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规划将区域规划列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内容。“如果不改革财税制度,区域经济将是一句空话,”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日前向媒体透露,“目前,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正在积极研究财税制度的改革方案。”
在我国,不合理的财税制度设计是导致区域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财税体制实行“财政大包干”的承包制。吴敬琏教授的研究表明,财政承包制不仅造成区域间的“苦乐不均”、“鞭打快牛”的状况,更强化了对市场割据的激励,妨碍了统一市场的形成,致使区域发展差距迅速扩大。
而从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依然保留了原包干体制遗留下来的财力分配的不合理因素。既没有涉及中央对地方纵向转移支付制度,也没有涉及地区间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进一步导致了区域发展差距的扩大。
“地方政府要靠税收自己找饭吃,必然会阻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肖金成认为,要想发挥区域经济的辐射作用,必须改革财税制度的壁垒,“如果财税制度不变,地方政府连一个螺丝钉都不愿放过,更不要说产业转移了。”
现行财税制度主要是在生产领域征税,肖金成认为,这种财税制度必然导致地方政府的资源争夺,“显而易见,哪个地方工厂多,哪个地方的财政收入就高”。“而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变生产领域征税为流通领域征税,哪有人消费哪就有税收,这就改变了争相开厂的局面。”
与财税制度改革相配套还应改革现有的干部考评机制。干部考评机制的改变,必须以财税制度改革为前提,“否则效用不大”。财税制度改革已经成为中央政府和广大专家学者的共识。
但长期以来的现金交易习惯给流通领域征税带来的难度,是财税改革迟迟难以推进的症结所在。“5年不行就再5年,一定是要改的。”肖金成对此坚定不移。
《市场报》 (2005年10月26日 第十三版)
作者:本报实习记者 石仰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