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义诊”变“特诊”换汤不换药(调查·聚焦)(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6日 08:11 人民网-市场报
“义诊”变“特诊”换汤不换药(调查·聚焦)(图)
某影剧院内正举行大型“义诊”咨询

  变相非法义诊

  卖药是目的

  近日,记者在北京的一家报纸上看到这样的一则广告:为答谢广大新老患者对某医院的信任与支持,特定于某月某日由全国著名的张教授为全市患者举行“送爱心”特诊活动。在活动期间可以得到免费咨询、免收检查费用、免费送康复资料。记者发现这则广告的用语与前几年的假义诊广告如出一辙,这“特诊”到底是不是变相的非法“义诊”?为此记者进行了一次调查。

  按照广告上的地址记者来到了位于北京珠市口附近的这家医院,大老远就看见了在医
院门口悬挂的“全国著名神经内科专家张教授特诊活动”、“免费大普查活动”条幅。在一溜儿摆开的桌子上,放着血压计等医疗设备,几个医生模样的人在为大家热情地进行登记。记者注意到其中一张桌子前的人特别多,挤过去一看,桌子上摆着“全国著名专家张教授”的牌子,一位身着白大褂的老中医正在为患者讲解着什么。

  记者随即挤了进去坐在了老中医的对面,问:“您这是义诊吗?”他笑笑回答:“当然了,没看见桌上的牌子吗?免费咨询、免费检查和心理测试。你怎么了?”记者则装着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说:“最近总是失眠、睡不好觉,工作的时候都打不起精神,总是爱发脾气。”……老中医在一番询问之后,先是拿起听诊器在记者胸前听了一阵子,又拿出血压计给量了血压,最后是把脉,然后他煞有介事地说:“你这是由于生活不规律、工作压力大造成的肝经有热、心血虚引起的失眠症状。可不要小看这失眠,它也是属于一种精神疾病,不过你现在是初期,还好,得赶快治,要不长时间的神经衰弱以后调理起来会很麻烦。这里有一种胶囊,是选用了具有降火、镇狂、解郁、益气、养血、安神、提高免疫力等功能、功效的50余种名贵中草药制成的,像比较严重的患者还要经常来复诊加以心理辅导,你的病情比较轻就不用了。只要吃上两个疗程就可以了,以后也不会再出现这种现象了。”他还向记者介绍,这种药800元一个疗程,无论病史长短,吃上三五天即可见效,就会明显感觉睡觉香甜、心情开朗、体力充沛。他还怕记者不相信,补充说到:“前段时间有一个抑郁症的患者吃了几个疗程就治好了,还专门来感谢我们呢!”记者以只是来看看为由表示不想在这里买药,老中医的脸色马上就沉了下来不再跟记者说话,即刻转向其他前来咨询的患者。

  记者注意到,先前在那里给患者做登记的医生现在也在极力地向前来咨询的患者推荐张教授所说的那种胶囊。一位刚咨询完的患者在跟与他同来的人嘟囔着:“什么免费检查、免费咨询,咱们想知道的东西教授根本就不说,就是一直在那里推销那个什么胶囊。这跟以前的‘义诊’推销药品不是一样吗?还打着什么‘特诊’的牌子!”

  变相非法义诊

  缘何有市场

  随便翻开报纸的广告版都可以看到“某医院大型特诊”、“免费检查”、“专家会诊”等活动;走在大街上冷不防被人塞上一张“会诊”的广告单是常有的事;经常会看见有某医疗机构巡诊的大场面在街头上演……就像上面的那场“特诊”活动,仔细观察,广告宣传的作用可谓“功不可没”,那天差不多有几百人去会了一把那位张教授,把神奇胶囊提回家的也不在少数。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人们选择这些卖药的“医生”而不去正规的医院看病呢?究其原因,就是宣传中的“免费”二字的效力,人们无非是图个省钱、省事。

  曾经上过变相“非法义诊”当的孙小姐告诉记者,现在患者购买自费药的多了,所以都不再指望单位的“定点医院”了,到哪看病都一样。而且工作很忙,为了点小毛病就去医院看病,又要挂号、排队、等候,这时间实在是消耗不起。有一次她咳嗽了好几天,也不见好,正好在报纸上看见了在她家附近有一个“会诊”的免费检查活动,觉得免费检查完了,诊断出毛病直接上药店买点药,这样既省钱又省力。可她去了之后被当时的大夫说的严重得不得了,执意让她花了1000元买了一个疗程的口服液回家喝。但过了几天药是喝完了,可病却越来越厉害,不得已最后还是去了医院就诊。医生最后的诊断是急性支气管炎,只给她开了100元左右的药就给治好了。后来想起来真是后悔,当时就是图个“免费”,没想到掉进了更大的陷阱,幸亏只是多花了点钱没怎么耽误病情,要真是严重的话,耽误了治疗可就真没“后悔药”吃了。

  据一位给药厂当过“会诊大夫”的马医生介绍,其实医疗机构、药厂摆个“会诊”、“特诊”、“咨询”都是为了推销药品,打着“全国著名专家”的旗号,让几个大夫在那里坐镇,增加说服力。有的医生是从大医院里请来的,利用双休日挣点外快;有的的确是退休的专家;但有的是药厂直接派来的,根本就不是医生,只不过是熟悉药品而已。不过不管医生是真是假,搞这样的一次活动,药厂的产品确实比平时要好销许多。当然“会诊大夫”坐镇可不会真的是义诊,他们在卖掉产品后都会拿到数目不等的提成。所以药厂为了卖更多的药,“医生”为了赚到更多的提成,看病时虚张声势、故弄玄虚、“无病”成“小病”、“小病”成“大病”往往就成了“会诊”、“特诊”时的规矩。患者只要到了现场,除非你坚持要走,有一点犹豫的十有八九都难下这艘“贼船”。正因如此,尽管卫生行政部门严禁以义诊名义推销药品,但是为了利益,药厂改个宣传方式,照摆不误,照赚黑心钱。

  变相非法义诊

  也应被取缔

  一位执法大队的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前一段时间进行了整顿,有效地打击了一些非法义诊活动,但是现在又有卷土重来之势。这些“非法义诊”策划者很会与执法者玩“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游戏,现在他们都不打“义诊”旗号了,知道义诊要审批,不审批而进行活动就是违法,所以都改打“特诊”、“会诊”的幌子,成了变相的“非法义诊”,其实干的是与“非法义诊”一样性质的推销药品活动。如果按照他们活动的结果和实质来看是应该被查处的,但是他们的这种“对策”却给监督和执法重新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虽然没有明着打义诊的旗号,但是这些行为与“非法义诊”的实质是一样的,最终的目的都是兜售药品,进行欺诈活动。所以针对目前层出不穷的变相“非法义诊”现象,也应打击取缔。同时应该完善现有的法律,应注重结果和活动实质而不应只注重违法者打着什么“牌子”;建立更加完整的审批、监督手续,强化管理以促进这类活动的规范化,保证病患者的利益和医药市场的健康发展。

  《市场报》 (2005年10月26日 第四版)

  作者:本报记者 许黎珊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