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泉州树脂业盛行“短期包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 02:12 东南早报

  “民工荒”催生新型用工方式

  早报记者郭华萍

  树脂业是泉州的支柱产业之一,但随着近年来原材料涨价、竞争加剧和工人流失,当地这一行业已经不复曾经的辉煌。鼎盛时期,树脂工艺品制造一度为高利润行业,利润成倍
于成本,大大小小近千家树脂企业遍布泉州,而如今红火的光景已经成为历史。

  据丰泽区经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04年底,全区的树脂工艺企业只有261家,规模已大大缩小。一位在树脂业工作了数十年的职业经理人告诉记者,成本提高和缺工已经成为树脂业发展的两大“瓶颈”。因为业内的缺工,一种“短期包工”的风潮从去年一直刮到今年,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工荒,但也暴露出泉州树脂行业的“软肋”。

  十多个人就成“游击队”

  记者联系上了一位“工头”彭先生,他手下有着一支60多人的队伍,算是规模比较大的。

  彭先生告诉记者,其实“短期包工”的现象2002年开始就已经在泉州树脂业内出现,到2003年时就出现得比较多了,但真正盛行还是从去年年底开始,到今年就比较普遍了。

  所谓的“短期包工”,其实就是一个“工头”组织起十几、二十个人,带着自己的队伍去和树脂工艺品厂家洽谈,厂家提供订单、生产场地、原材料和住宿,而“工头”则负责车间管理、工人的日常生活等。

  彭先生说,自己手下的工人人数算是比较多的,固定的有60多个,有时候遇上赶货的旺季,还要再多招一些,可能达到近百个。但是,现在业内也出现了一些10多个人的“游击队”,10个、20个、30个,都可能组成一支小小的“游击队”,在各个工厂间流动作业。像他的队伍这种规模的,泉州还比较少。

  在2003年、2004年的时候,“工头”主要是一些以前树脂企业的管理人员,素质比较高,生产和管理的经验相对丰富。但今年这种“短期包工”模式较为普遍以后,一些工厂的熟练工人就自己组织了一些小规模的“游击队”,或者通过组织老乡来泉州树脂企业务工,临时组建队伍,短期内为企业做生产加工。

  收取15%的管理费

  彭先生说,这种做“短期包工”的队伍,主要是通过“工头”去工厂接单,做完一批单就结一次账。但这些工人又和工厂自己招聘来的固定员工不一样,不纳入工厂管理,由“工头”直接管理。

  在工资结算方面,短期工人也和工厂的员工一样,拿计件工资,也就是按照所做的合格品的件数拿钱,但不是按月的,而是按完成的订单量结算。至于“工头”,则是按照与厂商的协议,按照工人所完成的订单额的百分比支付一定的管理费。

  他说,管理费用提取的比率,不同厂商愿意支付的比例不一样,一般的时候是15%。比如支付了10万元的“短期包工”工资,那么就要支付给“工头”15000元的管理费用。但如果遇上企业赶工急缺人手,需要雇佣“短期包工”,那么可能就愿意支付35%的管理费用。不过,他也无奈地表示,在生产淡季时,也会遇上不愿付管理费的企业主。

  彭说,“短期包工”这种形式的一个好处就是工人能够及时地拿到工资,工厂工资发放不及时的现象在这种用工模式中是不存在的。

  “老乡带老乡”式的招工

  大规模的树脂企业尚且存在招工难的问题,“短期包工”的“工头”又是怎么解决这一难题的呢?

  彭先生告诉记者,因为企业自己招人难,管理工人也比较麻烦,所以有时候都让“工头”自己去招聘。“工头”招的是短期的工人,而且工资按时结清,有时反倒比较容易招到工人,但大部分的时候,靠的还是老乡介绍老乡、老乡带朋友,这样工人数量可以保持相对稳定。在树脂业的生产旺季,招人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彭告诉记者,虽然做的是短期工,但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也一样是要讲信誉的。他带的“短期包工”队伍,已经在目前合作的这家企业中工作两年了,因为双方在合作上配合比较愉快,就一直继续签合同,但实行的还是“短期包工”的管理办法。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