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中国经济大讲堂 > 正文
 

经济大讲堂之成思危:自主创新与中国现代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 17:30 新浪财经

    从2005年10月8日起连续5天推出的中国经济大讲堂特别节目,每天晚间黄金时段9点30分起由《经济半小时》、《中国财经报道》栏目联合播出1个小时。以下为《中国经济大讲堂之成思危--自主创新与中国现代化》节目脚本。

  主编:赵悦 编导:于浩

  老张老李一人出一百块钱买了一块大蛋糕,老张说我切这块蛋糕咱俩平分

  他今天用故事讲制度。

  “男同志打领带,我们中国的领带之乡是浙江的嵊州,这一条领带如果从它的原料成本来看就5元钱。”

  他今天用故事讲品牌。

  从1912年到今天,经济学上的创新理论将近百年。

  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今天,让我们来一起听听

  他的观察,他的分析,

  中国经济大讲堂,本期主讲嘉宾

  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成思危

  畅谈自主创新和中国现代化,

  打开关于中国经济创新的问号。

  主持人:

  电视机前的观众大家好,欢迎各位收看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特别节目《中国经济大讲堂》,在请出我们今天的嘉宾之前呢,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一下我们现场的观众朋友,这个问题和DVD机有关,这是一个越来越普及的家用电器,现在也越来越便宜,在国际市场上每一台产自中国的DVD最低29美元就可以买到,可是因为我们生产过程中缺乏核心技术,每生产一台DVD机我们要向有关部门缴纳专利费,我想问一下我们每生产一台DVD机缴纳的专利费是多少,也可以猜。 观众:我不知道,大概会少一点,15美元。 主持人:还有没有其它的答案。 观众:我觉得是80%以上。 主持人:80%以上,是什么概念。来把这个数字说出来。 观众:25美元左右。 主持人:25美元,好,刚才我们在现场听到几个不同的答案,据我看到,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据我看到的资料告诉我们,每生产一台DVD机我们要缴纳的专利费是20美元,我们出口一台DVD机我们的纯利润是1.5美元,这当中因为核心技术的缺乏我们的利润差是如此的险峻,其实在很多的领域我们用无“心”之痛形容我们在很多领域的,我们如何提升我们的竞争力,来提升中国经济的竞争力,这么多问号我们邀请我们的嘉宾和我们一一打开,现在用掌声请出我们今天的嘉宾,全国人大委员长,成思危先生有情。

  成思危先生,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

  1 9 3 5 年6月生,湖南湘乡人。

  1 9 5 1 年1 2月参加工作,1983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 9 9 4 年至9 6 年任化工部副部长, 1 9 9 6 年任民建中央主席。 1998年3月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成思危先生不一遗余力地推动中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他的《关于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在1998年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被列为一号提案。在他的倡导下风险投资在中国才真正开始引起政府和国人的重视。

  主持人:

  成先生您好,谢谢您来到我们中国经济大讲堂,我知道您今天准备的演讲主题就和创新有关,是自主创新和现代化的关系,这和我们听到您很多的演讲不一样,为什么今天选择这样一个主题做演讲。 成思危:

  这原因是第一我讲经济讲太多了,没有太多创新了,所以我大家可能都听过我的观点,所以我今天换一个主题。 主持人:

  成先生从自己做起开始创新,我们为他的创新鼓鼓掌。 成思危:

  第二是我觉得创新非常重要,但是我们现在对创新很多理解我觉得还有一些不够完整或者说欠缺的地方,所以也愿意利用这个机会谈一谈我对创新的理解,那么第三是因为我多年来我是搞研究工作,然后搞科技管理工作,那么近年来在积极地推动风险投资事业,那么这跟创新都很有密切关系,所以我想利用这个机会,来宣传推动创新的重要性,所以我选择了这么一个我平常不大谈的题目,我跟大家探讨,希望跟大家交流,如果我的观点有什么偏颇之处,也希望大家指正。 主持人:

  成思危先生曾经告诉我他一个月大概有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第一线做调研工作,所以我相信今天这个题目当中包括了他很多调研成果也包括了他很多思考,让我们用掌声一起揭开今天的演讲。

  你知道是谁最早提出创新的理论吗?

  今天中国的创新是什么?

  “大家知道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成思危将为您打开这些问号。

  成思危:

  大家知道创新的基本定义是指引入或者产生某种新事物而造成变化,那么创新理论最早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雄彼德1912年经济发展理论这本书里提出来的,他当时提出来的定义是说,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组合,包括开发一种新的产品,从用一种新的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或者控制原料或者半成品一种新的来源,以及实行一种新的组织形式,他当时提出就这五个新,都属于创新,那当然他从1912年到现在已经快一百年了,创新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发展,但是从最初的概念,演变到今天我们认为创新本身还是指的是引入或者产生某种新事物,并且造成变化,所以创新和发明是不一样的,创新不一定都是发明,当然发明肯定它里头有创新,所以这一点我想大家应该可以理解。大家知道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本身来说,它不仅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保证,企业如果没有创新它就没有办法生存和发展,所以我常跟一些企业家说过,你企业家的成绩只是过去,永远你是面临,每天都要面临新的挑战,你不断地要创新,所以企业家考虑的不是今天干什么,而是要考虑明天干什么,因为今天干什么日常工作都有人做,重要的是考虑明天干什么,同时创新也是一个国家,特别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这个就是一个简短的前言。 下面我谈谈三种类型的创新,创新可以说大体有三种主要类型,就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是指把一种新产品,新工艺,或者新的服务引入市场,实现它商业价值的这个过程。

  管理创新是指把一种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或者新的组织形式引入企业,或者国家的管理中,并取得相应的效果的过程。

  而制度创新呢,则是指将一种新关系新体制或者新机制引入人类的社会和经济活动中,并且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过程,关于这些在我主编和我作为主要作者的一本书就是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企业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对策这本书里,我们这些观点有比较详细的阐述。

  那么首先讲技术创新,刚才说了技术创新是指把一种新产品,新工艺或者新服务引入市场,来实现它商业价值的过程,那么这种创新呢,大体可以说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属于跟随创新,就是说别人有一个创新了,那么你呢,在它的基础上或者在它的外围,再去发展新的东西,你比如CDMA手机,这个韩国CDMA手机是从美国引进的,它的核心技术还是美国的,但是呢,韩国近年来它对CDMA手机的一些外围技术它做了很多的创新,所以它也掌握了很多这个方面的这个专利,所以这样的话,它就是等于是在别人的基础上,跟随着在外围发现了很多创新,那么这种创新呢它本身也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尽管它现在核心技术还是要交给美国专利费,但是它外围的专利技术已经使得它CDMA手机已经树立了比较良好的基础了。所以像韩国只有CDMA,到韩国GMS手机去没用,它只有CDMA。 第二种类型创新叫集成创新,所谓集成创新就是把现有技术的组合,组合起来而创造一种新的产品,新的东西,这个里头最典型的就是复印机,复印机在它创新出来之前它的所有的技术都是成熟的,但是要把它组合起来变成复印机,这个技术它是这个创新出来的,所以这个是集成创新。

  当然还有一种是原始创新,原始创新是从一种发明开始,那么我们说企业要具备自己的研究开发能力,所以现在来看呢,在国外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根据行业的不同,一般是从3%到10%多,特别是高科技的行业,像IT,像生物技术,制药,等等这些行业,它的研究开发费用都是要占到它销售额的10%左右,那么有企业的研究开发队伍也是非常强的,那么所以这些企业要保持这样一个能力才能不断创新,因为如果企业不能创新,它就在市场的竞争中就很难立足。那么另外一个方面企业对市场的需求要有敏感性,这主要表现在要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改进老产品,或者开发新产品,我刚才说了,你比如美国杜邦公司开发的尼龙,尼龙大家知道在投入市场初期的时候,只是用来制造降落伞和尼龙丝袜,到1945年就把尼龙扩大用途,就用于纺织用的精纱,1948年扩大到轮胎,作为轮胎的帘子布,1955年把尼龙的用途扩大到用来做膨胀纱,1959年把尼龙用来作为地毯纱,大家知道产品是有生命周期的,当它一个用途的产品需求饱和以后,他开发出一个新用途,于是又打开了它的新的周期,这样不断地开发新用途,就使得尼龙应用的面越来越广,产品的生命周期就延长了,使它不断能保持盈利。 那么所以我们说企业对市场需求的敏感性,也是创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来源,那么通过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可以使企业形成自己的知识产权,生产他人难以模仿的产品,这样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有利于企业走上技术创新为核心的这种集约式的发展道路,这是第一种创新。

  你是否遇到过市场逼迫你创新的压力?

  从重视经验到重视管理科学,从重视管理科学到重视企业文化,

  来听听,成思危先生的企业创新三部曲,

  分析创新,解读创新

  中国经济大讲堂,解答这些问题

  成思危:

  第二种创新呢,第二种类型的创新是指管理创新,所以现在我们对创新的理解很多人就只理解成为技术创新,这个是不对的,创新是包括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三个方面,所以第二种类型是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指把一种新思想,新方法,新手段或者新的组织形式,引入企业,当然也可以包括政府的管理之中,并取得相应的效果的过程。那么我们这个从管理的发展过程来看呢,大体上这个有三种,有三个阶段,或者说以三种管理方式为主的这样的一个发展的过程,就是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和文化管理,大家知道管理最初的时候是靠人的经验,靠管理者的经验去进行管理的,那所以这个呢就是以经验为主的阶段,这个在十九世纪前差不多都属于这种,那么十九世纪末叶到二十世纪初叶,科学管理开始兴起,那么第一种趋势,就是说你这个科学管理分工分得这么细产生一个问题,就是每个工人他每天就简单的操作,简单的操作他就没有创新的积极性,因为我每天反正就拧这几个螺丝钉,我关心什么全局呀,关心什么创新呢,第二是由于你分工分得这么细,必然你的组织层次就是多层次的要有很多级,那么大家知道,每多一级这个信息的传递就容易多一个失真的机会。讲一个笑话,比如小李看见老张上医院,他可能跟小王说,老张上医院看病去,小王呢跟小陈说,哎呀,老张上医院看病,看来病得可能不轻啊,等小陈跟大李说,哎呀,老张病得挺重的,没准是癌症,等大李跟王科长说,你知道吗,老张得癌症了,这王科长再向领导一报告,老张得了癌症,咱们得赶快采取措施啊,结果最后这个领导一问老张你上医院了,是,你干吗去了,我给爱人拿药去了,根本没有生病,由于层次太多造成信息传递的失真。就容易造成指挥上的失灵。 第三,由于你这么多分工,你必然有很多的部门,大家知道阻力最容易发生在部门之间,因为这个部门认为我非常重要的事 那个部门认为不着急,因为不是对我非常重要,所以这样组织的效率就差了,你比如说客户打电话给一个部门,说我家的电话坏了,你是不是修理修理,这个部门可能记录下来了,但是打电话给维修班的时候,(维修班说)着什么急?今天下班了,明天再说吧,因为他也不着急,所以这样就容易造成工作效率的低下,这种情况底下,从八十年代开始,美国有两个教授海默、查比就提出了要重组业务流程,把业务流程重组,要改变那种分工细的情况,要让每一个人都有一定独立自主的管理的层次,那么他就可以发挥它的积极性,这样同时使组织变成扁平的,这样提高组织的效率,减少信息失真,减部门间的扯皮和摩擦,所以,不信你们可以看,哪个机构部门机构越多,它扯皮的事越多,道理就在这里,所以这就是组织上管理上的创新。 管理上的另一个创新就是文化管理的兴起,就是我说的第三阶段,八十年代以后,由于这样企业随着信息化的发展,随着企业业务流程的改组,同时也就提出一个问题,用什么办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这个是说不是靠科学的监督的办法,而是要靠文化的手段,所以就开始注意到把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手段,那么企业文化它外在的表现就是音像,楷模,仪式等等,你比如说你们校庆出本画册,拍个录像片,这个就是音像资料,让大家以你们学校为自豪,楷模就是我们先进工作者了,等等,表扬,还有仪式,你比如说建校多少周年搞个纪念活动等等,但是这些都是外在的,内在的实质是企业共同的价值观,这个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企业有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大家才能够把职工凝聚起来,来努力实现管理的目标,所以呢,文化管理外在的形式是需要的,外在的形式都是为了增强内在的价值观,对吧,比如说清华的吧,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这些都是一种价值观,因为有这种价值观,通过你们校庆通过你们出画册 通过表扬先进优秀学生逐渐树立这种价值观,所以这也就是管理创新的两个很重要的发展趋势,

  我曾经到乐凯胶片厂去,我跟他们的人员就说,我说像你们这种胶片厂更得树立质量意识,为什么?你的胶卷比别人便宜,人家买你胶卷结果去旅游,一照像,回来一晒出来,青面,脸是青的,他的损失就不是这个胶卷的钱,你说我再赔一个胶卷,没用,他旅游花那么多钱,那么多经历怎么办,所以你们要知道,出这么一件事就可能把你整个牌子给你砸了,所以这些就是我们文化管理的重要性。这是管理创新。

  分蛋糕的故事之中,蕴含制度的奥秘

  老张老李一人出一百块钱买了一块大蛋糕,老张说我切这块蛋糕咱俩平分

  如何理解制度创新的重要性

  “它是决定企业能否作为一个组织生存并且发展的重要要求,”

  中国经济大讲堂,打开问号。

  成思危:

  我是搞系统工程的,所以我对制度有我的理解,我认为制度创新就包括将一种新关系,新体制,或者新机制,引入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中,并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过程,制度可以就把它解释成为一种体制和一种机制,体制是指的机构,机制是指的程序和过程,那么制度创新,往往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跟你们讲一个笑话,也不是笑话的笑话,老张老李一人出一百块钱买了一块大蛋糕,老张说我切这块蛋糕咱俩平分,老李担心他切得不公平,于是请了三个朋友来出主意 怎么切得公平,第一个是搞政治思想工作的,他说老张你不能以权谋私,你要提高你的政治觉悟,要做到尽量公平。第二个是搞技术的,他说老李,你得好好测量一下这块蛋糕的面积,还有它的这个质量均匀度,有的地方可能厚,有的地方可能有薄,测量好了,然后选择一个最佳的,通过计算,选择一个最佳的切入面,切下去,尽量切得准,第三个是搞制度经济学家,他说甭那么费事,我跟你说,老张,你负责切,但是老李先挑,这就解决问题了,因为他切得不公平,他吃亏,对不对,他切下来一块大,一块小,老李就大的挑走了,他小的不吃亏吗?所以从制度上做这么一个规定,就解决了前面那两个人要费很大劲才能解决的问题, 我再举一个例子,比如我们现在主张上市公司设独立董事这是非常重要的,最近我们在讨论公司法的时候有人就说独立董事和监事会是重复,增加了监督的成本,我说这概念不对,因为独立董事和监视会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一般监事会的监事不是大股东的人就是职工代表,而独立董事设立的目标我们是为了保护中小公众投资者的利益,所以这两个作用是不一样的,因为这个监事会是监督经营管理(者)董事和经营者的,但是某些时候 他们的利益一致的话就会牺牲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所以必须要有独立董事来保障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所以设独立董事和监事会它并不是重复,而是它的功能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不是老讲要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吗?如果没有独立董事这个制度是不行的,但是为什么我们国家设立了独立董事制度 还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屡屡受到侵犯呢?这就说明我们只是照把国外的体制搬过来了,没有解决它的机制问题,这个机制问题包括很多, 现在我们经常有这种情况一个上市公司出事了,他独立董事马上辞职,这个不行,出事你独立董事是有责任,你不能说辞就辞,那不行 对不对 你得把责任弄清楚,我们还有的才有意思,开始说辞职,后来说这个董事长给抓起来了,又换董事长了,我又不辞了,这个都不行,所以我们说,你看这个独立董事光有体制是不行的,你要解决这个机制问题,才能把这个问题搞好,有人就因为独立董事不起作用 所以认为不应该设,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们的问题是要完善它的机制,使得独立董事真正能起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作用,所以这些都属于制度创新的问题。

  知识经济初露端倪

  “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与知识有关的知识服务费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打造核心技术,中国争做“头脑”国家

  一类是头脑国家,产出知识输出知识,一类是躯干国家,是接受知识,输入知识的,所以我们伟大的中国要做知识过程。 稍候请看,中国经济大讲堂

  为您打开问号

  成思危:

  第三我想讲一下创新能力是国家和企业的核心能力,那么这里头我想讲几个问题,第一个就是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知识社会即将来临,知识产权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与知识有关的成本比如专利费、技术使用费、技术服务费等所占的比重越占越高,目前一般的商品里,专利费等等都要占到20%,到40%,个别高技术产品的软化价格,专利费甚至超过了硬件,刚刚你们讲了DVD也是一个例子,特别是微电子技术,材料费用很便宜,但是它精密加工技术的价格却是非常高的,出口知识可以比出口货物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并且获得更多的收入,所以由于知识重复使用的边际成本很低,所以出口产品中技术含量越高 它的实际利润就越大,男同志打领带,我们中国的领带之乡是浙江的嵊州,这一条领带如果从它的原料成本来看就5元钱,原料成本、劳动力都加在一块,也就5元钱。 但是从嵊州加上我们国内的商标,到了杭州就得50元 到北京就得100元,我们嵊州专门看过,贴国产品牌的领带最高的是288元,而贴国外一般品牌的就(每条)588元,688元,贴名牌品牌的,888元到1288元,内在质量有这么大差别吗?没有。品牌为它树立了顾客的信任度,所以顾客宁愿花那么多钱去买它。所以我们说,培养一个品牌它的价值会带来很丰厚的回报,当然专利和专有技术也是这样,所以这些东西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有人说在知识社会里将来可能是两类国家,一类是头脑国家,产生知识输出知识,一类是躯干国家,是接受知识,应用知识的,我想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对不能只有躯干没有头脑,所以我们必须要有自主创新要做既有头脑又有躯干的国家 。 我们现在工业化发展到中期阶段,我们现在要认真地看我们靠什么,一个是靠我们廉价的劳动力,我们如果工人每小时工资是50每分,美国是16美元,墨西哥是4美元,所以外国公司愿意到中国来制造,因为它成本降低很多,当然我也说了,一个我们工人的工人还是会不断提高的,随着我们国家的发展,另外一个由于我们国内的的物价比较便宜,所以不等于我们工人的生活水平只有美国三十二分之一 但不管怎么说,你工资比他便宜 ,外国人投资不是慈善事业,他是要赚钱才来的,第二个就是靠你大量地制造产品,所以你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我们现在在能源上我们国内生产总值只占世界4%,但是我们消耗的石油是世界20%,钢铁世界20%,水泥将近世界40%,我们现在是这样一个情况,这种情况在当前这个阶段你是不可逾越的,但是我们一定要看到,我们要通过自主创新提升我们的产业,才能够真正实现我们新型的工业化,否则的话我们就会停留在这样一种阶段上,所以这也说明了创新的重要性。

  什么是中国走向创新的关键一步?

  想要创新没有钱怎么办?

  《中国国经济大讲堂》

  为您打开问号

  成思危:

  最后我简单说一下促进创新的主要措施,我个人认为大体有5项措施。第一就是要发展教育事业,刚才我说了既然竞争的实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创新能力的竞争,那教育就非常重要,我在99年中央教育台采访我的时候就说过,经济只能保证我们的今天,科技可以保证我们的明天,只有教育才能保证我们的后天,所以教育一个是提高全民的思想、文化、道德科学素质,更重要的是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教育我提出了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义务教育为躯干,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两翼公办教育民办教育为两腿这样才能变成一只大鸟才能实现我们中国教育的腾飞。

  第二个就是要推进风险投资,实现金融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结合,大家知道要想使一个创新真正能变成产品,变成技术取得经济效益变成生产力,没有金融资本的支持是不可能的,所以风险投资是知识资本和金融资本的结合,是一种新的投资机制,它这种投资机制就是说,靠这个由于这个创新的失败的这个风险高,这个风险大,所以呢,要靠投入一批项目,靠成功项目的高收益来弥补失败项目的损失并且能给投资者带来效益,第三就是要营造有利于 创新的法律和政策环境,这一点就是我们在立法上,在政策上,都要做认真地研究,那么在立法上来看,你要保证法律的系统性,法律之间不能打架,你要保证法律的这个公平性,这个说你要求相对人承担什么义务你必须明确给他什么权利,你要求相对人要做到什么 你必须明确他有什么权利,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要求行政部门要求有什么权利你必须明确有什么责任,所以权利利益的“利”和义务的对称,权力,力量的“力”和责任的对称这个非常重要,这我刚才说的那个切蛋糕,不能既有分配权又有优先选择权这是不行的,只要求老百姓履行义务,而不明确他的权利也是不行的。第三是要保证它的科学性,就是说你要经过认真地论证,听证,来使得你的法律做的规定适当,第四就是我们培养创新的文化,这是非常重要的。培养一种价值观,一个就是要鼓励探索这种价值观,我们往往一个创新提出来说,很可能一个新观念,大多数人是不认识的,也可能会反对的,我还举一个例子,就是复印机,当初复印机,施乐是没钱找IBM投资, IBM找些专家论证说复印机作用不过是代替复写纸,复写纸市场没多大,所以不支持,最后证明复印机本身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要支持探索,要容忍失败,我们不能只是以成败论英雄,合理的失败它所学到的东西可能比成功更重要,所以有些创业者,失败以后再创业还可能因为他吸取了教训,还可能做得更好,所以我们要能容忍失败,不能他因为失败把他看扁了,这个是不对的,这在文化我们也是要注意的,不能成王败寇。 所以同学们、同志们,这个创新可以说是关乎我们国家的前途,关乎我们国家的命运,关乎我们中国能否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么特别是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迅速进展的今天,如果我们不能够在自主创新方面做更大的努力我们将会遇到更多的挑战,所以我希望今天讲的这些观点能够被大家所接受,并且希望你们每一个人都成为积极参与创新的人,成为一个既能够有技术创新,又能够从事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人,希望你们将来能够为推动我们国家的自主创新发挥更大的作用,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台下观众纷纷抛出问题,

  中关村、张江科技园,深圳三个地区的创新谁更胜一筹?

  一家企业投入巨资搞研发,引发争议,到底值不值?

  成思危先生,现场解答提问,共话自主创新。

  成思危:

  我想,因为风险投资可以简单地说它的作用就是支持创新者创业,另外也要帮助投资人赚钱,不然人也不会投资,为什么我说这三个地方最有希望呢?因为从一般来看风险投资要想成长要有几个条件,一个就是它要靠近比较强的科研单位或者高校,因为这样才有知识产生知识的来源,第二要有比较好的工业的基础,企业的工业的基础,当然第三它要有政府比较有利的支持,所以风险投资发展有三个条件,根据我的看法,这三个地方是比较有条件,像北京,因为中关村已经是多年了,它有很多小企业创新创办的企业,那么在北京市对中关村的发展来看,也制定了一系列的鼓励的政策,另外中关村周围有许多的高校,包括清华、北大很多高校,具备这样一个条件,当然我说现在中关村还不是硅谷,因为我们还缺乏我刚才说的创新的文化,那是可以培育的,上海也是这样,上海本身经济实力很强,金融各方面很发达,这就是一个很好的条件,再一个就是它也有很多的高校,张江园区也引进了也有很多引进的很多国外进来的企业,那么这样的话,它有可能通过风险投资发展在它周围,你比如我们引进的芯片,芯片的设计可能有一大堆企业会起来,深圳它有另外一个特点,深圳可以说是发迹靠高新技术企业发迹,所以它高新技术企业像中兴、华为这些都在深圳,这些高新技术企业比较多,虽然它的研究力量不是很强,但是它从外地引进了大量的人才,它市场化的气氛比较好,容易形成一种创新的文化,再加上近几年它搞这个高交会,也是一个很有用的,吸引各方面知识创新者的一个措施,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三个地是最有希望的。当然也不排斥其它地方。 主持人:

  成先生对三个地方是充满了期待,大家有机会也可以实地去看一看它们的创新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我们听听下一个问题。 观众:

  谢谢成先生,谢谢主持人,技术创新常常使人感到困惑,我听说今年国内一家知名的家电企业开发成功第一块电视视频处理芯片,它花了四年时间投资一千多万元,但是外界对此反响不一,有人评价很高,但是有一部分企业认为 这种开发投资太大,时间太长,风险也很高,企业就面临一个值不值得去做的问题,他们更欢迎立竿见影的项目,这样投入小了回报也快了,但就导致我们的产品当中,人为增加概念的成分还多于技术创新的成分,以至于国外一家厂商的老总说你们的企业炒作概念的本事比我们厉害,我想问的是,在创新过程中怎么看待值不值得做的问题。谢谢 成思危:

  怎么看待值不值得做的问题,我认为就是看你这个创新对企业将来的发展到底有多大的作用,这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们确实有一些企业它是短期眼光短浅我可以说,就是说他觉得种树太费时所只种草,但是只种草的话,永远长不成大树,所以你只种草可以短期割草卖草有收获,但是你永远达不到将来十年以后你能够达到的那样,所以我觉得企业需要一个长远的眼光,当然企业本身的创新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因为企业毕竟你有一定资金、研发力量各方面的限制,如果要求你自己太高了,很可能投入很多你做不到,所以你要量力而行,要确定你的目标,但是一旦确定了你的目标,就是咱们说当了裤子也得干,也得要把它做成 要有这样一种精神,至于具体的评价当然要根据具体的项目,但总的来说企业家要有这样的精神,就是要敢于冒险,但也要善于冒险,如果说盲目的冒险家不是企业家,对不对。

  大学生毕业留校他怎么看?

  “高校毕业生就留在本校当教师或念博士后就不大好”

  大学教育该如何创新?

  成思危先生,会带来怎样的答案呢?

  成思危:

  中央人才工作会以后,在人才方面,国家下了不少力量,你比如在高校里设立了长江学者等等一些措施吧,那么据报道现在教师已经成为高校教师已经成为五类高收入阶层之一了,这说明改善了很多,但是我刚才说了,我们培养有创新能力人才方面还需要创造一种文化,首先从教育来说,我觉得教育来说我们现在还是应试的目标比创新的看得重,所以这样呢就不利于培养创新,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是一个,第二个就是我说的,要鼓励他大胆探索,鼓励他不怕失败,但是我们现在有的制度上它受到影响,你比如说 高校毕业生就留在本校当教师或念博士后就不大好,为什么?因为他一个教研组你看都是一个老祖宗带出来的,谁敢提出不同意见,当然有的祖师爷很开明,会欢迎大家提建议,有的就可能形成一个学派的垄断,这就是制度上的问题,就使得年轻的教师感到压抑他的不同的意见他不敢提,由于这些问题。那么再一个我就说了,要从政策上给予激励,这个也在采取一系列的措施,至于这个人才外流的情况确实是存在,但是我相信咱们国家越搞越好,人才会流回来的,所以这个我觉得他出去学一段,学国外的先进东西再回来,也没有坏处,也不见得完全算外流,你像,我要没有到国外念MBA的话我连什么是

股票都不清楚,我今天也就不能谈股市了,我到美国去1981年我去的时候,真的,连股票都没见过,那你没去学习也不好,所以我觉得就是说在国内来看就是要创造一个好的气氛环境,另外呢 你这个国家不断地兴旺发达以后 人才会慢慢流回来的,所以不用担这个心,我是这么看,不知道你同不同意。 主持人:

  这还有一个问题应该是大学生朋友提的,他说在大学教育当中怎么样提倡自主创新的精神,怎么样才能够使大学真正做到学术日新,这也是和创新有关的问题。 成思危:

  我觉得这个就是这样,这个第一我觉得大学生需要具备的就是一种求实的精神,和一种善疑的精神,所谓求实,就是你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学会你的知识,这是必须的,如果你不认真学 就老想创新你绝对创不出来,创新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才能创,所以一定要学好你的知识,这点非常重要,但是也要善于从里面提出问题,书本上的东西,或者老师讲的东西,不见得都对,或者说也可能进一步推敲的余地,你要能善于能从这里面提出问题来,所以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觉得我们这个不能像,不能什么都是对对对,对对对,那就不行,也应该看,这里头有没有值得推敲思考的地方,包括我们在生活上在很多问题上,都会思考,就是说社会上有个什么样的需求,如果这个需求我抓住了,可能就是一个商机,可能就会出现一个创新,所以我觉得在大学生来说,当然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大家不可能都做

比尔盖茨,都是中间辍学去 像比尔盖茨、杨致远辍学去办企业,那只是少数中的少数,但是我想这种精神应该有,这种就是永远保持一种好问,勤学好问的精神,学问学问,光学不问那是傻读书,光问不学那是乱读书。

  主持人:

  希望所有的学生朋友以此共勉,我们在这里特别感谢成思危先生来到我们今天中国经济大讲堂,在今天的节目当中,成先生带来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提法,他把世界上的国家分成两类,大家刚才都听到了,一类是头脑国家是生产和输出知识的,一类是躯干国家,是接受和运用知识,我们作为13亿国家的大国,我们不能满足于躯干国家,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头脑,我们有自己的创新,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创新结果,这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面对发展变化的中国,面对这样那样的思考和困惑,我们的节目愿意和大家打开中国经济的问号,好我们感谢成思危先生,下一期中国经济大讲堂再见。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