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南京:跳出农门才能增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 09:19 中国经济时报

  农村调查系列报道(四)本报记者 徐伟

  “今年收入还不赖,像我们这种靠工资吃饭的农户,都能弄不少钱。”家住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的徐江宁在电话里兴奋地说。“我们主要靠工资吃饭。跟城里人差不多。”

  徐江宁一家四口人,家里的5亩土地出让了,作为租金,每年给他们2亩地的收成;徐
江宁夫妇俩在当地的雨润集团工作,两人加起来每月能挣3100元工资;大儿子徐辉在一家外贸公司上班,每月工资1800元;小儿子在南京大学读书,是家里开销最大的一个。像徐江宁这样的农民家庭在南京有相当数量。据南京市统计局的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南京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488元,同比增长17.92%。“收入非农化”是当地农民增收的新模式,工资性收入成为拉动农民增收的主要引擎。徐江宁家今年上半年的现金收入共计29400元,人均现金收入7350元,远远高于全市人均现金收入。

  装进农民腰包的是哪些钱?

  “靠种地挣不到钱,我们家每年那2亩地粮食主要自己吃,卖不上价钱。”徐江宁说。

  和徐江宁家的情况不同,石桥的瓜农张兆元是纯农户,他一家5口人,种有8亩地。今年他只种了3亩水稻,其余的种西瓜。“我今年种瓜可惨了”,张兆元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今年夏天,西瓜上市赶上南京市政府治理环境,控制拖拉机、三轮货车进城卖瓜,要求统一使用大货车运送西瓜,增加了卖瓜的成本,加上河南、安徽等邻近地区西瓜大量涌入,西瓜价格扭曲,据三汊河集贸市场统计,仅一个下关区旺季时每天进入的外地西瓜就达20万斤,南京城里的西瓜每公斤卖到0.6元-0.3元,最后竟然大甩卖,1元钱一个。“我的5亩西瓜幸亏上市早,才挣了600块钱。刨去化肥、浇水和租车的费用,几乎没有挣到什么钱。”

  水稻也是这样,张兆元说,今年的化肥价格一个劲儿涨,每公斤水稻的种地成本大约是1.4元,3亩水稻共1460公斤,能卖3000元,留下全家人的口粮,再扣除稻种、化肥、农药、租农机等费用,估计能剩下500多元。

  据南京市统计局资料,今年南京市稻种、尿素和农

药价格均比去年上涨。一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化肥综合平均价增长15.4%、农膜增长42.1%、
柴油
等燃料增长13.4%、牧业用饲料增长9.7%。种子价格比去年平均上涨了10%,其中稻种4.5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上涨12.5%。农资涨了,农产品价格降了,生活开销随之沉重起来。

  而浦口区的徐江宁感到的却是另一种沉重,上个月他们家的骄傲——在南京大学本硕连读的小儿子拿走了4000元,小儿子每年的花费都在万元以上,“如果光种地,我哪里能供得起他!”

  的确,目前教育消费的增长已是农户家庭中和医疗并列的两大支出之一,其增速别说大大高于农民收入增长,就是城市工薪阶层也跟不上。据南京工业大学6月1日披露的一项学生消费状况调查表明,在校期间,每个学生每年要花费5290元,其中伙食费约2600元,购衣560元,购书300元,必需生活用品400元,学习花费590元,上网190元,交友花费300元,其他消费约350元。此外,大学生每年还要支付6000元左右的学费和住宿费。这意味着一个大学生平均一年花费5290元,如果算上学费和住宿费,每年总花销超过1.1万元。仅此一项,就足以把农民一家全年的收入变成负数,更别提农民全家的自费医疗。

  丰产不丰收是种田的怪圈?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包宗顺研究员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今年农民增收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国家的政策性补贴不再见效。以南京市为例,2004年农村的农业税费全免,粮食直接补贴已发放到位,这些优惠政策从2005年开始不能再转化为农民的新增收入,期望从政策上“多予、少取”增加收入空间有限。

  其次,农产品价格下滑,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居高不下,挤占了农民增收的空间。往年两次农民增收幅度较大的年代里,农产品价格走高都是主要因素,但是今年粮食价格一直在走低,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最后,今年农民增收比较可行的是从其他非农收入中寻求突破口。但是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也进一步加大。南京市农村劳动力中转移率达70%以上,剩余不到30%的劳动力年龄普遍较大、文化较低、技能较差,能转移出去的人员已越来越少。对这批人只能就地消化。他们中的低收入户和经济薄弱地区农民增收的难度更大。张兆元所在的南京市浦口区石桥镇的农户主要依靠种地,农民增收的渠道狭窄,家庭生活负担沉重,增收面临的难度更大。当地农民眼看别的区县农民收入增加也在为自己的腰包发愁,张兆元介绍,家里三个孩子,两个小的正在上学,大儿子学习不好,已经到市里一个小区当保安了,每月能挣600元钱,邻居家的孩子也在外面打工。

  “虽然2005年上半年浦口区农民收入增势强劲,但是现金收入的增长不完全等同于纯收入的增长。要保持人均纯收入在高位上增长,仍然是项艰巨的任务。预计2005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6300元,比上年增长13%。”南京市浦口区农林局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

  致富还需跳出农门

  记者调查了解到,南京市委市政府为确保今年农民增收,提出用“工业思维”来谋划农业。这也是他们为彻底突破丰产不丰收的怪圈而进行的突围,具体做法有大力培植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以农业生产规模化来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其非农收入,帮农民种下旱涝保收的“铁杆庄稼”。

  在政府的倡导下,南京市的农村工业和全省一样呈快速发展势头,特别是民营企业独挑大梁,相关数据表明,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完成税收29.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6.86%;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64.97亿元,占全市GDP的32%,同比增长53.5%。

  在涉农领域里,以江苏雨润集团、奶业集团、超大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白云亭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龙头企业,吸引了大批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收入结构,农民家庭从乡镇企业中得到的工资性收入呈逐年增加趋势。

  江苏省的一个调查结果更有力地证明了工资对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力作用。该调查以苏州、扬州、宿迁3市为代表,比较了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农民的人均纯收入结构,2004年3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7503元、4677元、3474元;而3市农民工资性收入所占的比重分别为71.5%、56.5%、39.3%。这个结果表明:靠工资吃饭的苏州农民已接近小康水平,而靠天吃饭的宿迁农民收入不到苏州农民的一半。专家认为,农民增收,关键还是靠提高非农收入特别是工资性收入水平,卸掉人口包袱,转向非农领域,增加二产和三产比重,这也许是中国最富庶省份之一的江苏省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模式。

  江苏省农村经济调查局综合处副处长邱素芳表示,今年增收前景不乐观的情况下,江苏省农民增收更应该把希望寄托在非农收入特别是工资性收入上。此外,南京市农林局负责人介绍,提高农民收入还有另一个渠道,就是实现农业生产“工业化”,通过引资带动引技术、引设备、引市场,形成产业化经营;致力建设现代农业,使传统农业组织化、企业化,从而走向现代化。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