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亚太市长:创建节约型交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 10:25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严薇

  日前,在第五届亚太市长峰会上,“如何节约能源,发挥能源最高效率”考验着参会的市长,一场创建节约型交通的规划“大考”正等着亚太城市的决策者们。

  “请大家牢记,钢铁车轮的摩擦力比橡胶车轮的摩擦力要小得多,是它的1/4。”会
议主讲者澳大利亚前副总理蒂姆·费希尔提出了倡议:必须节约资源。

  而事实远没有他说的那样轻松。

  堵车已经不仅仅是中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居民的痛中之痛,甚至是每个人口密集的城市都面临的问题。亚太地区共同面对着油价上涨的难题也使城市决策者们大伤脑筋,他们不得不考虑怎么样解决这个瓶颈问题。

  蒂姆·费希尔的呼吁

  “我们需要更好的铁路交通设施。因为铁路节省

能源,这是我们前进的方向。”蒂姆·费希尔指出,“我们需要调整一个领域。在使用交通方式上,城市到城市的交通火车是最为有效的方式,因为我想提醒,作为这个城市的市长,作为地方政府、作为州政府或者是联邦政府,在规划未来时,一定要把铁路考虑进去。不管是什么样的轨道交通。”蒂姆·费希尔以港口城市布里斯班市为例分析了轨道交通的必要性。

  据介绍,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是非常具有

竞争力的城市。其增长速度非常快,而增长模式和中国以及其他地方不同。“对澳大利亚来说,我们有2000万人口,在布里斯班的过去几年,她发挥了她的优势。因为她处于重要的地理位置,同时它也是个港口。作为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发起地的布里斯班市,有着非常发达的轨道交通系统。”该前副总理强调,他相信亚太城市随着交通网络的加强,会克服石油危机。

  “希望大家能够尽早地坐上火车。”蒂姆·费希尔最后强调,“一定要考虑轨道交通的作用,不要依赖小汽车,提高油的使用效率,这样才能达到人和社会的和谐。”

  韩正的一笔账

  “我曾经算过一笔账,如果用人均占有土地和道路面积来算,发展公共交通可能人均占有的道路面积大概是0.3平方米;如果发展私家车的话,人均占有的道路面积要加上0.8个平方米。”年轻的上海市市长韩正在同一个论坛上发表了他的账本。

  上海土地面积狭小、人口多,住房一直是上海市民关注的一大主题。15年前,

上海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今年达到16平方米。15年前,上海的人均绿地不足1平方米,今年达到12平方米。在中国人均占有土地资源有限,很多亚太城市面临的问题,中国城市遇到了;许多亚太城市没有遇到的问题,中国也遇到了。环境问题成为发展的重要制约,旧区改造是许多中国城市不得不利用的突破口。

  “我们中国的所有大城市都面临着城市基础设施落后,亟待改造。如果说我们过去基础设施主要是面向还历史旧账,今天我们已经从还历史旧账逐步转向面向未来。”韩正指出,“中国的城区,必须让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所以我们上海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大容量、快捷、舒适的轨道交通已经成为上海城市的发展战略。”

  为城市交通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并颇具有经验的德国西门子公司也在该论坛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人口密集地区,个人小汽车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应该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使用智能卡,提供智能系统,使各种交通无缝链接。”西门子(中国)公司总裁郝睿强博士指出,“在城市之间建立高速轨道交通系统是最为高效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在1000公里以上的距离。”

  在以“亚太城市的合作交流”为主题的本次论坛中,面对亚太地区的城市化问题,来自亚太地区的几位主讲者不约而同地达成了共识:创建节约型交通,建立轨道交通网。

  而他们能不能在这次“大考”中向他们的市民交出满意的答卷,还有待时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