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自主创新 中国迈向发达国家的桥梁(短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 08:15 人民网-市场报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今年2月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仍然属于经济欠发达国家,到205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综合经济水平相当于2002年美国的水平,进入世界前40名;然后再用50年,进入世界前10名。“报告”提醒人们要充分认识,中国从经济欠发达国家迈向发达国家仍任重道远。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集中表现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核心
竞争力滞后。要加快从欠发达国家步入发达国家,中国必须大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在生物、航天和信息等一些科技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但是,从总体上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科技专家参照国际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选用12项核心指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2001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居于第28位。中国要大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必须处理好以下三大关系。

  (一)政府和企业都要增加研究与开发投资。

  如今,世界研发投资的80%,技术创新的71%,均由

500强企业所创造和拥有,62%的技术转让在500强企业内进行。2000年美国研发投资2653亿美元,其中企业占66%,政府占29%;企业研发的重点是应用技术,美国85%的发展研究,60%的应用研究中66%的基础研究在企业进行;同年日本研发投资98252美元,其中企业占72%,政府仅占19%,形成了“企业为主,政府为辅”的科技发展格局。

  中国原拟到2000年使研发投资占GDP1.5%的目标没有实现。据美国《财富》杂志统计,2001年中国政府的研发投资为12552美元,占中国GDP的1.1%;美国的研发投资达到2819亿美元,占美国GDP的2.8%。2004年中国研发投资仅占GDP的1.36%,而许多发达国家已超过3%。中国研发投资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没有大幅度增加研发投资。

  (二)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要相辅相成。

  任何一个国家所需技术都不能完全从原始创新开始,能够引进的技术必须积极引进。日本和韩国提供的主要经验是把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和创新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特别是重点放在自主创新。日本和韩国对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投资之比为110,形成了“引进一代、提高一代”的良性发展。

  中国企业用于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与创新的投资之比是10.078,计算机领域是1001。据统计,2003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引进技术开支为405.4亿元,消化和吸收开支27.1亿元,购买国内技术54.3亿元,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开支之比为10.067。如果不能从认识和实践上解决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和创新投资的比例,那么,就将陷入“引进一代、落后一代”恶性发展的怪圈。

  我们必须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三)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品牌战略”。

  中国出口商品中90%是贴牌产品,2002年占全国出口1/3强的广东省的自主品牌出口额仅占全省出口额的3%,上海市、浙江省自主品牌出口额所占比例也不到10%。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经过一年调查,于2004年5月发表的调查报告指出,包括微软和伊士曼柯达在内的多家跨国公司已经在中国市场的相关领域占据了垄断地位。长此下去,即使中国外贸总额从世界第3位跃居到第1位,中国也不可能成为贸易强国。

  据联合国工业计划署统计,世界名牌商品共约8.5万种,其中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占据90%以上的名牌拥有权,处于垄断地位。

  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经济体的经验表明,实施出口名牌战略,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培育一些出口名牌,是增强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是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实现外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紧紧抓住和用好主要战略机遇期,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我们要充分认识,从欠发达国家迈向发达国家,实现综合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需几代乃至十几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地艰苦奋斗。

  (作者为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市场报》 (2005年10月19日 第五版)

  作者:李长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