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追问PVC保鲜膜 它们真的会致癌吗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7日 12:08 南方周末 | |||||||||
本报记者 沐童 [回放]事件惊动政治局 持续的保鲜膜事件引起了中央政治局有关领导关注。在高层责成下,国家质检总局已于近日组织了PVC保鲜膜国家专项监督检查。
“对生产和销售环节当中,发现的产品质量问题,都要进行查处。”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说。 把“食品伴侣”推上风口浪尖的是《全球禁用日韩致癌保鲜膜转道中国》的报道:“PVC保鲜膜含有致癌物质,对人体危害较大。由于在本国遭禁,日韩聚氯乙烯———PVC———食品保鲜膜大举进入中国。目前,LG、三菱、三荣三大品牌即占国内市场近80%份额。”而致癌的主要成分是DEHA———一种增塑剂,可以增加产品的柔软度。 中国曾先后制定了3个与PVC保鲜膜有关的食品包装材料加工标准,只要按照这些标准生产的产品就可用于食品包装。 这三个标准都是由卫生部制定颁布的,根据机构职能划分,新的标准制定工作将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 [探究]DEHA的致癌作用被误读? 经通标标准技术服务公司(SGS-CSTC)有关专家核实,DEHA应该是“己二酸二乙基己基酯”,而不是目前众多媒体所指的“乙基己基胺”。经查,“乙基己基胺”并不属于增塑剂类物质,也未应用于塑料添加剂行业。 SGS成立与1878年,总部设在瑞士,目前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1000多家分支机构和实验室,其中国分公司设于上海等地。 “DEHA不是目前资料中所称的致癌物质。目前没有明确的资料表明DEHA能令人类致癌,因此国际癌病研究所将其列为‘不能分类为人类致癌物’,而非绝对致癌物。也没有查到有关乙基己基胺致癌的资料。但美国、日本和世界自然基金(WWF)会已将该物质列为可能损害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物质。”SGS有关专家称。 [调查]PVC保鲜膜影响人体内分泌 SGS调查报告显示:市售保鲜膜通常以PE(聚乙烯)、PVC(聚氯乙烯)材质最常见。PVC包装膜中含有大约14%~38%增塑剂。增塑剂能够改变人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并可对某些器官或后代有害,如同慢性毒药,很多反应是短期内无法觉察的。主要污染鱼、肉、蛋及乳制品。 增塑剂主要通过包装材料悄然潜入食品中。增塑剂浓度、贮存时间、温度、食品脂肪含量和接触面积,都会对它进入食品的量产生影响。比如,食物油脂含量越高,加温时保鲜膜中的添加剂与油脂产生的相互作用越大。所以,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保鲜膜不能直接包装高油脂食物。 目前,国内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几种增塑剂包括: 1.己二酸二酯(DEHA)———主要存在于PVC保鲜膜中。 2.双-异壬基己二酸(DINA)———尤其是PVC包装的鱼酱、炸丸子和烧卖中含量最高。 3.烷基酚———被广泛地用作塑料增塑剂、工业用洗涤剂、农药乳化剂、纺织行业的整理剂等。 4.邻苯二甲酸酯(PAEs)———被大量地用作塑料的增塑剂和软化剂,也普遍用作驱虫剂、杀虫剂的载体,化妆品、合成橡胶、润滑油等的添加剂,塑料、箔片印刷用墨水的添加剂。 5.双酚A(BPA)———制成的塑料产品用于食品和饮料的包装,包括:光盘、食品罐头衬里、传真纸、粉末颜料、安全头盔等,会降低精子数,增加睾丸癌、前列腺癌等与激素相关癌症的发病率。 [应对]给消费者支招 在目前PVC保鲜膜还不能完全被替代的情况下,专家建议消费者可以采取以下的行动来保证食品的安全: 1.尽量选择耐高温的PE保鲜膜而不是PVC保鲜膜。 2.购买食品时,尽量认准食品级塑料包装———当购买生鲜食品时,没有标识的保鲜膜有可能是PVC保鲜膜。 3.尽量避免食品与保鲜膜的直接接触,推荐采用纸质包装。 4.用微波炉加热食品时,避免使用保鲜膜,而采用专门的微波炉加热器皿。 [横比]欧盟立法严管 在欧洲,有非常严格的法规来界定针对不同食物的保鲜膜,他们还给予保鲜膜专门的编号。例如:包装普通肉类、香肠和冷冻食品的4号保鲜膜,不能用来包装黄油、奶油等食物;而可用于微波炉煮食的1号保鲜膜,能以包装所有的食物。 对于PVC保鲜膜微波炉使用的安全性,欧洲有专门的实验室对此进行检测。比如对于微波炉用保鲜膜,最主要的是检测食品连同保鲜膜一起在被加热的条件下,膜中是否有有害物质进入食物。 最近,有关机构正在制订更严格的规定———对材料中“增塑剂”成分的使用限制。法国林帕克公司已推出了最新的油脂食物专用保鲜膜,达到欧洲新法规的标准。 [期望]新国标何时出台? 保鲜膜的安全性引起国人重视,不是没有原因的。对食品级聚氯乙烯成品的国家标准,还是在17年前卫生部颁布的。问题在于我们是否能够对PVC保鲜膜材料加以深入研究,从而制定相关的法规和标准来规范其使用,并依托有效的品质安全保障体系来进行长效监督。 PVC事件让我们再次聚焦消费安全,以及其背后的管理问题。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商家、厂家,都应该更加采取更全面、更有效的措施来提高产品的可信度。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