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共富”有助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 02:27 每日经济新闻

  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昨日在北京闭幕。全会研究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许多观察家认为,在追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的政策取向将关注增长的均衡、机会的均等和社会的公平,避免出现更大的贫富差距。

  这意味着,在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思路中占据了20多年的一个重要命题“先富论”,将上升到高级阶段“共同富裕”。

  共富是历史必然和现实选择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欠发达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袁钢明昨日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国家早已经注意到共同富裕的问题。

  “提出西部大开发,就是为了共同富裕这个大目标。”他说,问题在于,西部虽然也开始发展,但东部沿海地区发展得更快,因此差距越拉越大,并且出现了新的差距,从原来的东西部地区差距、城乡之间差距,又发展出了发达地区内部差距、行业差距、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因此,这已经不再是一个局部问题,而成为一个全局性问题。

  袁钢明认为,先富地区之所以未能切实拉动后进地区发展的关键原因在于,先富地区在富裕之后也要发展,而这个更高阶段的发展需要的资源更多,因此无法腾出手来帮助后进地区。

  中国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行政管理研究室副主任贠杰认为,从先富论走向共富论,这不仅是历史的必然,也是现实的选择。他说,一方面,从社会制度上讲,必须夯实基础以利于下一阶段发展;另一方面,现实累积的社会问题也导致我们必须对原来的发展模式进行反思。

  共富有助于中国经济持续平稳发展

  贠杰认为,先富论强调的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下特殊的发展任务;而现在所说的共富论,也并不是不要效率了,更不是均富论,只是更重视公平因素。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也指出,“共同富裕”不是让已先富起来的部分地区和人群停滞发展或倒退,其核心在于使十几亿人能够共同分享发展成果,这是中国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保障。

  贠杰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共富论还具有现实的经济拉动作用。他说,发达国家的GDP数据虽高,但主要是由消费构成的,而我国的GDP主要是依靠投资、尤其是政府投资。而政府投资虽然在熨平经济的波动上很有效果,但无法长久拉动经济。

  长期来看,一定要看内部需求,而中国目前的种种差距都制约了消费的持续扩大。贠杰表示:“经济学上有一个边际效应,即富人的一块钱和穷人的一块钱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而中国目前的贫富差距导致了广大人群没有购买能力,需求得不到释放。中国的人口优势无法体现。”

  袁钢明对此也表示认同。他说,目前,先富起来的地区也遇到了“天花板”障碍,在这种情况下展开到更大的空间,显然也有助于发达地区突破瓶颈。

  共富是场持久战

  贠杰认为,为保证共同富裕,管理上、主要是考核干部的指标上,必须进行很大改变,“唯GDP”的考核体系必须被彻底转变,要发展到更多元化的考核数据,例如在卫生、社保等等方面的成绩。其具体内容应该在“十一五”规划里体现出来。

  发改委报告称“十一五”首年存四重经济压力

  发改委昨在《中国证券报》上发表《2005年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2006年展望》称,作为“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06年宏观经济虽总体向好,但面临较多不确定因素,预计GDP增长为8.5%。报告认为,2006年经济增长面临四大压力。首先,入世效应减退,出口增长明年开始可能明显回落。中国4年来连续保持了出口增长20%以上的高速度,但明年可能将回落到15%左右。这对高度依赖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的中国经济影响巨大。其次,房地产投资能否软着陆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另外,“宽货币、紧信贷”带来的通缩压力,投资减缓、出口下降带来的就业压力,将成为另外两个影响明年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冯桔(报告全文见nbd.com.cn)

  作者:蔡卫国 每日经济新闻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