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电子工业增长模式转变刻不容缓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 11:15 南方都市报 | |||||||||
经济时评 继7月份以统计数据警示上半年我国电子工业利润率仅有3%之后,国资委近期再次指出了电子工业的利润危机——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8月电子业国有重点企业利润同比下降75.8%,尤其是47户电子行业国有重点企业8月份竟亏损2.8亿元,降幅比1-7月扩大了9.3个百分点。
统计显示,电子行业国有重点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和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继续大幅增长,前8个月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了22.3%。在保持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出现利润大幅度下滑问题,这尤其令人忧虑,也说明了单纯的增长拖动已经无法支撑我国电子工业的健康发展。增量不增收反而减收,这种状况实质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有一些客观原因可以部分解释利润下滑问题,一个就是今年能源价格全球上涨,另外全球电子产业原材料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上升,这导致了我国电子业成本增长过快。统计数字显示,企业主营业务的成本增长高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前者为13.2%,后者为12.6%。但是,更应该反思的是,我国电子工业的增长模式已经出现了问题。 这些年全球电子制造业向中国内地的转移是不争的事实,但另外一方面的事实是,全球电子业把低附加值的产业环节都尽可能转移到中国这样的“世界工厂”,而发达国家则保留了诸如研发、新材料、知识产权、品牌营销等高附加值的产业元素。这样,尽管短期内中国电子制造业会出现迅猛增长,但是这种增长是有限的,制造环节尤其容易受到能源和原材料供应波动的影响。所以说,我国电子工业在全球电子业产业格局中的整体发展模式还是比较低级的。 因此,宏观工业政策应该引导我国的电子工业转变增长模式,从初级的制造工厂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发展,比如通过3G政策鼓励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的商用,鼓励开发新的电子工业原材料和新技术,支持本国企业并购国际知名电子品牌等等。 本报经济评论员 熊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