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因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08日 11:06 经济参考报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2004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31.8%,比1960年还低0.3个百分点,建国56年来,这项比重只有1992年和2000年达到最高点为34.3%。按世界银行编著的《2005年世界发展报告》数据,全世界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8%,低收入国家为50%,中等收入国家为51%,下中等收入国家为48%,上中等收入国家为61%,高收入国家为71%,我国仅为32%,低于低收入国家18个百分点。这种长期滞后的原因是几大因素的制约。

  一、受理论上误解的制约:长期以来,我们片面理解马克思对第三产业的劳动不能创造价值的说法,而没有全面理解马克思同时承认他们是国家、社会和环境管理不能或缺的“总体劳动”的有机构成的重要部分。目前世界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发展中科技的贡献率日益增大,发达国家的科技在经济中的贡献率为40%-60%,科技人员与知识分子等阶层的劳动不单是创造价值的一般劳动,而是非常重要的并起着更大作用的劳动,对社会财富的增长起着决定性影响。对于企业创业者与各类企业经营管理者都是商品服务价值与社会财富创造环节不能或缺的链条,否则企业生产活动就无法运行,仅从其组织、领导和指挥生产活动对于创造价值和社会财富的作用来说,往往比一个简单的体力劳动者要大得多。

  二、受前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经验的制约:在新中国建立初期,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制定的工业化指导方针是推行前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当时不仅排挤了农业和轻工业,而且忽视了服务业的发展,虽然后来曾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指导方针,实际上仍然把第三产业放在视线之外。改革开放后的1980年-2004年间,第三产业GDP的增加值占全社会GDP增加值的比重从21.4%上升为31.8%,最终超过了第一产业15.2%的比重,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的比重从13.1%提升为29.3%(2003年)最终超过了第二产业21.6%的比重。从各国经济发展实践看,我国第三产业比重长期在30%以下是严重滞后状态,尤其是交通、通信、金融、保险、

房地产、商业、科技开发、信息咨询等新兴服务业的落后与短缺,对市场经济发展有着十分明显的制约作用,不仅限制了工农业的增长,也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真正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是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2004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3384亿元,占全社会GDP的31.8%。可是,由于过去“欠账”过多,虽然十多年来有了较快发展,也只是缓和一下,彻底改观还需时日。

  三、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对于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片面认为第三产业是不创造社会价值的非物质生产性质的产业,是可有可无或者可大可小的部门。对于第三产业通过服务形式满足社会生产与群众生活各种需要,将其劳动渗透到第一、二产业中并物化于各种物质要素之中,为生产提供技术、信息、内外贸易等多方面的服务,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认识不足。我国在近三、四十年的时间里都是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或实物分配供给制度,当时“重生产、轻流通”、“重计划作用、轻市场作用”,“重行政手段、轻价值规律和竞争机制”的观念与做法非常普遍,其深度和广度影响之大是空前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到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直到今天我国市场经济程度只达到73.5%左右,还有近1/3左右的空间是非市场化的,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是初建阶段,计划经济体制还存在相当的烙印,如:第三产业长期处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不分和市场化程度严重不足的状态之中,企业、部门和单位中存在福利化和非社会化分配现象,其内部实行隐性的非商品经营活动,从而引发了富有单位高福利高待遇,较差单位低收入低待遇的社会不公。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可喜的是,新兴的服务业如金融保险、房地产.通信、科技服务业和咨询服务业等行业正迅速发展,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力量。(来源:经济参考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