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特勒和他的中国客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 14:38 第一财经 | |||||||||
《头脑风暴》是中国第一个跨地域、跨媒体的财经资讯信息平台——第一财经频道开办的全新演播室谈话类节目,栏目于2003年底开播, 时长约1小时,目前每月播出2次,是立足国内,面向全球优秀企业总裁的大型财经深度访谈节目。头脑风暴已经在上海以及长三角地带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有众多的忠实观众,受众群超过2000万人,据AC尼尔森调查显示,头脑风暴的收视率平均在O.5%。
以下为《头脑风暴》最新节目内容: 科特勒和他的中国客户 菲利浦(一) 主:欢迎来到《头脑风暴》现场,我是主持人袁岳。各位观众,我想在1986年的时候,从那个时候到现在,有一位美国学者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可能进行了很多次的演讲,很多的人,甚至多达数十万的人,曾经听说过他的演讲。很多人读过,或者正在读着他的著作。这位就是我们今天请到的嘉宾菲利普科特勒先生。今天我们探讨的话题是菲利普科特勒和他的中国客户们。为了探讨这个话题,我们也有请到三位企业家,作为我们的风暴嘉宾。 科特勒先生,我想知道您在1986年第一次到中国,和这次到中国之间,您中间来了很多次,有很多的观感,我想让您把这一次的观感和您第一次来的观感,对中国市场和中国营销界的观察,你觉得感觉到最为不一样,或者最为突出的一个差异是什么。 菲:在1986年,当时上海并没有很多高楼,而且发展也不火,如今,上次我来上海是2002年,去了上海,北京,以及其他城市,当时我想这太不可思议了,已经没有地方造新楼了,如今我每两年来一次,也许你没有注意到,因为你们一直都在这里,但是对那些每一两年来一次的人来说,它的精力、活力是如此印象深刻,老虎出笼了,所以我印象非常深刻。 主;我想今天我们在座很多的观众,也有我们很多电视机前面的观众都把科特勒先生当作是我们的一位老师。不过作为学生,很多时候我们也有很多的疑惑,我想首先给在座的观众一个机会,你们有谁觉得有这样的疑惑问题或者意见,想在这个地方提出来的?OK,这位。 男;菲利普科特勒先生,我在你的著作里面看到了发现和创造需求,比满足需求更为重要。那么我们当今的很多企业家,都是发现需求创造需求,怎么样找到这种发现和创造需求的一些方法? 主;我们可以不可以让其他的观众一起来提一些问题,因为在这个阶段呢,主要是想看看大家有些什么样的疑问,什么样的评论,当然我们在这个地方不请科特勒先生直接回答这样的问题。 男;科特勒他所处的那个市场环境,以及他在欧美市场所做的无数的总结,对中国今天一个独特的,在迅速发展的,而各种方面并没有那么完善的状态下,总是有很多比方包括通路的问题啦,包括所谓的品牌跟产品之间的一些发展的矛盾啊等等,包括中国如何走出去,这些都是困惑中国企业家的一些事情。在这里也想能够有机会多一点聆听。 主;好,谢谢,还有哪位。我们这位小姐。 女;第一个问题呢是,您的营销理论是更多的是为了产品的销售呢,还是更多的是为了品牌的建设。第二个问题呢如果您的营销理论更多的是为了品牌建设的话,我想请问您一个问题,您认为品牌是属于谁的。品牌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第三个问题呢是在听了您的讲课以后,我发现您十分重视研究消费者的需求。那您认为消费者的需求概括起来有哪些层面,我们中国企业能完全满足这些需求吗?谢谢! 主;我们还给一位,这位。 男;我有两个问题,据我所看到过菲利普科特勒教授的作品,他研究过产品,产品的营销,研究过体育的营销,研究过国家的营销。可以讲在他的著作里面,营销问题涉及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无所不包。那么我想问一个问题,您觉得营销学应该怎样营销?第二个问题呢,我曾经和米尔顿科特勒先生及他的团队探讨,不管是美国欧洲还是中国,目前,其实营销工作做得最好的这个行业呢,一个是娱乐业。我们看到每一部影视作品在它还没有开镜之前,它已经炒得是沸沸扬扬了,男女主角,故事情节,我认为娱乐业在营销方面的手法,基本上它超出了我们所有其它行业的营销水平。您认为娱乐业的这些营销呢,值不值得您去研究,或者您觉得它应该对我们其它的行业,其它的领域的营销给一个怎么样的启示?谢谢。 主:好,其实我想在给我们观众提出问题机会的时候,我就看科特勒先生就像一只敏感的动物,他毛一下就竖起来了,然后快速的就把问题写下来,随时准备回答。不过我想我们今天这个讨论,在这里面提出的一个问题是,当科特勒先生来到中国,在中国的这样一个市场上,他到底,我们如果把他的理论和他的思想,看作是一个产品的话,科特勒先生有多少的产品,是专门为这个市场来订制的,他多少程度地考虑了中国市场 的特殊需要,我们今天有三位嘉宾,我们把这三位嘉宾看作为来自中国客户的代表。而科特勒先生则是服务的提供者。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一个沟通来观察一下,科特勒先生是如何在中国营销他的。思想,以及跟我们客户的考虑之间,是否存在着差距。以及这种差距是如何来加以弥合的。 我们严重地忽视第一个P,因为毕竟霸权主义还存在,只是经常我对渠道呼来唤去,感到很痛苦。可能说你稍微有些名牌的产品,就会有制假造假。如果我在全世界教授我的理论,你们最好不要跟着它。 主: 科特勒先生,根据您的观察,中国企业目前遇到的三个突出的营销方面的困境或者说是问题是什么?同样呢,我也把这样的问题给我们的三位嘉宾,每一位写三个, 主;下面请科特勒先生您把这个题板给我们展示一下 菲:首先,确认你确定目标市场,而不是追逐每一个潜在客户,获取涉及市场研究的数据,我发现很多中国公司不够相信调查的价值 ,问题二,我认为你们对服务发展做的还不够,现在西方更多的营销不仅是高科技,而且是高密度接触,有利润的管理一整套服务,事实上,IBM现在没有把在他们的电脑系统上赚到钱,赚钱的是它的服务,第三点我写的是品牌建立,我不认为,中国公司有足够的耐心做这样的投资,即成为一个始终如一的提供金钱良好价值的公司,你们太过着急,忙着跳进另一个机遇,这并不是建立企业的方式。我认为中国的生命周期非常短,因为他们和企业在一起的时间不长,不能适应所有发生的变化。 主:那么我想请我们的三位来自于中国企业的嘉宾,你们首先简单地告诉我们,你们写了哪三个,然后选出其中的,你认为最关键的一个,跟我们来分享,在这个方面您的考虑是什么。 男;我写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严重忽视第一个“P”,什么意思呢,就是讲因为本来想说的产品的问题,因为在营销组合里面,大家最早接触的就是所谓的四个P,但这个最基础的因素,现在被很多的中国企业所忽视。第二个问题呢我们现在大家非常重视所谓品牌建设,但是像刚才下面的一位朋友讲的,到底品牌是什么,概念非常非常混乱,我们如果看一百本书我们会有一百个定义。不清楚我们到底要做什么,第三就是我们在推广的当中,我们和消费者的沟通方式缺乏创新。 主:谢谢。金先生。 男;我的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成长浮躁。第二个问题是渠道霸权,第三个问题是理论失灵。 主:这个中间最突出的问题呢? 男;这个最突然出的问题是成长浮躁。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几年了,都是高速成长的,一成长以后呢,背后有点浮躁,投资人浮躁,今天下种,明天就要收获。媒体人浮躁,要不捧杀,要不棒杀。所以这种环境这种浮躁,它不利于中国的长线产业的培育,不利于真正地确立一个品牌长期成长的环境。 主;杉杉的傅先生? 傅;我写了三个问题啊,第一个就是有缺陷的法律环境。第二个问题是如何进行正确的品牌定位。第三个是营销人才的馈乏。当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我感到现在很多中国企业面临的就是,如何进行品牌,正确地进行品牌定位。类似于杉杉一样的,在十年以前,十五年以前,很多的第一代的企业,它当时在一个短缺经济时代,它建立了一个很好的品牌的一个信誉。那么到了十年以后呢,它面临着大批的国际品牌,大批地涌进中国。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是坚持原来的品牌定位呢,还是对品牌定位进行调整。这是一个,我觉得是一个很大的战略问题。 主:谢谢,科特勒先生,我想其实今天很多的在中国的企业中间,他们也感到就是中国的市场是一个不完善的环境,而且它是有很多缺陷的。所以在这个缺陷的条件之下,进行规范的营销,可以就会存在很多制约。而可能您讨论的这些营销的道理呢,它本身就是可能是在一个比较完美的环境中间来进行。那我们注意到这些差别,你们觉得对科特勒先生,科特勒先生对这个营销难点的判决和观察更准确呢?还是你们的观察更准确? 男;那肯定是我们的观察更准确。因为我们在中国的企业里面卧底了好多年,科特勒先生主要是行走江湖为主,我们是卧底的。卧底的是跟中国企业的各个层面同吃同住同睡,这么卧底,应该观察得还是比较准确的。 主:但也有一个说法,说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男;当局者迷呢,这是少数情况。我们在第一线,我们大量地接触消费者,我们大量地接触渠道,我们碰到的问题都是我们天天在思考的问题,那我碰到的问题更实在。科特勒先生呢在前面讲到了他的感觉都是对的,但是我觉得他不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 主;傅先生您的观察? 傅:我觉得科特勒先生,包括西方的其它一些营销方面的专家,他们的营销理论主要是建立在这个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的一些营销理论。那么从理论上说,他们可能对美国欧美的一些市场更有指导意义。那么中国来说的话,中国之类的发展中国家,未成熟的市场它现在处于一种特殊的阶段。比如说我刚才讲到的有缺失的法律环境,这在欧美国家可能相对就好一些。那么中国啊其它一些发展中国家,这方面可能还在发展的过程当中,这个问题他们可能就碰不到。那我们面临着每天日常活动可能碰到的就是这个问题,可能你稍微一些名牌的产品,就会有制假造假,所以可能刚才提到的就是我们日常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就写出来。 菲:所有好的营销都是地方性的,那就是说,当我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我会有非常不同的问题,所以我觉得你们的国家必须找寻来自国内和国外的点子,而且要聪明的知道哪个是可以起作用的,哪些以错误的方式引导你失败。我不介意如果我的理论被整个不同的中国营销哲学给推翻,事实上,我担心的是如果我在全世界教授我的理论,你们最好不要跟着它,因为有一天会有太多人以一种方式做你所做过的事情,胜利者将会是那些不跟着做的人。 主:下面我们请在场的观众,对我们刚才的,应该说对于中国企业所面对的市场困境或者市场问题的这种判断,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差别。我想请我们在场的观众。好,这位先生。 男;其实我觉得我说几个现象,可能能解析一些这样的问题。比方如果卖啤酒,今天华润的老总在啊。在中国一个经销商他可以经营二十个到三十个啤酒品牌。我想在美国这个是新鲜事。但是在中国已经司空见惯了。那么面对一个可以卖给竞争对手十几二十个品牌,这样的一个经销商,你跟他做营销,我想跟忠实于一个经销商,这个是不一样的。第二个我想提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十五年前,如果在中国抽烟的人,要买烟送给别人,或者自己抽烟,买最贵的十包烟一定是清一色的进口烟。但是在今天,十几年过去了,在中国买一百包最贵的烟,很难选入一包国际品牌的香烟。另外一个不大规模的餐饮店,它一年,你把产品放进去卖,它的包场费可能要超过一百万。我想这种事,起码现在不太容易在美国市场发生。虽然美国的通路也很复杂。如果我说一个曼哈顿的富翁感冒了去看病,他肯定整个程序是科学的,检测也是科学的,然后他治病也会很科学的,会好,但是他花费可能是二千美金。一个陕西的农民也许感冒了就是一晚姜水,被子一捂出身汗,下午就下地了。他两个谁对谁错,我觉得这是我想说的问题,谢谢。 主;好,谢谢,这边。 男;在中国常常是营销跟销售不分。从理论上来讲,大家都越来越认识到营销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上往往就是把销售代替了营销。那么从我的实践当中,我认为在中国最大的是两大问题,第一个是中国企业的体制问题,所有者和经营者不分,使得中国企业真正的的所有者不能关心中国国有企业的长期发展。短期目标短期行为,成为主流。第二个是在中国营销指标,度量指标的科学性,或者说有了度量指标以后,数据的准确性使得我们难以去实践,真正的实行这样的营销的衡量。这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的一个很大的困境,这是我的个人的一些观点。 现在特别推崇的水平营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好像是有点超前了? 我想过要为中国企业写一本有关营销的书。 主;科特勒先生当然不是包治百病的,作为一个理论家,他有他的定位,有他所要推销给我们的独特的产品。科特勒先生每次来到中国,总是带来一些他精彩的最新的研究,包括这一次来到中国。那么现在呢就让我们关注一下科特勒先生最近,重点在中国推广的一些他的新的研究和一些新的理论成果。 主:如果我们把科特勒先生作为一个供应方,他提供了这些产品和服务,从需求方的角度来说,他是能够满足我们现在遇到的这些急迫的问题或者营销问题的,能够满足这种需要吗? 男;科特勒的这些书和这些理论呢应该说是能够满足我们的部分需求,当然是很重要的基本的需求,他告诉我们就是,如何去挖掘消费者的需求,如何去细分市场,这些都是最基础最基础的东西。但是我们不希望呢,就是他能够帮我们解决具体的问题,我觉得那样的话就是有点不切实际了。 傅;我们现在中国企业面临的可能更多的就是,他连传统的营销他都没做好,垂直营销他都没有做好,谈何去做更高水平的水平营销。水平营销可能更需要的更多的头脑风暴,更多的。现在中国企业里面面临的还是如何,做好更多的垂直营销,传统营销。 主;科特勒先生,您对我们这三位企业家朋友,他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您有什么样的简明的回应? 菲: 你知道 有时当我听到一些经理或CEO说,有次他为找寻灵感再次翻阅我写的书,以便提醒他他忘记的原则,因为他们对他们的工作领域十分深入,但却忘了基本的东西。无论是在中国或是其他地方,你应该再重新阅读一下,看看其中的一些观点是否会对你产生新的价值。 主;科先生,其实你注意到我们杉杉的傅先生他提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您现在特别推崇的水平营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好像是有点超前了 菲:但你知道在中国有很多不同层次、处于不同水平的公司,我的意思是一些公司把我的基本理论做的非常好,他们想进入下一个水平,他们想做更多高科技,当我说高科技,我的意思是使用更多高科技的工具,我不是说成为一个高科技公司,所以先掌握基本,在考虑先进的观点。 主;我想问一下我们台下的嘉宾或者是观众,你们觉得在科特勒先生现在向我们提供的这个理论中间,什么样的理论,让你是最有启发性的, 男;尊重资历就是尊重历史。67年,出营销管理的时候我刚要出生在这个世上,我的老师是看营销管理这本书成长起来的,我也看过很多遍这本书,现在我的学生也在看这本书。而这本书呢也越来越厚,里面增加了很多的案例。我感觉跟营销管理这本书,就是科特勒先生从理性变得越来越有想象力,(0222)随着年岁的增大增加,反而变得越来越有想象力,越来越感性。我想问一个问题就是在我刚入行的时候,看营销管理呢,给我的感受是科特勒先生告诉我们说,要跳出产品来做品牌。可是看《水平营销》,通观这一本书,感觉是科特勒先生告诉我们,又要回到产品,重新来看待这个产品。我不知道今天的产品跟67年出《营销管理》时候,所说的产品有多少的变化?谢谢。 菲:我不知道怎样对这个做评价,因为我写这本书的时候你还没出生,但你是个忠实的读者你可以发现这些不同观点,我想做的是,我在考虑为中国公司写一本营销的书,那需要作很多调查,我要知道其特别之处和不同之处是什么,那会被称之为中国版的营销管理,不会有很多关于美国公司的故事,会有关于中国公司、中国案例。所有这些都是挑战。 主;恕我打断你一下,您有这样的写作计划吗? 菲:写这本书要与高素质中国从业者和学者合作,因为我无法一个人做,是的,我们正在考虑写这本书,因为我写过亚洲营销管理,但那不是对中国的营销管理,因为在中国各个地方地理分布不同,我将把它作为一个项目,与最好的能够胜任这项工作的人合作。 您在营销您的营销学方面,是如何进行水平营销的? 水平营销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它是从盒子外考虑得更有创造力、更开阔 水平营销的思路我很赞成,但这个书呢还是比较感性 主;科特勒先生给我们介绍了那么多的营销理论,但是现在我想请科特勒先生用非常简要的方法告诉我们,当他想把他的营销理论和营销学向中国人营销的时候,您是怎么来确定您的四个P的?您做过用户研究吗?还是只是说根据一些经验来判断的,您在营销您的营销学方面,是如何进行水平营销的? 菲:你知道有好的理论,也有坏的理论,坏的理论不复存在,如果我的理论不好,那到今天它早就已经不存在了。事实上你应该担心的是我在创造你的竞争者,他们阅读同样的书籍,基本上,如果理论停止运作,人们不会再阅读它。我不想推销营销,这是个非常好的问题,有人问它的起源,说营销被关注被尊重,我们如何从营销获得更多的尊重呢,我们能证明它的价值,它的附加值,在座的各位必须要证明它。 主;水平营销的理论在您营销您的营销学理论的时候,能够有什么样的实用? 菲:你知道水平营销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概念,从盒子外考虑的更有创造力、更开阔。我以前常常说我要从盒子外找到新的方式推销营销,这两个不同时进行,你不知道你使用的是后者,还是营销。事实是你应担心全新的词语,不要被他们弄昏勒头,去检验他们是什么,然后又转向其他新的观念。例如,新的观念之一是当我们开始思考每个人都是一个品牌,你听说过这样的观点吗?你们都是一个品牌,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你被别人用一种特定的方式观察着,被与你共事的人、你的家人、与你有关的每个人。你要做的是管理你的品牌,管理你留给别人的印象,成为一个要么是一个守信之人,要么是个聪明人,你的品牌是什么,这是我们考虑的越来越多的观点,所以我们以这种方式转移到新的观点。 主:我们几位嘉宾就科特勒先生 在中国给我们传播 营销学理论,或者是提供他的相关的服务的时候,你们有什么问题要向科特勒先生提出来的? 男;科特勒先生推广传播他的理论,在前几年的方式,到现在基本上还是走穴和忽悠。那么这个方式呢,我觉得在前几年是成功的,但是到了现在呢,我觉得我的建议呢是要改变一些方式,因为今天是《头脑风暴》,头脑风暴大家可以打开天窗,比较放开的说。我觉得科特勒是一个大师,我非常崇敬。他的核心思想,发现没有被满足的需求,而去努力的满足它,是我从销售做到现在,多少年的座右铭。但是呢,作为科特勒具体的为中国企业解决方案的提供,我觉得就有一点好像还不够到达今天的中国经济的前沿带。同时我个人觉得呢,在这个理论的传播当中,也应该采取一些水平营销的模式,起码是今天的《头脑风暴》要比单方面的,单向的忽悠要更有一些魅力。或者说,科老是老同志,我们不能思维对射,应该科老的助手坐在台上,那我们思维对射,相互大家讨论,可能会更有意思,也能体现出科老公司的中国化,本土化。 主;这个我想可能科先生对于忽悠的意思可能不一定不是太明白,我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从单向的传播模式可能比较突出啊。科先生您对这个有什么回应,金先生的评论? 菲:i agree fully 主:完全同意您的建议。 傅:我感到应该可能,刚才科特勒先生也提到了,就是需要更多的实实在在的中国案例。我觉得一次成功的案例可能胜过一百场成功的演讲,谢谢。 菲:我早先在休息的时候问了这里的人,我们有多少好的案例,我们知道一些像哈佛和其他学校,他们相信案例方法,例如,你们公司之一非常愿意提供他们的案例,因为如果你给予好的案例,你为公司做了件好事,这就像是公共关系,因为很多人阅读它,所以我问他们多少中国公司愿意提供他们自己的案例,说一些公司不想提供,他们不希望你窥探他们的企业,分析他们的数字,但这位教授向我保证到现在为止,他已经收集了很多案例,虽然要得到案例很难。你知道跨国企业愿意提供案例,但是中国公司很谨慎,不过正如你说的,我们需要好案例,好案例是创新的思考方式,水平思考这是非常棒的,同样你需要我们英雄,你知道我有一张对营销有远见的人的名单,这些伟人有新的企业观点,我想要一张中国领导人的名单,不仅仅是因为你们的CEO,但是他们真的创造了很棒的新的观点,那会启发所有年轻人更有创新的思考。 主;我们也注意到您越来越多的用中国案例来说明情况,您总共读过多少个中国的案例,了解过多少个中国案例的情况,大概? 菲:我们有来自营销沟渠经验的案例,但是我不能具体地告诉你们,但关键是,讨论不该关于科特勒,这不是所要讨论的,讨论是关于营销,它是关于我们试图学什么是好的营销,而不是科特勒要说什么。 主;谢谢.我想下面我再给我们台上的嘉宾一个机会,就是我们每人提出一个,你心目中间,特别希望今天科特勒先生能够现场给出我们一个答案的问题,难题 男;其中有一个就是我想问科特勒先生,如果一个品牌,自己的产品同一类产品,一个品牌同一类的产品,它可以不可以在中国进入到不同的价格细分? 菲:你必须非常小心,如果你使用一个品牌名称,但你用一个品牌销售不同层次的东西,如果你有一个很好的名字,你可以稍微有不同层次,正如索尼,以前它只有高价货,现在你去沃尔玛,你会发现索尼的低价版的商品,比如随声听或其他产品,但他们必须非常小心,事实是以前有个叫爱华的公司,有时也提供不同档次的产品,所以问题来了,如 果你要提升你的品牌,你可以保留你的品牌名,如果这是个好名字,但增加一些如MARKEY的名称,如果你要降低档次,如果降的非常厉害的话,不要再使用原来的品牌名了,起一个新名字。 男:我的问题很简单很直接,因为水平营销这个思路,我很赞成,但是这个书呢确实还是比较感性。能不能由科特勒博士回答我一个问题,在一两年之内,能够结合中国的案例,能够提供更具体的不是感性的书? 菲:我现在不能这样做,我知道你们想看更多的案例,但是我要你们与在大学里教书的教授谈谈,他们在研究新的案例,而且已经有了很多案例,当你教经理是,有时你要求经理们写一下有关他们自己公司的案例 ,那就成为了文学,不断成长的文学,那是你想要看的。 主:金先生 回答你的问题了吗 你觉得? 金:可以了 我觉得 再深入一下就是说 。我当时最早提出问题再展示一下 ,第三问题我再展示一下,第三个叫,理论失灵,为什么理论失灵呢,我觉得各种学说是互相隔裂的,比如说一个营销的思路,去代表一个营销的理论,甚至代表解决方案,这其中差异很大,我觉得科特勒先生做了这么多的营销的研究,并且整合了这么多的理念,观念,理论,我非常希望,能够结合中国的案例,为中国能够度身定做一些很好的理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OK。 主:谢谢,我想这也是我们大家都对科特勒先生的期望。最后一位傅先生。 傅;我还是刚才一个问题,就是一个,成熟的中国品牌当面临国际品牌进来竞争的话,他是坚持原来的品牌定位呢,还是重新定位。 科:每当你与你的竞争者接触时,你必须回顾关于你自己你都说了些什么,可能我们把它称为重新命名品牌或重新定位,我不是说你应该重新命名品牌,我说的是你应该要考虑这个问题。因为任何聪明的竞争者都在找寻你的弱点,说我们有中国公司所没有的东西,所以如果你不改变,不展现你甚至超越了他们,拥有他们所没有的东西,那么你将成为一个弱者。所以我认为要经常重新定位,这不像你是固定的,但不要每天都变,不要每天都变。 主:我们今天在座的观众,很多都来自企业界,都有很丰富的经验,刚才我们台上的几位嘉宾提出了问题,科特勒先生也给了很简要的精要的回答,在座的有谁想对刚才的交流有一些评论 OK 男:我的体会是呢,因为三十年代曾经流行过一句话,全国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学不像,等到学了三分像,上海已经变了样。那从这个话来讲,我觉得科特勒,给我提供的是一个很好的思想,一个思维,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对他寄于太大的一个希望,为什么呢,因为思想和思维还是不能解决具体问题,具体的问题,我觉得还是通过实战才能解决。 主:谢谢。我们再有哪一位。 男;我的个人的感想就是一句古话,师傅带入门,修行在个人,我们不能太过指望我们的科老在企业经营和运作过程中提供一个具体的措施或者是办法,因为他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思想,是一个方法论,我们由这个师傅领进门之后呢,我们再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去修行,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一个。谢谢。 主:好的,我想我们到了这个 刚才我们已经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沟通,和我们的互动,我们也请我们台上的嘉宾,你们每人,给一个就是 科特勒先生,如何在中国的营销,以及未来的对中国企业的帮助和服务,每人简要的给出一句忠告。 男:我主要讲一讲,我这次头脑风暴的感想,一句话,好好看科老的书,认真做好自己的事。 主:谢谢 男:我的一句话就是希望科特勒的理论在中国落地生根,理论为中国的企业度身订做。 男:如果科特勒先生继续在中国推销他的理论的话呢,如果资源有限的话呢,我建议科特勒更多的资源投入在他几十年前,写的那本书,因为我觉得那个是最基础。 主:好谢谢。我非常感谢今天科特勒先生在他非常的劳累的一天,用这样的时间来参于我们今天的节目,也感谢我们台上的嘉宾来参于我们的节目,感谢各位观众的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