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福建中心城市框架规划报告出炉凸显“十一五”发展宏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 09:12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李希琼

  9月23日上午,由福建省政府主办的《福建省中心城市框架规划研究报告》(简称研究报告)论证会上,经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交通部、文化部等有关部门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简称中咨公司)的分析论证,通过了我国目前第一个全省范围内中心城市框架规划。

  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在评审意见中认为,在制定“十一五”规划之前的谋篇之年,福建省委托中咨公司编制的以“大通道、大产业、大服务”为主线的中心城市框架规划研究报告有较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对加快福建省中心城市发展意义重大,同时也对做好其他省(区)中心城市框架规划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专家的论证结果

  会上,专家们在听取了中咨公司有关人士对《福建省中心城市框架规划研究报告》的详细介绍后,专家组组长、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副司长张志强宣读了专家组意见,对该规划报告进行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第一,专家组认为,该研究报告内容丰富、思路清晰、条理分明、观点明确,在一定程度上较好地回答了在新的发展阶段和条件下如何构建福建省中心城市框架,以及在这个框架指导下如何进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布局,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和指导意义。

  第二,该研究报告在分析、比较国内各种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和有关城市规划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特别是亚太区域经济发展,以及福建省最近出台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纲要》、《关于发展壮大中心城市的若干意见》、《加快城市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等文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发展任务,为福建省编制“十一五”规划,为省内其他中心城市编制或修编城市规划等都提出了很好的宏观指导意见。

  第三,报告创新性地提出要发展大通道、大产业、大服务的总体框架规划思路,还有两大经济圈、两大发展带、两大支撑体系等总体布局的设想,同时围绕着上述设想又提出了一系列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建议。

  报告从宏观角度提出了福建省九个中心城市自身发展战略的选择,对空间布局如何规划、如何调整提出了宝贵意见。同时,还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湄洲新区”和“武夷新区”两个崭新的城市拓展区域,从战略上回答了各中心城市长远发展的框架问题。

  研究报告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设计回答了近期内如何部署综合交通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两大支撑体系,以及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第四,根据规划研究成果,报告提出了如何进一步细化和具体操作的政策措施,如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城乡互动、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协调等方面,提出了比较好的政策建议。

  那么,这份报告到底新在哪儿?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又是如何看待这份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份全省范围内中心城市框架规划报告呢?

  中咨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胡希捷称,今年是“十五”的最后一年,又是“十一五”规划建设的谋篇之年,大家都在谋划“十一五”怎么发展这个大事情。在目前这个阶段,编制《福建省中心城市框架规划研究报告》,对于福建省的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意义深远。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福建一定会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

和谐社会,抓住机遇,扬长避短,克服困难,开拓前进,“十一五”期间福建省经济一定会发展得更快更好。

  计划向规划转变

  在专家组宣布评审意见后,福建省副省长苏增添认为,福建长期以来是计划经济体制,计划向规划的转变可能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以往编制规划,计划色彩还是很浓,包括从框架到内容和形式都还有很多计划色彩的东西。要从计划转变成规划,就要站得高、看得远,更有前瞻性和综合性,这就是我们今后要继续考虑的问题。

  对于专家们的评审意见,苏增添认为,关于福建省中心城市的框架问题,研究报告和专家们的发言,首先是站在全国乃至世界发展的布局来看福建的,是站在全国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以及未来的趋势来看福建的;其次是站在区域间的互动来看福建,既立足于福建,但又站得比较高,突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突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

  苏增添将中咨公司的研究报告和专家的意见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规划的定位问题,功能确定的问题,还有产业的基础设施布局;二是城市发展如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如何与资源环境承载的能力相适应,以及如何加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有就是如何搞好地区间的基础设施衔接和合理布局;三是城市发展如何突破当前的发展格局,解决我们周边的屏障,更加密切与周边的联系,扩展与周边的连接;四是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和战略思考,如何考虑突出以人为本,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格局;五是城市发展中的公共服务设施如何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如何与文化产业相结合;六是如何考虑财力的支撑,以及城市发展中的教育、文化、卫生等体系设施的建设;七是城市发展怎样注意发挥福建的优势等。

  中心城市的定位与发展

  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和运输司副司长宋朝义在论证发言中指出,对福建省提出的三个中心城市、六个地区性的中心城市问题,首先要解决中心城市的定位问题。什么叫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应要具备哪些功能?对一般城市来讲,好像总是讲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或者经济中心。

  这三个城市应该有一个中心的区分,比如福州市是政治中心或者叫首脑中心,厦门、泉州是经济或其他类别的中心。如果中心定位确定后,中心城市可能像刚才讲的,社会环境、基础设施就不一样了。

  华盛顿是一个政治中心,它基本上没有什么工业,完全是靠第三产业,政府首脑机关,没有工业特区,全是政府机关。所以这个城市的环境比较好,没有污染。

  如果工业与经济中心并存的话,以经济发展为重点的城市,可能就要注意环境保护的问题。所以对这三个城市应该要有一个定位,不能齐头并进,什么都发展。

  宋朝义认为,总的规划思路,符合由国务院批准的省域、福建省域的城镇体系规划主要思路,同时还有所发展。因为实际上把福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作为一个重要的基础资料,很多的内容是与国家统一在一起了。

  建设部城乡规划司副司长孙安军就规划设计思想发表看法时称,现在福建省由国务院批准的中心城市,一个厦门、一个福州,这两个都是由国务院直接批准的,这实际上也把建设部规划的思路反映了进去。

  中咨公司的研究报告结合福建省新的发展形势和原有的规划做了一些深化的研究,有所突破和创新;研究报告全面分析了当前福建省面临的新形势,对所面临的新问题也进行了深入探讨。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副司长王威说,福建省中心城市框架规划研究报告是有针对性的,主要是针对福建省目前的几个中心城市的发展的规划意见。这是一个全新的视角,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很好的起步。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城市发展的定位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从世界各国的发展历程看,工业化、城市化是大势所趋。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比较低,城市人口总量不高,所以城市化还要继续发展。但确实存在一些争论,有的讲要发展小城镇,发展县城,发展中等城市,有的讲大城市带动作用比较强。现在大家比较趋于一致的观点是发展城市群、城市带,这可能是争论比较少的。但城市化之路究竟如何走,是摊大饼还是通过发展若干个城市群,包括小城镇、县城,这确实是一个方向性、思路性的问题,各级政府部门要把它作为战略性的问题来规划。

  

城市建设资金从哪来?

  在谈到城市建设资金问题时,国务院发展中心宏观部副部长魏加宁说,一个城市想发展,恐怕要和财力结合,城市规划重要的影响因素或者制约因素之一就是财力,城市规划要和当地的财政状况结合起来。

  就一般的城市或地区,应该以本地区的财力为主,包括能不能允许地方发债或发行城市市政债券来发展城市。

  现在地方政府,尤其城市想发展,没有规范的融资渠道,所以逼得它包括用土地周转、筹资,当然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部门也提到,能不能提出一些理论,通过让地方发债来解决城市发展问题。这在经济学上是有道理的,因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一般来讲都是用当代人或者上一代人积累下来的资金,建设周期又比较长,享用它的、使用它的往往是下代人或者下几代人,这样经济学上就有一个代际之间的不公平。

  通过发债,应该说是用一个比较好的方式来解决代际之间的不公平。通过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债或者市政债券来解决城市的发展问题,这样可以使规划有一定的资金的支撑。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