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汇市信息 > 正文
 

汇市为什么被误导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8日 02:33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看过央行办公厅新闻处10月26日发布的声明,笔者开始怀疑,所谓格林斯潘说话晦涩难懂,到底是真实情况如此,还是听众理解能力太差。因为“由于中国经济持续向好,因此,人民币升值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趋势”与“人民币进一步升值是大趋势”之间,竟至存在显著的差别,这不能不让我等轻易就被“误导”者萌生怯意。

  不过这等怯意对看客来说,无非是回家再读《三字经》、《百家姓》之类的知耻后
勇而已,真正有着实际意味的则是如下被“误导”者的“误打误杀”:10月26日,美元兑人民币收盘于8.0867,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8.0901上浮35个基点,单日跌幅0.042%,距离汇改后人民币汇价最高点1美元兑人民币8.0864元仅差3个基点。

  这种单日行情究竟有着怎样的逻辑或者说根本没有逻辑,而需要我们大动干戈搞个明白呢?

  按照“有效市场假说”(EMH),它的结论必须置于这样三个递进的前提下:一、投资者是理性的;二、如果部分投资者是非理性的,那么他们各自的交易行为是随机且不关联的;三、如果这些非理性投资者的交易行为是一致的,那么理性投资者的套利行为能够抵消上述交易对价格的非理性影响。

  很可惜,这种理想中的状态距离刚刚起步中的境内汇市差之千里。更有甚者,因为居高不下的

外汇储备、不断增加的贸易顺差以及由此引起的国际贸易摩擦等的存在,关乎人民币长期走势的判断又是不难形成“共识”的。而此两点交互作用,正是当前人民币汇改的难点所在,即,一方面,不能完全依赖市场力量以矫正经济变量的偏差,但在另一方面,经济变量的偏差又是难以长期维持的。

  这种两难用

中国经济改革中经常被提到的戏谑之词来说,就是“一抓就死,一放就乱”。

  当然我们可以把央行26日的声明看作是对市场失灵某种方式的矫正,毕竟,“从长期看,

人民币升值将会是一个长期的趋势,但并不是说人民币会一直持续升值。由于在此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升值的路径将会是‘曲折型’的,市场、金融机构和企业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这种表述是合乎实际的,但从根本上来说,在这一不大不小的“事件”中真正需要加以关注的,应该是监管层的意思与市场解读间为什么会出现偏离,以及究竟应该以何种方式来弥合这种偏离。很显然,这会深入地涉及到行政主导还是市场主导的问题。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之所以引人入胜,其考验在于如何在这样一个转轨加新兴的大国中巧妙地实现短期目标与长期视野相结合。关于这一点,具体到人民币汇改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焦点课题,其间抉择与权衡的难度可想而知,因此,无论对于牵扯其中的哪一方来说,“急不得”的态度是前提性的。

  《国际金融报》 (2005年10月28日 第一版)

  作者:葛丰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