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废品起家的亿万富翁(图)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 09:04 荆楚网-湖北日报 |
|
本报记者 张阳春
9月26日,第二届“中国青年创业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0名杰出青年企业家获得殊荣。这其中有一位获奖者来自湖北———湖北龙发钢铁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鲁建国。
颁奖词这样介绍鲁建国:“从贫穷的农村打工者,到拥有亿万资产的民营企业家,鲁建国成就了一个农村娃的‘致富神话’。”
鲁建国的“致富神话”是怎样写成的?日前,记者采访了载誉回汉的鲁建国。
15岁闯天下
1966年,鲁建国出生在黄陂区一个叫鲁家院的湾子里。他是长子,饱受生活磨难
的父母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小时候,鲁建国是一个“不听话的孩子”。15岁,刚读初二的时候,鲁建国就不愿再读书了,他决定追随父亲,从黄陂乡下来到武汉市区。
鲁建国的父亲在武昌解放桥开了一家打铁铺,打铁手艺远近闻名,打的菜刀非常锋利。
鲁建国说,“父亲是有闯劲的。”他父亲的一个小打铁铺养活了全家,还赚了不少钱。
父亲希望鲁建国继承父业,学好打铁手艺,经营好打铁铺。可十几岁的鲁建国在父亲的打铁铺干了几个月,就坚决不做了。他说:“当时我就有着更大的理想,我认为小小的打铁铺做不大,我要做自己的事业。”
随后几年,鲁建国开始了自己断断续续的创业历程。他先后尝试了不同的行当,但对尚显稚嫩的鲁建国来说,开始的创业经历带给他的只是失败的辛酸。
首先,他在汉口扬子街一带卖服装,一个小小的门面开始了他的创业之路。鲁建国回忆说,“当年卖服装的时候,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但卖服装的两三年时间,最终还是让鲁建国亏了数万元,这给了他一个沉重的打击。
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父亲又拿钱给他买了一辆中巴车,让他在武汉市区与黄陂之间跑起了客运。然而,由于没有经验,在别人跑中巴都赚钱的时候,鲁建国却不赚钱甚至赔了本。中巴开了一两年,鲁建国亏掉了两三万元。
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鲁建国无颜面对父亲对他的一片苦心和殷切希望。他流着眼泪对父亲说,“您赚的钱都被我一个人亏了。”可父亲并没对他失去信心,依然鼓励他:重新开始!
鲁建国心底里也没有放弃对创业的执著。他说,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让他很痛苦,但同时让他更坚强。
从收废品起家
1990年,他在武汉重新开始创业。这一次,他没有向家人要本钱。他揣着四五十元,干起了“最差、最苦”的事情———收废品。
鲁建国说,“正是这最差、最苦的事情,让我迎来人生的转机。”别人收废品是坐等废品送上门,他是骑着自行车主动出击,到图书馆、大学、企业等单位联系废纸、废铁……他坚守一条理念:做任何事情不怕碰钉子。
他说,“我收废品不像别人,我要做得上档次。”鲁建国说,在干废品收购这一行的人中间,他可能是最早买BP机、摩托车和手机的。他买这些“奢侈品”,不仅是消费,也是为了“联系业务”。
几年的辛苦,让鲁建国第一次尝到成功的喜悦。通过收废品,鲁建国赚了十几万元。
后来,不少人都看到了收废品的商机,很多农村人涌入城市收废品。这个时候,已经赚到第一桶金的鲁建国,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他在收废品的时候,接触了一些钢铁企业,看到了钢铁贸易的商机。那时候,如火如荼的城市建设催生了钢材经销业的旺盛。
1994年,鲁建国在武昌螃蟹甲一个破旧的厂房里,租了个50平方米左右的门面,办起了自己的第一个公司———武汉市龙发钢铁工贸公司。
当时,他从武钢、鄂钢进货,钢材主要卖给一些中小建筑工地。
这一次,鲁建国旗开得胜,第一年就大获成功。收废品赚来的十几万元,加上借的十几万元,总共投入不到30万元,但鲁建国经销钢材第一年的毛利就达60万元。
然而,1995年之后,国家开始对过热的经济实行宏观调控,而且钢材经销行业的竞争对手也越来越多。钢材市场开始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鲁建国才初品成功滋味,就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夹缝中求生存。
“1995年之前,谁都能在这个行业中赚钱;1995年之后,就只能靠管理、营销赚钱了。”鲁建国说。
鲁建国要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进行差异化竞争。他仔细研究全国钢材市场信息,在同行中率先从外省进货。他从外地进的货运到武汉,加上运费还比本地市场的价格低。由此,鲁建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同时,鲁建国举起了“诚信谦和,诚恳待人,诚实经营”的大旗。1999年初,鲁建国向武汉市某公司销售了400吨钢材,那批货物外观光洁度不太符合买方的心意,尽管买方没提出任何要求,鲁建国仍然将全部货物返库,重新发货。这一举措虽然对公司的利益造成了影响,但获得了客户的极大好感。
2000年,龙发公司送往阳逻国际集装箱外贸码头的钢材,客户要求每批货都进行质检,鲁建国不仅爽快答应,而且派人到现场办理。这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从此,与鲁建国建立了牢固的业务关系。
公司资产3亿元
武汉的众多城市建设项目,都留下了鲁建国的身影。多年以来,他的企业为湖北、武汉地区的基建提供大量了钢材,如京珠高速公路、阳逻国际集装箱外贸码头、武汉展览馆、武汉市区的立交桥、龙王庙长江防洪工程等。
2005年,鲁建国又在万里长江第一隧———武汉过江隧道项目钢材供应中竞标成功。
在龙发公司创立至今的11年时间里,公司销售额以平均每年110%的速度上升。目前,公司年钢材销售达到40万吨,公司资产达到3亿元。
龙发公司先后在武汉、上海、唐山建立了13个销售基地。2004年,公司销售收入突破15亿元,上交利税8000万元。
鲁建国说,他并不是只顾自己发财的人。
1996年,鲁建国在武昌螃蟹甲经营钢材门市部时,他一方面看到钢材贸易行业方兴未艾,另一方面看到路边经营与城市规划发展之间的矛盾,于是向武汉市政府建言:建设钢材零售市场。他的建议得到了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很快,武昌沙湖有了武汉市第一个钢材零售市场,它有力地推动了武汉钢材交易市场的发展。
杨惠恩原是武汉造船厂的下岗工人,鲁建国在管理、资金、信息等方面给他大力支持,帮助他创业。如今,杨惠恩已经拥有自己的公司,资产达3000万元。十多年来,鲁建国共帮助56名青年成功创业,其中资产超过100万元的有五十多人。
9月28日,刚刚荣获“中国青年创业奖”的鲁建国,一回武汉就向共青团武汉市委捐款20万元,设立青年创业培训基金。
鲁建国说:“我的思想像温州人,性格像北方人。成功之前的磨难,成了我宝贵的财富。”
鲁建国的目标是把自己的公司打造成百年老店。他时常考虑的问题是:“我的公司现在活了11年,能不能再活11年?”
(《财富金刊》独家报道,转载请注明出处。)
|
|
滚动新闻栏目 相关链接 |
|
|
| |
| |
荆楚网-湖北日报其他文章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