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以自主创新谋长远发展主动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 02:52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涉及到政府、企业、研究院所、大学等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当前而言,关键是要解决对自主创新的认识和信心问题

  目前,相当多的人看不起我国的自主开发能力,对中国能否掌握核心技术缺乏自信,把国家科技发展的希望寄托在技术引进上。抱有这种思想是无法进行自主创新的。因此,必须尽快在社会上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的舆论和制度环境

  刚刚闭幕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这使我想起前不久媒体围绕要不要自主品牌而产生的争论。五中全会把自主创新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进行部署实施,可以看作是国家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仅如此,它还意味着以往仅仅局囿于科技层面的自主创新已经纵深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从一般性口号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为什么要进行自主创新呢?无需讲大道理,眼下发生的两件事,就是最好的说明。一件是诺贝尔科学奖在最近揭晓,中国科学家再次缺席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奖项,而且是100余年与诺奖无缘;另一件是神六飞船10月12日飞天,茫茫宇宙里再次响起中国的声音。两个事例一正一反,正好见证了自主创新的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科技水平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虽然同过去相比有了提高,但另一方面,在总体上我们还处于落后的地步,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符。有关数据显示,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世界49个主要国家中位居第28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表现在: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对外技术依存度达50%;发明专利数量少,原创能力严重不足;科研质量不高;尖子人才匮乏,缺乏世界一流的科学大师和世界级领军人物;科技投入不足,近10年累计投入研发经费550亿美元,仅为美国同期的1/36;等等。

  可以说,正由于缺乏核心技术,缺少自主

知识产权,尽管我们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我国仍主要靠廉价劳动力、资源消耗、土地占用和优惠政策赢得竞争优势,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仍处于低端位置。

  其实,早在“九五”(1996-2000年)计划中,中央就明确提出要使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但总体来看至今仍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技术上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目前,我国主要行业的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基本依赖进口。这种状况如不改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将会严重掣肘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在“

十一五”规划中,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中国建立新的发展模式的核心内容之一,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最重要的就是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产业结构的层次,发展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尤其要努力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强势产业。

  为此,2004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自主创新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的重要论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中,胡锦涛总书记再次提出“要坚持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今年7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又强调,把自主创新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着力点。而此次十六届五中全会,自主创新更是成了关键词之一,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央领导和高层的推动为自主创新开启了一个好头,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涉及到政府、企业、研究院所、大学等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

  当前而言,关键是要解决对自主创新的认识和信心问题。目前,相当多的人看不起我国的自主开发能力,对中国能否掌握核心技术缺乏自信,把国家科技发展的希望寄托在技术引进上。抱有这种思想是无法进行自主创新的。因此,必须尽快在社会上形成一个有利于创新的舆论和制度环境。与此同时,改革现行的科技体制,改进引资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行有利于技术创新的财税金融等政策,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促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总之,将自主创新镶嵌于未来战略棋局的重要位置,对中国来说,实为时势使然。中国要抓住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彻底改变在国际竞争中的被动局面和被动地位,谋求经济长远发展的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支撑点就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上。而惟有科技、教育、投资等各项政策联动,形成共识,自主创新才能真正完成由“一般性口号”脱胎换骨为“国家战略”的历史使命。

  《国际金融报》 (2005年10月14日 第五版)

  作者:邓聿文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