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债市再现资金推动格局(热点新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1日 03:07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进入9月以来,债券市场再次呈现强势上涨局面,连日来国债指数屡创新高,重新回到上升通道之中。交易所市场中长期债券相继成为领涨品种,银行间市场则因卖盘不足呈现有价无市状态。总体来看,此轮上涨是年初以来资金推动型行情的延续。

  商银投资渠道有限

  强化债券刚性需求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金融运行数据显示,2005年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8万亿元,同比增长19.1%,今年前9个月累计增加3.7万亿元。同期,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9.1万亿元,同比增长13.8%,今年前9个月累计增加1.96万亿元。

  可见,贷款增速远不及存款增速,银行存贷差已达8.9万亿元,存贷差持续扩大的迹象十分明显。

  在中国当前的金融体制下,商业银行资金投资渠道较为有限,除投放信贷市场外,仅限于存放央行账户、投放同业拆借市场、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等少数路径;存贷差的持续扩大增加了商业银行资金营运的压力,客观上强化了债券的刚性需求。

  存贷差持续扩大局面的出现是有其内在原因的,一方面,社会经济体制改革过程的不确定因素加大了居民未来支出预期,致使居民将国民收入转化为消费的动力偏弱,同时连年来资本市场的疲弱使居民保值意愿较为明显。另一方面,可投资项目的减少制约了企业的投资空间,银行存款成为最主要的保值手段。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存款的快速增长。

  然而,面对持续快速增长的储蓄存款,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却很难随之同步扩张。首先,未来

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几乎已成定局,通货紧缩局面无论出现与否,微观经济主体的盈利能力都将面临下降的风险。
房地产
市场降温的同时个人房贷增幅随之放缓,这些都将导致银行信贷投放渠道与范围收窄,从根本上制约了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张。其次,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普遍较低,在资本充足率约束下,商业银行对贷款等高风险权重资产有着收缩比例的要求,同时产生国债等低风险权重资产的需求。第三,国有商业银行普遍面临改制上市,不良贷款余额与不良贷款率是重要的考核指标,这也是近年来银行惜贷行为的根源之一。

  银行对债券的刚性需求,也是年初以来债券市场与货币市场资金面持续充裕的根本原因之一。虽然这一格局有望伴随短期融资券、企业债等债市扩容因素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企业获得融资后不会马上投入生产环节,短期内仍将资金存放于银行。

  汇改博弈下

  货币政策有望继续保持宽松

  2005年以来,央行有意维持货币市场持续的低利率状态,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政策意图———为

人民币汇率改革铺路。

  此次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金融改革,所面临最大的困难莫过于规模可观的国际热钱。考虑到国际上汇率改革案例的前车之鉴,防范热钱的大规模流动带来的金融风险成为货币管理当局首要任务。为此,保持货币市场充足的流动性以防范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成为央行汇改破题的前提条件。

  同时,保持国内市场低利率环境有利于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可以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近年来不断加大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实体经济领域持续的贸易顺差,二是货币市场方面国际热情的冲击。按照国际收支流量理论,国际资本的流动主要取决于国际利差的高低,随着美联储持续温和的加息,美国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联邦基金利率已从2004年夏季的46年最低点1%升至目前的3.75%。与此同时,中国相对应的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市场月加权平均利率则由2004年的2.27%降至目前的1.51%,中美利率水平差异的逐渐拉大增加了热钱的套利成本,国际游资不得不重估。

  汇率改革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多次博弈行为,市场普遍认为2%的小幅升值是典型的试探性行为。但最终是否会就此止步谁也无法妄下定论,就连央行自己也需要观察国际热钱动向、经济环境变化等各方面反馈信息,以制定后续相应对策。

  短期来看,央行货币政策发生大幅度转向的可能性较小,货币与债券市场将依旧面临宽松的政策环境。

  随着未来人民币升值压力逐渐减轻直到最终消除,也许届时才能是货币市场的流动性状况发生真正改变的“时间之窗”。在此之前,债券市场只能习惯于低利率环境,趋势的力量将推动债市保持持续温和上涨的局面;收益率曲线扁平化趋势尚未完结,可根据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放大投机长债、中长端减斜交易、骑乘策略等相对应投资策略。

  《国际金融报》 (2005年10月21日 第十一版)

  作者:本报特约作者 王自强 发自北京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