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子夜》一代最后谢幕 百年荣家功在民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 09:35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创业奠基]

  乱世少年钱庄学艺 面粉中掘第一桶金

  广东人精明的生意经给了荣氏兄弟最早的启蒙

  文学家茅盾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子夜》,反映了当年民族工商业在夹缝中挣扎图存的历史。荣氏企业就是中国民营经济“子夜一代”的杰出代表。荣家祖上就有人做过大官,曾经家世显赫,但到了荣毅仁的曾祖这一辈,家道开始中落。荣毅仁的祖父荣熙泰很小的时候就进入铁匠铺当学徒,成年后在外给人当账房先生、当师爷,勉强养家糊口。由于家境贫寒,荣熙泰的长子荣宗敬在14岁时就不得不离开学堂,到上海南市区一家铁锚厂当起了学徒。当时是1886年。比荣宗敬小两岁的荣德生在私塾学校读书,因为父亲对他抱有很大的希望,认为他将来一定可以考科举当大官。荣德生却并不这么想,他一直以哥哥为学习的榜样,想早日为家庭分忧,三年后,15岁的荣德生乘着小木船从闭塞的无锡郊区摇进了喧闹的大上海。在兄长的引荐下,荣德生进入上海通顺钱庄做学徒,此时的荣宗敬则在另一家钱庄做学徒。这为几年后他们和父亲一起在上海鸿升码头开一个名叫广生的钱庄打下了业务基础。经营上的稳妥再加上从不投机倒把,两年不到,荣氏兄弟便掘得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桶金。就在生意蒸蒸日上之时,荣德生南下广东,留下荣宗敬一人打理钱庄。在那里他呆了整整一年,广东人思想活跃,敢于开拓,善于经营,这些都使荣德生大受启发。他发现,从外国进口物资中,面粉的量是最大的,尤其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销路非常好,而国内面粉厂却只有天津贻来牟、芜湖益新、上海阜丰以及英商在上海经营的增裕四家。荣德生看出了面粉行业的商机,当他把这一想法告诉荣宗敬时,兄弟俩一拍即合。20世纪的第一个年头,荣氏家族事业迈出了其决定性的一步。农历二月初八,荣德生挑了这一良辰吉日破土动工,地点是在无锡西门外的太保墩,取名保兴,有保证兴旺的意思,这是无锡历史上第二家近代企业。17亩地皮,四部法国石磨,三道麦筛,两道粉筛,这是面粉厂的所有家当。创办面粉厂奠定了荣氏企业帝国的基础。

  [一代天骄]

  辉煌大染坊称雄海内 荣氏大财团傲立东方

  荣家奋斗史曾被编入日本小学课本

  从1914年至1922年8年间,荣家的面粉产业发展迅速,其产量占到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这种高速度不仅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产业史上也非常罕见。到抗战前,荣家的面粉厂已飙升到14家,另外还衍生出了9家纺织厂。上世纪30年代,荣家企业的日产面粉能力达10万包,约占当时除东北地区外全国民族面粉工业总生产能力的1/3;拥有52万余枚纱锭和5300多台布机,分别占全国民族资本棉纺织工业设备总数的1/5和1/4以上,荣氏企业成为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民族工商业集团。荣氏家族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企业家,荣宗敬的奋斗史在上世纪曾被编入日本小学课本。“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毛泽东曾这样评价说。“孔家、宋家都是当时上海滩数一数二的金融资本家,由于跟他们关系密切,银根紧缩的时候,别人借不到,荣家却可以借到。”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马克锋说。荣氏兄弟性格迥异,荣德生处事慎重,考虑周密,而荣宗敬则敢于冒险,做起事来很有魄力,在兄弟俩默契配合下,荣家企业扩张步伐在不断加快,渐渐地厂房就从华东铺向了全国各地。

  [爱国修身]

  支持抗战为国毁厂 立上等愿享下等福

  “我是中国人,决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

  荣家曾给五四运动的学生们汇款,曾经大力支持过五卅运动;荣氏家族向来有办家塾办义学举办家族公益事业的传统,在荣宗敬、荣德生手里更加发扬光大,他们曾经办过公益小学、竞化女校、公益工商中学、中国纺织染工业工程学院、江南大学等教育事业;修锡沪公路,在家乡无锡架桥多座,还兴建“梅园”、“锦园”,举办过劳工自治区,名重一时。喜欢把讲排场当成竞争武器的荣宗敬也只有三个太太,荣德生更加自

奉节俭,只有两个太太,一生践行“立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抗战时期,荣家曾在一个多月内先后向中国军队捐助面粉5万包,还把申新三厂装运棉花的船只用来从上海接回难民,费用全由自己负担。公益铁工厂配合政府停止制造纺织、面粉机器,专门生产手榴弹、地雷等军需品,支援前线。荣氏兄弟还把济南茂新四厂积存的几万包面粉和数千包小麦,用记账方式转交给第三集团军充作军粮。淞沪抗战中,荣氏兄弟同意
国民党
军队进驻申新五厂,抵御日军进攻,在战火中,厂房、机器、栈房等全部被毁,几乎夷为平地。日寇占领上海期间,日军以“中日合作”、“收买”之名,妄图吞并荣家各厂,“合作”、“收买”不成,则强行“租借”和霸占。1941年,无锡日军曾多次派人到上海,洽谈什么申新三厂的中日合作经营问题,被荣德生严词拒绝。面对日伪势力多次威逼利诱,荣德生说:“我是中国人,决不把中国的产业卖给外国人!”他还正告大汉奸褚民谊:自己宁为玉碎,不欲瓦全!荣德生眼瞅着日军把企业搬空、摧毁,也决不屈服!铮铮铁骨,为全家族作出了榜样,荣氏子侄和亲属中,没有一人向日伪屈服,没有一家荣氏企业同日商合作。抗战后,荣德生满怀和平建国的热情,创设并实践他的“大农业计划”和“天元计划”,专注农业生产、工业制造、商业运输,可以说是伟大的实业复兴计划。天元实业公司不吸收荣宗敬长房系投资,由荣德生自己的二房系专营,实际是荣氏家族帝国的再造。由于时代的战乱频仍,他的理想未能实现。1949年以后,荣氏家族企业帝国解体,大都移资海外。荣德生、荣毅仁留在大陆,把企业献给了国家,以适应形势需要,为国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乃至牺牲,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百年启示]

  近代商业豪门跨世纪长盛之谜

  追求财富的精神和权利是现代文明的核心

  荣氏企业的家族文化,在传统社会基本上是耕读传家,无心仕进,但求在社会无法拒绝动乱的状况下求得生存。工业文明的袭击打破了荣氏家族的固有传统。荣氏家族能适应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变迁的跌宕起伏,借鉴西方先进文明制度,发挥我国固有传统,凸显了企业作为社会基本单位的力量,改变了中国传统社会家族竞争的格局和方向,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到现代的制度变迁和组织变迁的活化石。中国传统农耕社会的经济形式是一种自然经济,风险太大无法测定,即使在这种生活下积累了财富,没有近代以来工业的支撑,其投资渠道不畅,也只能供子孙挥霍,兄弟争夺遗产你死我活,不用三代已经是财富开始害人。传统社会中永远避免不了氏族之间的争斗和残杀,永远不能避免动乱。荣氏家族的成功创业,开始结束中国几千年家族围绕权力斗争的历史。现代社会的基本特点就是个人的独立,改变原来家族之间直接发生冲突的可能,同时使政府得以自立,靠稳定的税源生活,不再直接参与利益的争夺,让企业去创富。这就要求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竞争特点,使其指向另一个方向,就是个人可以求财富,无限地追求财富,取代对权力的争夺。这种情况也只有在工业社会以后才有可能。这种追求财富的精神和保护财产的制度就是现代文明的核心,这是一切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制度性条件。个人因为追求财富,使私人权利意识萌发,挣脱公权力的束缚,这种公私权力、权利的博弈达到一种均衡,使社会处于一种相对均衡状态。现代社会基本上是权力、财富等多种信号指引的社会,不再是单一社会结构。荣氏企业是典型的家族企业,但荣氏子侄们的股权都是完全独立的,股份制企业的治理结构是无庸置疑的,荣宗敬也无权随意支配。在碰到危机时,他们曾经用家族观念加以约束和规避风险。但总的来看是资本的力量带动家族发展,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荣氏家族以家族为单位借助企业的力量,在这个方向上进行了尝试,取得了成功,也有不足,但毕竟取得了经验。荣氏家族的贡献就在于,使家族在企业中获得了再生,而不是相反。荣氏家族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的缩影。在奔向现代化的过程中,荣氏家族给我们以力量。1986年6月18日,邓小平在接见荣氏家族海内外宗亲时说,“从历史上看,你们荣家在发展我国民族工业上是有功的,对中华民族做出了贡献。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推动历史前进的。”

  [商战智慧]

  贯通上下游产业链 渗透金融灵活融资

  两权分离,充分授权职业经理人是荣氏企业的致胜法门

  荣宗敬14岁在铁号学徒,靠自学成为金融奇才;荣德生随父兄习钱业、税务,业务纯熟。父子三人最先发现钱庄是发财路,便兴办广生钱庄,主要业务是汇兑,兼营蚕茧收购。在从事汇兑的业务中,发现资本稳定密集流向小麦收购,又发现面粉是免税产品,于是投资创办面粉厂,奠定了荣氏企业帝国的基础。荣家的钱庄后来很快陷于困境,被迫退出竞争,但创办钱庄使他们积累了如何调整合伙人利益和应对合伙人退出的经验。荣氏兄弟从此全身心投入实业,逐渐形成一种无限公司的做法,就是董事会只享受股权,不负责具体事务和宏观决策,完全信赖总经理并委以全权。荣家按照“吃着两头”的方针开始企业战略设计,在办了面粉厂后,因为面粉厂需要用面袋子,就发展了纱厂,以后荣氏企业的格局基本是这两大块撑着,而且呈现互相递进的态势,企业终于成为面粉和纺织帝国。在产品线的上下游发展是荣氏企业的一个显著特点。由于竞争的需要,荣家希望在原料供应上进行垄断,1916年就委托东南大学改良棉麦种植,1932年在海南岛试验改良植棉,在全国重要产麦区设立麦庄,后期开办麻纺厂对于农业麻种植技术的提升贡献很大。荣家在商战中坚信“韩信将兵,多多益善”,多一个厂就多一分竞争力,因此多办厂是荣氏经营企业的最大特点。资金不够,就采取分期付款,借钱生钱的策略;就采取先租后买的策略,利用租厂产生利润后再轻松买下厂子;就采取渗透到金融行业的办法,也可以称之为与金融行业联合的办法,即通过以一小部分资本投入到银行中取得股东地位后,密切银行与企业的联系,拓宽融资途径;就在企业内部设立“同人储蓄部”,吸纳员工储蓄,实在没有办法,也会采取抵押借款的办法。“固守稳健、谨慎行事、决不投机”,这是荣熙泰留给两个儿子的遗训。兄弟俩一直以这句话来警戒自己,并因此在商场上建立了良好的信誉,每当资金紧缺之时,沪上一些银行老板甚至会主动上门争相要求帮忙。

  [家业重光]

  荣家再出首富 智字辈复兴家业

  一年40倍,荣智健的公司增值快过香港楼市

  2004年11月5日,

福布斯公布“2004中国富豪榜”。荣毅仁之子荣智健家族以控股中信泰富集团14.9亿美元的资产而荣登榜首。荣智健,1942年出生于上海。1959年考入天津大学电子工程系。在“文革”中,他“下放”到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在八年基层工作中,荣智健经历了上辈人从未经历过的磨练,他每天和工人、民工在一起,抬石头,挖土方,搬机器设备,背着氧气瓶(烧焊用)上山下山,爬上半空架设高压电缆,什么粗活重活都干过。1978年夏,随身携带着简单行装和单程通行证,36岁的荣智健远离家人,告别妻儿,独闯香江。解放前,荣家在香港有一些资产,主要是一些纺织厂的股份,这些纱厂的股份30年没动过股息,因而积下一笔钱。荣智健就凭着这笔本钱,与堂弟荣智金和荣智谦合资在新界大埔开办了爱卡电子厂,最初产品包括电容器、电子手表和玩具等,后来转以生产集成电路和电脑随机存取存储器为主。“初时,我占股本的1/3,后来工厂赚了钱,我把个人分到的利润再投资进去,令我所占的股权增加到60%,前前后后总共投资了100多万港元”。荣智健出售爱卡公司时,他个人得到720万美元,也即是他投资的56倍多。荣智健的第二桶金则是来自于美国的投资。1982年他与原本在IBM工作的几个工程师合作在美国加州圣荷西合资创办了加州自动设计公司,那是美国第一家专门从事电脑辅助设计软件的公司。这公司一直在盈利;到了1982年底,被一家生产电脑设计硬件的公司收购了28%,翌年合并上市,成为美国第一家上市的电脑辅助设备厂商,原来的200多万美元投资一下子便增值了40倍。荣智健出售美国公司60%的股权,加上出售爱卡得到的5600多万港元,他当时的财产已由数10万上升到4.3亿港元,而前后仅仅不到10年。荣智健的公司增值速度却比香港的楼市还快。短短的几年时间增值四五十倍。

  《子夜》一代走进历史

  1952年2月8日 长江航运巨子卢作孚因服用过量安眠药物逝世。1952年7月29日 荣氏企业创办人,“纺织大王”荣德生因病逝世。1953年10月5日 中国民族化学工业的先驱,天厨味精创办人吴蕴初因病逝世。1956年10月1日 中国“火柴大王”刘鸿生因病逝世。1974年10月27日 20世纪30年代中国最大零售企业上海永安公司创办人郭琳爽逝世。1989年4月16日 20世纪30年代上海机器制造业巨子胡厥文因病逝世。1991年11月19日 20世纪30年代西南工矿事业巨头胡子昂逝世2000年4月29日 20世纪30年代中国“猪鬃大王”古耕虞因病逝世。2005年10月26日 中国民族工商业的杰出代表荣毅仁因病逝世。(日京/编制)(来源:金羊网)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