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抢中亚能源:赖斯难以完成的任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 02:57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美国国务卿赖斯从10月10日起出访吉尔吉斯斯坦、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等中亚4国。这是继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2001年12月访问乌兹别克斯坦及哈萨克斯坦之后,美国国务卿对那里进行的首次访问。

  观察家们敏锐地指出,赖斯此次在中亚展开外交攻势,主要目的是确保驻军,维护美国在中亚地区的石油利益。

  日本《产经新闻》10月9日就此发表评论认为,赖斯此行旨在加强美国在中亚的攻势。由于俄罗斯近期经济有所好转,它想以此为契机,挽回在中亚的劣势。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能源问题专家金良祥对记者指出,赖斯访问中亚的最大目的是希望在这场实力博弈中获胜。他还认为,事实上,在历史上中亚就一直是群雄逐鹿之地,在过去人们称之为“大博弈”(TheGreatGame)。

  “大博弈”一词出自十九世纪沙皇俄国和英帝国之间为争夺亚洲腹地控制权的殊死较量。这场极为惨烈的“大博弈”历时一个世纪,博弈双方使出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然而,在《新的大博弈:中亚的血与石油》一书作者卢茨·克莱弗曼看来,冷战之后大国在中亚的较量是一次“新大博弈”。

  克莱弗曼还一针见血地向人们指出,“‘新大博弈’的最终战利品,就是里海的石油和天然气,这使得里海比邻的中亚国家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如今,美国取代英国成为该地区的领导势力,其他新兴区域大国,如伊朗和印度,也开始进入此区,与俄罗斯并肩而立。”

  中亚石油:大国矛盾的催化剂

  根据美国能源部的估计:已探明的中亚石油(主要是里海)资源大约在100亿-320亿桶之间,蕴藏量最多可能有2330亿桶。如此“令人垂涎”的数字,无怪美国政府自克林顿时期便积极在此参与能源开发计划,以分散美国的石油供给来源,降低风险。

  在1998年担任石油龙头哈里伯顿公司(HalliburtonCompany)总裁的现任副总统切尼就曾说,“我想不出有哪个地方像中亚一样,突然崛起成为重要的战略区域。”2001年身为副总统的切尼还曾指点布什总统,中亚正快速成长为新的石油供应来源。

  然而,这一切却并没有给中亚人民立刻带来福祉,人们担心在石油利益的驱使下,多个大国将在该地区展开激烈的竞争,对生活在那里的人们造成不利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前副国务卿斯特罗布·塔尔博特曾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表了一次令人印象深刻的演讲,表示要“避免和阻止这种返祖、逆向的后果的出现”。他充满激情地说:“在思考和执行石油的地缘政治过程中,让我们确保,我们的思想是适合于21世纪,而非19世纪的。历史小说《大博弈》提到的,是一场既有赢家、也有输家的‘零和’游戏。我们想要带来的是相反的结果,我们希望在高加索和中亚地区的博弈中,每位参与者都是赢家。”

  然而,塔尔博特希望的情况在中亚并没有成为事实,与之相反,中亚的地缘政治角力却日趋激烈。人们不禁要问,这难道是中亚地区无法避免的历史宿命吗?

  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在《大棋局》一书中似乎给出了答案,他就此写道:“全球大多数在政治上果断、有魄力的国家都聚集在欧亚大陆,所有企图夺取全球霸权的妄想者都起源于欧亚大陆。继美国之后,全球最大的六个经济和军事强国都在欧亚,几乎所有公开或隐密的核大国都集中在那里。”

  事实上,现在全球几乎已经默认,石油已成为中亚政治和军事战略的中心主题。

  云南大学能源问题专家吴磊教授也对记者指出,“纵然时代风云变幻,可是有一点其实并没有变,就是国际争端的源头仍然是为了抢夺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眼下,石油正是导致中亚不断出现摩擦和矛盾的催化剂。”

  利益纠缠:各方都有小算盘

  实际上,中亚地区的政治局势相当复杂,尤其是随着苏联的解体,外界对石油丰富的里海地区展开了争夺战,首当其冲的便是美国。但是,美国的目的似乎并不单纯,美国在中亚以反恐为名行争夺石油之实,这一计划早已被许多中亚问题专家看破。

  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张琏瑰教授指出,美国更多的是关注地缘政治因素。“具体说就是,美国的政策以俄罗斯、中国作为地缘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支点。布什政府已经利用其在中亚可观的军事扩张,来确保美国对抗俄罗斯的冷战胜利,抑制伊朗,并围堵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

  云南大学的吴磊教授则认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关系事实上并不像美国想像的那样复杂,“其实,中国能源安全的关键在于能源来源多元化,不能仅仅依靠一个国家或地区。因此,能源多元化、多样化是中国必须同时走的一条路,从这种意义来说,中国重视与中亚国家的关系是无可厚非的”。

  至于俄罗斯在中亚的“小算盘”,复旦大学俄罗斯中亚研究中心主任赵华胜教授认为,俄试图重新恢复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因为俄一直认为中亚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中国与俄罗斯正谋求中亚各国对上海合作组织政策的支持,以消弱美国对这一地区的控制”。

  7月5日和6日,“上海合作组织”在哈萨克斯坦举行峰会,峰会向美军下达了“逐客令”:要求以美国为首的反恐联军交出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撤军的时间表。

  赵华胜教授认为,此举使美国感到在中亚的形势非常严峻。“所以,这次赖斯国务卿出访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这三个中亚国家,就是为了稳住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

  博弈游戏:还仅仅是个开始

  今年5月25日对美国来说是个喜悦的日子,由美国一手策划的巴库—第比利斯—杰汉伊输油管道(BTC)正式运营,里海优质轻原油从此可以绕开俄罗斯直接输入国际市场。另外杰伊汉港口还靠近美国在土耳其的因斯里克空军基地,该管道成为了美国的一个战略优势。

  据悉,美国国务院目前正在进行组织机构的调整,将成立一个新的部门,总揽前苏联五个中亚共和国与南亚事务,并由前国务院发言人鲍彻来担任领导,这也显示美国对这一地区的事务是多么重视。

  对此,云南大学的吴磊教授指出,美国在取得进展之际,还极力扶植该地区的另外一个大国———印度。“可以说,印度是新加入的一个博弈者”。

  实际上,作为世界第六大能源消费国,印度对能源的需求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因此,印度积极向中亚进军,首先便与中国展开了竞争。

  在中石油天然气集团收购加拿大“哈萨克石油”公司(PetroKazakhstan)的过程中,印度的石油天然气公司(ONGC)与米塔尔钢铁集团(MittalGroup)就是竞标者之一。最后中石油中标,结果却引起了印度的强烈不满,《印度时报》8月23日发文抱怨说“哈萨克石油公司违反了规则。”

  吴磊教授指出,在与中国的“竞争”中,印度暂时处于下风,“也就是说,中国目前在中亚取得了一些进展,主要是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实际上,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已于2003年宣布共同营建从哈萨克斯坦到中国新疆的石油通道,全长3088公里,预计总造价为30亿美元。另外,一条从哈萨克斯坦西北部的阿塔苏至中国新疆阿拉山口,全长246公里的输油管即将在今年12月竣工。这样就意味着,去年动工的塔里木盆地—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有可能延伸至哈萨克、土库曼、伊朗甚至到里海。

  今年7月在哈萨克斯坦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刚刚结束之后,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就立刻出访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这4个中亚国家。能源和各种原材料的供应,是吴仪这次中亚之行的主要任务。尤其是在吴仪访问乌兹别克斯坦期间,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同乌兹别克斯坦签署了一项重要投资协议。中国计划在5年内投资1亿多美元来勘探和开发乌兹别克斯坦的石油资源。

  但是,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的金良祥也指出,“在中亚能源的博弈中,印度并不是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而是美国”。金认为,中美之间的博弈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目前才刚刚开始。

  掌控棋盘:美国难以让人托付

  美国著名能源问题专家凯里·沃森在9月28日的《华盛顿邮报》上撰文指出,“在中亚的政治棋盘上,美国很显然想大获全胜,做一个‘操盘手’,它不但有此雄心,也有强大的实力”。他认为,目前华盛顿的政策正围绕一系列的“民主”政权而展开,希望它们能够与美国合作,进而达到对这一地区的逐步控制。

  然而,张琏瑰教授则认为,美国寄希望于“颜色革命”是一招“险棋”。他认为,美国丢弃旧盟友,致使美国在中亚威望骤然下降。比如,乌兹别克斯坦在“颜色革命”失败后,着力加强与俄罗斯之间的传统友好关系,该国总统卡里莫夫10月7日还对普京表示,两国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已经相当成熟,应该更进一步组成“同盟”。

  对此,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金伯利·马丁也分析指出,“中亚各国更倾向于与俄罗斯、中国合作,认为,美国不可能成为该地区的主要角色,这些国家的执政者非常关心稳定问题,他们感到,依赖美国将受到侵害。”

  吴磊教授也指出,“中亚国家对‘颜色革命’持怀疑态度,他们觉得如果依靠美国,可能最后会被美国吃掉。因此,它们与美国的关系不会走得太近。所以,美国掌控棋盘的构想,注定是无法完成的使命”。

  《国际金融报》 (2005年10月14日 第十五版)

  作者:本报记者葛传红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