区分好银行和坏银行。现在国际通行的做法是在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上克服道德风险的问题。

  我们国家没有这个制度怎么办?我们也有银行经营不善的情况,最后就是国家直接兜底,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隐含的国家担保”。这种“隐含的担保”不是制度性的。如果真的大范围出现问题,国家没有那么多的公共资源可以动用。而且道德风险很高,银行和存款人都认为反正有国家兜底。

  总的来说,如果从

银行改革、法治监管、会计准则、透明度到存款保险等一系列制度都建立起来,并且能够有效运行,我们就能初步建立起银行危机的防范机制。

  另外,还要强调的一点是,这并不是说我们现在出现了危机,而是说要有各种准备,防止金融危机发生,让我们的路走得更好。

  《市场报》 (2005年10月28日 第十二版)

  作者:国家

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 王大用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