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双令”紧逼 科尔沁牛奶退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 08:45 沈阳今报

  今报讯 (记者李艳娇)在“禁鲜令”和“复原乳”的有关规定实施前夕,科尔沁倒下了。

  十一期间,几大超市的科尔沁牛奶陆续断货。昨天,大福源等几家超市等到了科尔沁方面的口头答复:“科尔沁黄了,沈阳市场不做了。”

  率先撤出沈阳市场

  昨天,记者辗转联系到原科尔沁沈阳分公司的重点客户经理王女士。她告诉记者,两天前她已经正式离开科尔沁。据她介绍,科尔沁进入沈阳几年来,销售情况还不错,在沈阳乳品市场能处于中上游水平。十一之前她收到总部通知,公司不做了,陆续清理渠道的账款和库存,公司并未给出具体的解释。

  对于公司的决定,她也感觉非常突然:“最先撤出的是沈阳市场,省内其他地区的市场还在做,至于何时退出可能要看库存消化情况。”

  记者同时从科尔沁通化总公司了解到,市场已经进入扫尾阶段,不日将彻底退出市场。

  双令加速退市脚步

  谈到具体退市原因,科尔沁方面表示回避。有业内人士透露说,此前科尔沁曾经找到国内一家知名乳品企业谈转让事宜,但是没有进一步消息。当时科尔沁的经营和管理已经跟不上发展的步伐,但还没有到退市的程度。

  此次科尔沁退出乳品市场,即将出台的“禁鲜令”和“复原乳”无疑扮演了催化剂的作用。如果说“禁鲜令”是肃清运动,打击了采用不公平竞争手段的企业,那么“复原乳”则是洗牌运动,奶源战、价格战接踵而来,接下来将有更多的二线企业倒下。

  乳品企业走入两极

  对于科尔沁的退败,行业内惋惜多于惊讶。

  一知名乳企的大区经理认为,国内乳品竞争已经加速,奶源、市场、渠道都是胜败的关键。去年开始,在通辽科尔沁生产基地,蒙牛投产,奶源争夺越发激烈。

  该人士表示,未来乳品企业要么做全国品牌,跨区域打全国市场,像光明、伊利、蒙牛等行业寡头;要么是区域市场针对性经营,如木兰花等地域品牌。尤其是液态奶新政实施后,鲜奶供应跟不上的乳企,一旦使用复原乳,其原有的生鲜乳市场份额必然要失掉,可能还得用复原乳打江山,企业的压力将越来越大,不知道接下来倒下的,会是哪一家乳企。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