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2005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 > 正文
 

Vineet Tosheiwal:中国式管理方式思维较明确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 19:11 新浪财经

  由环球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05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于9月27-29日在上海召开,主题为跨越边界-全球化浪潮中的跨国公司与中国企业。新浪财经全程独家直播。以下为9月28日下午分论坛跨国公司的管理之术与中国企业的管理之道中INFOSYS有限公司中国区副总裁Vineet Tosheiwal发言:

  Vineet Tosheiwal:

  非常感谢,尊敬的主席先生!而且我也感觉到非常的高兴能够在此来参加这次会议。我觉得我能够与中国的企业家分享这一话题是非常的感性的。

  讲到这个产品链或者是产品流通方面,我的确有很多的经验可以和大家分享的。从这个方面来说,我们可以看到在有些方面硬度的管理是非常独特的。美国是我们的主要市场,欧洲也是我们的主要市场,目前中国的市场也是发展非常快的,有的时候我们也会和中国方面进行合作的,所以我对中国方面的并购是非常感兴趣的。

  我们再看一下,我们的系统在全球并购的过程当中是怎么样来运作的。我们当时是1995年,我们的

创业基金仅仅是250万美元左右。我觉得我们是印度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现在已经募集到了20亿美金,现在一路上升到470—480亿美金,而且我觉得我们现在不仅仅是一个IT行业,同时在咨询业务这一块儿也进行一些全球性的业务,现在我们旗下遍布全球有45000的工作人员,可以说这个是软件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比较大的公司。在这个层面来讲,我们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的。我们公司在进行国际化战略的时候,我们也愿意把国际化的经验和中国的同行进行沟通和交流。

  我觉得中国式的管理方式是思维比较明确,而且我们非常自豪的就是西方所具备的一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这不仅仅是一个管理理念跟进的问题,其实他们的语言,让我们理解下来就是西方引进的管理方法,他们背後的管理理念是怎么样的,学习这个管理方法以前和学习这个管理方法以后的精神。对企业家来说,还要了解到这个企业的愿景,让它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服务商,这个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我们观察到这种挑战以后,然后纳入到全局的战略里面,管理层了解到这个愿景以后,就会进行管理策略的挑战。

  我们到中国开拓业务的时候。我是亚洲人,大家都是亚洲人,亚洲人通常来讲的话,我们一直是讲求速度,企业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从这个层面来讲的话,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我们希望在国际化方面发展速度也是比较快的,但是我们从这个西方市场学到什么东西呢?特别是他们到印度以后,采取了当地的管理方式,雇佣当地的人员,我觉得仅仅是从企业的增长角度来讲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要注重企业的赢利能力。如果说我们只是往企业里面投钱,扩大规模,然后让它增长速度非常快,但是不注重企业的赢利能力,这个不是特别好,同时对客户来讲,对体的雇主来讲都不是一个明智的决策,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经验、教训。

  从西方市场我们还学到一个就是质量,质量是非常重要的,质量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不管在哪里进行企业的运作,都是以人为主的,所有的产品的质量都是由人管理的,我们从西方的市场运作所学到的就是战略的分割,因为有些时候我们总是想投机取巧走一些捷径,有的时候要开发出好的产品把产品的价值介绍给我们的客户,我们的客户就会为此而付钱的。我们不仅仅是销售这个产品,而且还有一个销售产品以后的附加值,这样就没有人可以抄袭你的产品了。

  我们是来自印度的,也是来自亚洲的,我为我们亚洲的文化而自豪。

  另外一点就是从中国的层面来讲就是关系学,因为我们不仅仅是做贸易的问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做企业就是做关系,所以必须要有非常好的管理层面的关系,还有管理层和企业之间的关系,还有和员工的关系、客户的关系,我们必须要建立起一个长期的关系,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对客户来讲的话,如果我们能把客户变成一个长期性的、一辈子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个得企业的长久发展是非常不错的,这个就是我们从亚洲学到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我们也可以把它纳入到实践当中去。

  比如说我们在美国投入到20亿左右的项目,80%—90%都是来自业务的,刚开始创始阶段是在模仿,而且还有一点就是你在提供产品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要竭尽所能。而且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对技术含量很高的企业千万不要做,这一点对要进行并购的亚洲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说你承诺了要给客户在一定时间内递交一定的产品或者是提供这样的服务,那么说到就要做到。还有一些就是 在企业运作的过程当中有一个

知识产权的问题,比如我们和欧洲或者是美国的企业进行并购的时候,我们要尊重他们当地的文化,而且要遵守知识产权保护条例,这个是非常敏感的问题。在国外有非常严格的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而且你必须要教育和说服自己的员工,你不能盗版这个,不能盗版那个,而且你要了解客户的工作,他们生产的产品是什么,他们设计的产品是什么,在把产品递交给客户的过程当中,体现出自己产品的价值,从这个角来讲,产品一定会有知识产权的相应的费用,这一点大家在进行国际并购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如果客户看到了产品的附加值,他们就会尊重这个知识产权。一旦了解这方面的问题,就没有必要对知识产权进行非常严格的监视,只要说服员工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对每个员工都进行看得见的监视。

  我觉得作为一个印度公司来讲,也是一个全球的公司,我们在中国也有大的价值和业务,就是希望把东方和西方的业务整合起来,这个也是我们带给中国的一些经验,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