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赶超美国不如赶超今天(财经·评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 08:26 人民网-市场报

  不久前,有知名经济学家放出“中国二十五年超过美国”的豪言壮语。“赶超情结”一直扎根在我们的思维模式中。上学时,家长要给孩子定下班级前N名、年级前N名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期限;工作后,我们也会习以为常地给自己寻找一个又一个奋斗的标杆,以促进和激励自己勤奋努力。但是,一旦“赶超情结”深深植入决策者的脑海,就必须警惕了。

  现实中的决策者往往通过选择“赶超战略”来满足内心的“赶超情结”。所谓“赶超
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在经济起飞后的经济增长时期,以不平衡的经济跳跃式发展为特征的经济超常规增长过程,通过发展相对于本国较高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提高本国经济增长水平。这一经济发展路径的优点不言而喻,但缺陷也越来越明显:拉大国民的贫富差距,拉大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减少社会经济剩余,导致对弱势群体救济水平的降低等。

  民众对“赶超战略”的弊端实有切肤之痛。

房价、学费、医药费率先进入了世界前列,买不起房、上不起学、看不起病成为公众吞咽不下的苦果。在艰辛的生活面前,“赶超”越来越不能激起人们的兴趣与激情。所以,首先必须一点一滴改善民众的生活状况。

  “赶超情结”不可无,但赶超他人不如赶超今天:既然今天还有孩子发出“一天为何要吃三顿饭”的疑问,明天就要让这个辛酸的问题真正成为历史;既然今天还有寒门学子望校兴叹,明天就要斩除一切无理的入学门槛……最终,如果我们能够不断超越今天,那么未来同样可以超越他人。

  《市场报》 (2005年10月14日 第八版)

  作者:毛飞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