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参股国内银行"小成本高回报"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5日 05:59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 | |||||||||
有关专家指出中国金融业开放应谨防经济控制权缺失 美国财长斯诺近日的中国之行再次要求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程度,此番讲话引起了市场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报今日刊登署名文章《谁将掌控中国的金融?》,文章指出,中国金融业包括资本市场开放固然重要,但开放应遵循适度原则,开放不意味着撒手不管。中国加入WTO之后,金融业开放正逐步到位,但对于金融企业的控制权不可缺位。
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截至目前,有外资参股的国内银行已达到15家,合资基金公司19家,其中2004年以来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新成立的和有外资参股的基金公司有11家。此外,外资参股或控股的保险公司有19家。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中国的金融机构预计出让股权的总标的金额已超过200亿美元。然而,在外资大举参股的同时,其获得的利润更令人惊叹!交通银行半年报显示,该行今年上半年净利润46.05亿元,税前利润68.8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3.5%。按此估计,汇丰银行今年就可从交通银行创造的利润中分得20亿元左右,不到5年就可收回在交行的投资。再如,比利时富通基金管理公司欲增资海富通基金管理公司至49%的股份,累计投资4900万元,外方董事预计5年以后管理资产可达千亿以上,每年分红可达6亿元以上。 然而,对于外资来说,获取这样的高额回报,付出的代价又是多少呢?文章指出,事实上,外资投入于国内商业银行的资本金是美元或其它外币,而这些仅仅是代表财富的符号,外资并没有动用实际的物质资源。商业银行的外币资本金并不能用来放贷款,只能用于境外国债投资等,主要是购买美国国债,获得很低的利息回报。以高盛当年购买平安保险为例,中国以高收益的保险股权为代价换来的美元,实际上又重新投入到美国国债市场,美国仅仅支付了很低的国债利息。然而,摩根斯坦利和高盛分别以3500万美元投资平安保险11年共获得了9.7亿美元的回报。看似大笔的美元在完成一次中国之旅重新回到美国,外资机构不仅赚取了高额利润,同时也带走了中国金融企业的股权。 文章指出,金融企业过度引入外资,致使大量股权掌控在外资之手,容易造成中国经济控制权的丧失,进而危及国家金融安全。对此,中国金融业的领导干部应树立经济主权意识,要重视把握开放的时间和节奏,在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需要把外资引进来和内资走出去这两大战略有机结合,在大力发展本土投资银行的同时,通过制度创新,探索中国金融业的改革之路。文章建议,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和其他未被外资控股的金融企业,应该采取保持所有权国有、推行管理权民营化的改革之路。 作者:记者 徐霄 (来源:上海证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