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关键词描绘“十五”中国,人们关注:“十一五”中国的关键词将有哪些?新华社发十六届五中全会今日召开,未来五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四大看点引人关注据新华社7日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10月8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研究审议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据悉,“十一五”期间中央将下大力气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做好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保障工作。
立足科学发展
今后五年,我们面临比过去任何一个
五年计划更严峻的挑战。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的体制根源日益显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差距明显,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
克服这些矛盾和困难,在“十一五”期间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着力自主创新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较量日益集中地表现在科技竞争方面。
目前,我国主要行业的关键设备与核心技术基本依赖进口。这种状况如不改变,就会严重掣肘我国经济的发展。
今年7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把自主创新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着力点。
完善体制机制
国有企业、垄断行业、金融、财税、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领域的体制性障碍,仍制约着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
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改革重点。使政府真正承担起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职能。
应该更加关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大力推进就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医疗卫生和教育制度等的改革,让改革发展惠及全体人民。
“十一五”期间在这些关键领域改革要有新突破。
促进社会和谐
今年7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把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制定“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
要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三农”问题。“十一五”期间,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下大力气解决百姓关心的上学难、看病难、环境污染、食品不安全等问题,妥善处理征地、拆迁、拖欠、改制等涉及的各种利益关系。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要下大力气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做好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保障工作;要进一步解决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特别是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社会群体享有公共服务差别大的问题。专家看会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
中国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差距在1995年时为2.5倍,到2003年时扩大至3.23倍,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获得的各种转移支付和补贴等,实际的收入差距则约达5倍。针对严峻的形势,中国在“十五”后期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将是十一五规划的基本理念之一。”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
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后的一段时期是社会矛盾易激化、易出现反复的时期。未来5年,中国正处于这样一个关键时期。中国应该努力规避风险,避免重蹈一些国家的覆辙。“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十一五规划将重点解决这个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部长卢中原:
“十一五”期间,政府将从宏观政策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和国家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让公共服务惠及农民。
成渝跻身中国四大经济区
“十一五”规划中成渝跨省合作将空前加强
本报讯据财经时报消息9月中旬,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透露说,在即将出台的国家“十一五”规划中,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成渝地区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将成为区域规划的重点关照对象。
按马凯的表述,国家重点关照的四大经济区中,多了成渝,少了珠三角。
“国家今后考虑的区域规划重点是跨省之间的经济合作,”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金成解释了珠三角“意外”出局的原因,“珠三角的规划应该由广东省来做”。
“将成渝地区列入‘十一五’规划,是加快西部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一步。”肖金成说。
2003年,专家学者首次提出了“西三角”(重庆、成都和宜昌三市的腹地)经济区的概念,并预言,它将是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圈后,中国又一个经济增长极。此概念一经提出,成渝便都盯上了“西三角”的龙头交椅。
同年9月,重庆市出台了“西三角”规划,宣称重庆将成为“西三角”的中心。
而2004年1月7日,成都市发布的《上海与成都经济发展战略比较》中宣布:“成都要当仁不让地建设成西部金融中心……”。
长期的行政割裂让成渝这两个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文化上都很接近的城市越走越远。
而这正是“十一五”规划要改变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