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韩国之行“刺痛”尹明善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 01:01 中华工商时报

  3 本报记者李爱明

  韩国的面积只有中国的1/100,人口只有中国的1/30,韩国能这样成功,我们为什么要自暴自弃,为什么要自卑?

  “韩国的人口只有中国的1/30,面积只有中国的1/100,韩国能这样成功,我们为什
么要自暴自弃,为什么要自卑?”尹明善的眼睛透过厚厚的老花眼镜,直直地盯着记者。问题像是问记者,又像是问自己。

  “哎呀,我的感受太强烈了。”尹明善叹息了一声,摇摇头说,“此行不虚,收获蛮大,吸取了精神力量。韩国人的确值得佩服。”

  10月8日,作为全国工商联代表团的副团长,尹明善陪同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抵达韩国汉城,参加在那里召开的第八届世界华商大会。

  10月11日深夜,就在他回国前夕,作为随团媒体,本报独家采访了这位力帆集团的老板、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重庆市工商联会长。而一肚子感触的老尹也不顾舟车劳顿,对记者一吐为快。

  在三星面前,我感到无地自容

  搞摩托出身的老尹现在开始搞汽车,因此,话题也自然地集中在民族工业上。

  在韩国的几天里,尹明善除了出席大会外,还参观了韩国最大的企业三星。同时,作为汽车业的“后来者”,老尹自然少不了要去世界第六的汽车集团———现代汽车参观。而正是在汉城的所见所闻和在这两家韩国企业的参观,使尹明善感慨良多。

  成立于1969年的三星刚开始只有36名员工,但现在员工总数已经超过12万,其中4万多名在海外。2004年,三星集团全球销售额1800亿美元,其中,三星电子达790亿美元,出口650亿美元,占韩国出口总额的17.7%。2004年,三星电子中国销售额113亿美元。三星的9种产品在全球销售排名第一。

  “我有时也为力帆的成绩飘飘然,但是,在三星面前,我真的感到无地自容。”尽管在

摩托车行业,力帆是响当当的,去年出口额达2.4亿美元,占重庆市出口总值的12%,在行业里也是最多的,但

  是,韩国之行显然使老尹感到,力帆跟三星、跟现代不是一个重量级的。

  “知耻而后勇。我这几天至少打了100个国际长途,都是跟我下面的人讲的,讲自己的感受。回去后,我还要到企业里反复讲,力帆要学现代,要学三星,不仅要做国内第一,还要做世界第一。”老尹说。他还提出,力帆要力争在8-10年里,使年出口额达到10亿美元。

  问问力帆人,要我们干啥?

  韩国经济的奇迹也深深“刺激”了尹明善。

  作为领土不到10万平方公里、人口不到4800万的亚洲国家,韩国的GDP却排名世界11位,人均收入超过12000美元。在全球,韩国的TFT-LCD、造船业排名世界第一;半导体、电子世界第三;数码电子世界第四;汽车世界第六……

  “韩国的基础好吗?不好。战争破坏了那么长时间,韩国也没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也不是资源丰富的国家,但是,韩国为什么能够成功?我认为,就是因为韩国民族能团结,能奋斗。”

  “韩国民族为什么充满自信?就是因为韩国的民族工业强大,有成功的民族品牌。经济发展了,文学、艺术、体育也都发展起来了,所以

韩剧、韩流能飘洋过海,影响全球。”老尹说,“所以,我认为,民族工业是民族自信心的基石。”

  所有到过韩国的人对韩国人的爱国表现和民族情结都有深刻的体会,老尹更不例外。“汉城的大街上跑的车99%以上都是韩国车,我这几天里走了那么多地方,看到的进口车不超过10辆。韩国人真是爱国。”反观国内,有些人总是认为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对民族工业不够肯定和支持。

  “我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也不是悲观主义者。”尹明善说,有人说全球化时代,不需要再谈什么民族工业了,但是,他始终认为,民族工业是任何时候都不应该被否定的。到韩国后,更是坚定了这种想法。

  “韩国的现代并不是通过什么通用现代、福特现代、大众现代合资崛起的,但是,他们在没有任何优势的情况下,照样起来了。”尹明善感慨:“我们

  以市场换技术的后果则是一方面,国内销售的90%的车都是合资工厂制造,民族品牌车占的份额还不到10%;另一方面,到现在为止,汽车业对外技术依存度还超过80%。”

  “力帆从来都定位为民族工业,我们工厂的墙头上就写着这样的口号:‘到处是本田,遍地桑塔纳,问问力帆人,要我们干啥?’把韩国的精神拿过去后,我相信今后的力帆会更加出色。”

  民族工业一定能强大

  68岁的尹明善甚至不讳言,自己想成为中国民族工业领军人物中的一员。

  “就是要充满自信,自信是成功的秘诀,民族工业也需要领军人物。”老尹说,有人说他55岁搞摩托搞成功了,65岁搞汽车不知会怎么样?“说不定75岁我还会造飞机呢?”老尹哈哈地笑。

  “力帆轿车厂投资了9个多亿,是民族汽车工业投资最大的,我们搞得像模像样。”尽管力帆的汽车还在等待发改委的核准,大街上见不到一辆,但尹明善对未来显然信心十足。

  对于记者提出的搞汽车不是搞摩托的问题,老尹如此回答:“

宝马、铃木、本田、起亚等都是从摩托车起家的,力帆摩托车能成功,品牌照样可以延伸到汽车业。”

  谈到民族工业如何做大做强,老尹认为,一是政府要扶持。韩国的民族工业能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崛起,背后正是韩国政府的大力扶持,而我们对外资曾经实行超国民待遇,民族工业反而不能享受国民待遇;二是市场要大力孵化;有一些国内消费者总是认为外国的月亮比国内圆,但是,看看韩国人,他们永远自觉地用国货。所以,民族的品牌一定要依靠民族的市场来孵化;三是民族企业不能得过且过,要进取,要拼搏。只要学韩国人的奋斗精神,学他们的团结精神,韩国企业能做到的,中国企业也能做到;韩国能创造奇迹,中国一样也能创造奇迹。

  老尹最后说:“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民族工业应该强大,民族工业也一定能强大。”(18E1)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