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投资中国银行业祸兮福兮?(海外新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 10:29 人民网-市场报

  美国银行6月宣布将以高达30亿美元的价格购买中国建设银行9%的股权,此举激发了各方各不相同的解读。正如许多海外银行自己在声明中所说的,这是新世纪最有价值的投资机会之一:他们将得以进入一个拥有4万亿美元资产的金融市场,而且这一市场正呈现两位数增长,毫无放缓迹象。

  但批评人士指出,中国银行业的问题被国家提供的救助和富有创造力的报表所掩盖。
一旦再次发生低迷,外资巨头也将被迫对这些毫无价值可言的投资进行冲销,金额可能达到数百亿美元。

  那么事情到底是怎样的?是千载难逢的投资良机,还是危机四伏的一场灾难?事实上,两者都不是。中国的金融系统既不是一触即爆的雷区,也不是令人垂涎的金矿,它是一个中庸的投资选择。

  一方面,中国金融体系显然并未濒临崩溃。由于国民储蓄率较高,且缺乏其他的金融投资选择,因此银行的流动性一直很好。随着政府紧锣密鼓地剥离不良资产,同时向银行领域注入新的资产,资不抵债已经不是问题。

  但如果新一轮不良资产再次充斥金融体系,这些银行会不会在未来几年内再度陷入危机?不会。瑞银在对中国银行业的最新研究中发现,过去十年中银行环境已经迅速改观,监管环境、宏观经济环境日益改善,内部控制质量和信贷质量也逐渐转好。这些变化保证了新增不良贷款的数量将比以往得到更好的控制。

  另一方面,中国银行业的发展也很难成为21世纪最耀眼的

神话。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中国的“银行化”有些过头。只要看看数据即可一目了然:商业银行存款相当于GDP的近200%,银行系统贷款相当于GDP的130%。这使中国几乎成为全球最大的存款持有者;在全球各发达经济体中,只有台湾和香港的储蓄率更高,发达国家的平均储蓄率更是低很多。

  这些庞大的数据说明了什么?20年来中国大陆企业没有更多的外部融资来源,大陆的家庭没有其他地方投资他们的存款。但这种状况可能会迅速转变。随着中国尚处萌芽阶段的股市、债市以及地产市场逐渐成熟,我们预计中国企业将逐渐降低对借贷的依赖,中国的存款人将逐渐实现投资渠道多样化。因此,个人银行将成为充满希望的增长领域,而与此同时,企业贷款则不会出现这种局面。而且,中国一旦放宽对存款利率的控制,将对利润率进一步造成压力,中国大型银行实现利润率大幅增长的惟一途径将是大大削减成本,而这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恐怕还难以实现。

  我们的结论是:投资中国银行业将成为双赢之举。中国将因外资的介入而受益,而外国投资者也将在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收获利润。

  中国政府发现海外投资者可以为企业改革提供“一站式服务”。全球化的管理咨询、人力资源公司以及投资银行可以很好地把握重组进程、不良资产评估及剥离、退休金义务划分、

审计及政府职能重新定义等多个环节。在多数情况下,最终将产生更加管理有方、盈利能力更强、透明度更高的企业,这才是中国目前出售大型银行股权的真正目的所在。

  摘自《远东经济评论》

  《市场报》 (2005年10月14日 第十二版)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