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22种药品前日起降价四成 医院先行药店滞后(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 11:26 南方都市报
22种药品前日起降价四成医院先行药店滞后(图)
  此次发改委药品降价涉及400多个剂型规格的22种药品,平均降幅40%左右,主要涉及抗生素类药品。中青在线供图

  药品降价利益相关四方

  国内药企:“形势已经相当严峻。”

  跨国药企:“原研制药品降价幅度偏大。”

  医院:“按规定以新价格收费。”

  药店:“及时调价要靠自觉。”

  国家发改委9月28日宣布,涉及400多个剂型规格的22种药品零售价格将下调,平均降幅40%左右,最大降幅达63%,主要涉及抗生素类药品。按其现在的销售量测算,降价金额约40亿元。此次药品降价令于10月10日正式
施行。

  记者昨日走访广州部分医院、药店,发现医院基本已降价到位,而药店降价的步伐还相对缓慢。不少药店表示,国家政策从出台到执行,尚需时日。而涉及此轮药品降价的抗生素生产企业将面临新一轮考验,其中国内抗生素企业受冲击最大。

  [国内抗生素企业] 面临大考

  几个月前,24家医药行业协会联名上书发改委,抗争要将22种药品价格普降60%的传闻,此后又传出发改委与部分企业闭门会谈,降价或在20%,直至上月底降价大刀果断落下,平均降幅40%终变事实。对于抗生素生产厂家来说,虽然避免了大幅降价60%的“厄运”,但40%的降幅对他们来说,无疑也是一种巨大的生死考验。

  “形势已相当严峻。”上药集团抗生素事业部吕建强称。浙江康恩贝集团日前也发布了由于受降价政策而影响的亏损提示公告。光大证券医药股分析师袁璐表示,药品降价会使整个医药行业盈利预期下降。以抗生素为主的药品降价效应将在整个产业链上传递。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在过去25年里,医药工业年利润率平均高出全国工业4.4%,但2004年医药工业利润率比全国工业利润率低了26.24%,医药商业利润率不到0.6%。骨干药企如华北制药、石药集团、哈药集团、上海医药、鲁抗医药、新华制药、双鹤药业等纷纷陷入困境。中国医药企业家协会执行会长于明德表示,此次降价后,一批企业可能倒闭,不少企业也可能出现限产自保的情况。

  [跨国药企] 或有药品撤市

  据了解,此次发改委还列出了一批单独定价及原研制药品的临时最高零售价格,其中专利药品平均降幅10%,专利过期药品平均降幅25%。这批药品多为跨国公司生产,其中涉及到辉瑞、葛兰素史克、日本第一制药、美国先灵葆雅、礼来、罗氏等,此前曾被国内企业指责享受了“超国民待遇”,定价过高。

  对于降价的态度,各跨国公司显得相当谨慎,三缄其口,纷纷建议由研制开发制药企业协会回应。该协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他们认为此次降价对原研制药品降价幅度还是偏大了一些。“我们相信,政府部门将会以中国大众健康和患者的长期利益为出发点,很好地考虑如何制定政策,鼓励新药研究开发”。

  降价会否对原研药的销售造成影响?会不会有类似以往百服宁撤市的现象发生?该负责人称,目前有些会员公司正在对有关数字进行测算,协会暂无资料。但协会认为,如果一个药品降价后,不但不能为公司带来利益,反而亏本,就不排除这个药品撤市的可能。

  [医院] 抗生素用量将减少

  抗生素类药品主要用在医院,记者昨日采访了省医、中山一院、暨大一附院等医院,均称已按新价格收费。

  广东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曾国洪告诉记者,9日晚该医院药房已经加班加点将新价格输入电脑收费系统,自10日零时起正式按新价格收费。据了解,目前抗生素占省医药品总采购量的25%,但“根据国家政策加上医院内部规定,预计今后抗生素的用量肯定会减少,但不会大幅减少,毕竟还是常用药”。

  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负责人也表示,10日一早已经开始按新价格执行。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也于新规实施当日将新价格公示。

  [药店] 调价监管机制缺失

  记者走访部分药店发现,在药店销售的抗生素新价格仍未完全执行到位。部分知名大药店在前日、昨日两天内已经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获悉降价信息并执行到位,而一些中小药房则显然还对降价反应迟钝。

  记者昨日在五羊新城健民药店看到,对于降价药品店员用红色特大标签放在显眼位置,店员称,接到上级统一通知,该降的都按新价格调整了。而附近的另一家知名连锁药店在回答记者询问时则显得模棱两可,只称已经降价,但记者要求出示新价格牌时,该店员则表示还在整理。在一些较小的药店,还有部分店员称未听说有药品要降价。

  为何在药店销售的药品调价会相对滞后?金康大药房总经理郑浩涛告诉记者,这是由于没有相关的上传下达的监管机制。以前曾有让省、市各大医药批发企业通知药店的规定,2年前废止了;省物价局出的物价公告册子1个月1次,时效更为滞后。由于没有一个固定的部门或单位来向零售终端下发调价的通知,因此药房都是靠自己平时上网查询;及时调价也靠自觉,直至被物价部门查处或被投诉,一些中小药房推迟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没落实降

  价政策也就不足为奇了。本报记者 李亦菲 实习生 钟可芬

  记者观察

  降价配套措施应更完善

  众所周知,以往常常会出现一种药品降价幅度太大,企业嫌其利润过低故而转换新剂型或转而向新品种开发的现象,也有医院转而采购其他药品的行为,这也是国家降价多次但老百姓仍喊药费贵的原因。

  发改委此次为使群众真正得到这次降价的好处,防止降价药品被不合理替代,同时减轻生产企业负担,确保降价药品正常生产和供应,首次会同卫生部等部门同时出台了相关配套措施。一是将医院销售22种降价药品的实际加成率严格限制在15%以内;二是暂停22种药品的集中招标采购;三是加强对医院合理用药的监管,要求各级各类医院销售降价药品数量不能因降价而发生明显变化。

  对此,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拍手叫好。然而也有业内人士指出,药品降价的配套措施应该更完善,比如针对药店的降价令由谁传达由谁监管;另外,三个配套措施只限制了医院,而对企业是否会“移情别恋”则没有约束等。 李亦菲责任编辑:张克然姚虹(来源: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