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雄文:商学院国际化是一种道路的选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 13:58 新浪财经 | |||||||||
9月28日商学院院长论坛在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隆重举办,新浪财经独家网络直播。以下为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陆雄文副院长发言实录: 主持人:谢谢张教授,我相信在座的听了张教授解释MBA和EMBA的区别之后,相信在座各位可以根据自己的状况接受不同的教育。下面有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陆雄文副院长为我们做主题演讲。
陆雄文:各位媒体的朋友、各位商学院的同仁、各位企业的同仁上午好,非常高兴有这样的机会跟大家交流,我觉得媒体对中国商学院的发展,工商管理教育学院的发展着非常重要积极的推进作用,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媒体有时候也会有一些误解,有一些信息部对称,有一些片面的报道,所以我觉得这样的机会,这样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刚才有位朋友问张云长MBA和EMBA的区别,这样的问题通过这样的交流,通过媒体的传播可以帮助中国广大的年轻的精英人士和企业领导更好的选择合适他的课程来发展他的能力,从这个角度讲非常感谢有这样的机会。 我们复旦大学刚刚举办了百年的校庆活动,媒体的朋友也比较关注,社会的大众也比较关注。但是复旦管理学院总体上来讲,在市场当中比较低调、比较饱受。我刚刚看到我们发布的市场监测报告,上半年在各个媒体的投入或者是铺路信息的接触,跟其他兄弟院校相比是比较低这有没有影响到我们的品牌?影响到我们的商学院竞争领域?这个问题我们是需要回去研究的。不过这也可能反映复旦的一种理念一种哲学,我们希望跟媒体、跟广大的社会的观众、听众朋友们交流,但是我们必须去确立一个非常独立的、非常有远见的一个战略性的思考,就是中国商学院应该是什么样的? 这次有意思的是我和张院长的主题比较相同,但是可能会有一些角度的不同。因为在复旦大学历史上我们是有商学院的,我们在1917年是中国最早开展工商管理教育的大学。1952年的时候商学院停止了,因为我们照搬俄罗斯的模式计划经济,1977年在中国我们恢复管理教育。所以在复旦的历史上有很强的商学教育的传统,但是我们在70年代启动工商管理教育的时候,我们面临的道路选择,应该怎样去发展、迎合去顺应中国社会的发展改变发展需要的人才,怎样样为他们培养这样的人才以及有国际竞争的人才。这个问题一开始我们的选择当中就是很明确的,就是走国际化道路。传统的大学怎么样在新的形势下走国际化的道路?它对我们今天的意义是简单的的,是为别人做一个辅助的角色,还是要担当对社会的责任?这个问题是很严肃的,是需要思考和辩论的。 首先我们简单的讨论一下商学院国际化程度,是怎么衡量的?有很多的指标告诉我们说这是国际化的,但是看到一个商学院整体的国际化的话是需要综合考虑的。师资的构成,有多少个老师是比较具有国际的背景的?这个国际背景一方面,我们用的多的是在国外学习拿到学位的。 另一方面是有多少师资是能够有能力开展具有国际水准的研究和教学的,所以这个是能力的问题。有些人也许没有在国外拿学位,但是一样他的是论文是在国际上发表的。有些人可能没有在国外呆很长时间,但是他对国际先进的思想、知识的理念是非常快的接受,而且不断的更新,同时跟中国的情况结合起来,我们认为这都是国际化的。能不能用国际的语言进行交流去合作研究、去开展国际性的教学,不但是在中国教学,到国际上去教学。教生的比例能不能是一个比较大的、合适的比例。当然不能太大,因为中国商学院的使命还是为中国培养人才。所以我们需要引进国际学生的目的是因为我们要把他派出去,因为在商学院相互交换学生当中我们是平等、对等的,我们接受多少国外学生我们才能派出多少学生在国外享受免费的教育,在这点上我们要吸收海外学生。同时国外学生来了以后,他可以来拓展中国学生的视野,这些学生在海外工作经验,他们思考对中国问题的看法会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启发。所以国际学生在学校的比例一定的比重是合适的。但太多是不合适的,尤其对中国教育资源稀缺的国家来说。 第三,合作研究,从过去的历史来看,我们主要是引进的把国外的思想介绍进来翻译比较多,但是中国面临在今天这样一个形势下,商学院承担一个很重要的责任,就是在研究中国的问题。我是研究营销学的,最近我们营销学一个权威科特教授到中国来,听众问了他很多问题,报上也有见报的,我是在报上看到他的回答,很遗憾的是,科特教授对中国很有热情,最近来了很多次,但是他无法回答中国的问题,他现在的新的思想、概念,今天仍然是居于在美国市场的,对于中国问题我们需要有中国的教授来回答,来面对。这也是我们在很多国外教授授课的课堂里面我们发现的很重要的瓶颈。就是面对中国学生的提问,海外教授只能告诉你一般的原则规则,然后请你们自己思考。而中国的企业家和经营人员需要得到一种辩论,需要领进门的启迪。我们能不能去跟国际的学术界进行交流和合作是要靠我们自己知识的创造,如果你的论文是完全中文写的,你的思想完全是植根于中国,人家就不了解你。今天用英文写的论文,回答的是中国的问题,这个问题对世界是有影响的才是有国际的水准。今天中国的问题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而且扮演重要的角色,所以中国人要创造传播具有中国管理的思想,而他将成为世界管理思想的一部分,甚至是越来越重要的问题,这个也是衡量国际化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而这个事情也只有基于中国的学者才能做的。 第四,国际交流与国际竞赛,同MBA、博士生的交流是什么样,我们把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送到国外去,我们要参加世界级的学生比赛。有幸的是在世界范围内,来自复旦的学生参与的很多,为什么参加这样的比赛?不但是拓展事业和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检验你的学生是否国际竞争力的。今天我们说商学院去国际化,很重要的动力是我们有国际竞争力,学生不进为外国企业所用,要为本国企业所用,要有全球的视野和在全球商学院的发展背景下,能够有信心、有底气去创造商业模式,然后击败国外的竞争者。还有国际合作项目,这个项目许不需要是中国很现实、很严重的问题,我们认为没有这样的国际化,没有国际项目的发展,中国商学院不可能有过去,也不可能有未来。 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们对于国际化的一个思考,对中国发展前景的一个思考。用国际化的视角来看这个问题,复旦管理学院发展从恢复管院建立20多年,这20多年始终不渝的国际化进程,今天我们能够赢得世界范围内的认同,大学邀请100多位的大学都是顶尖的大学,管理学院有100多家顶尖的商学院的合作,是因为我们积极的争取这样的合作。最早的时候我们很坦率地说,我们的原动力来自于我们的资源,我们要为中国的经济,为中国的企业培养人才,但是我们没有教授,我们没有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和学者,我们必须走引进来的道路。“引进来”的目的不但是把思想介绍进来、知识介绍进来,而且要把它塑造成了解中国的国情,同时又能够了解世界,能够同国际的企业家和经理人去竞争,这个使命是商学院去担当的,而当我们没有的时候,只能引进来。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在八十年代开始治理国际化的道路,我们派出大量的研究生去海外学习。这是我们第一次的一个国际化的尝试,很可惜的是中国经济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所以这些留学生大部分在美国留学以后,都留在美国,而没有回来。这是我们非常大的一个挫折。这警示我们,中国本身市场经济的发展,本身经济的繁荣,其实你是不能搞商学院的,你是培养不了,是不需要培养商业人才的。在海外的校友现在开始回来了。在一开始就有这样的思想,有幸的是在90年代初,国家更加开放以后,国际商学院主动进入中国的市场,所以我们有机会和国外有一个向他学习,争取他支持的一个过程。在90年代中的时候,世界上一些顶尖的商学院开始关注中国,我们在十多年以前开始和世界最优秀的商学院之一进行合作,我们要庆祝这样一个合作,这个合作不但为复旦、为清华这样的学院带来很重要的资源的支持,培养了我们适合今天工商管理教育的师资人才,而且他为我们引进来一个商学院面向世界、面向自由市场的一个教育的理念和模式。。不是说我们跟世界一流合作的事情是三年以前的事情,在十年已经就发生了。由于清华、复旦教学的合作,以及我们在市场当中跟其他兄弟单位的合作,使整个管理学院应该怎么办、商学院怎么办,MBA班怎么开办,这种信念得到越来越多的传播,越来越多的承认,到今天中国商学院是比较健康的局面,没有这样国际的合作,我感觉在很大程度上我们可能还在摸索,可能还要犯很多的失误。 第二是来自于市场需求,当市场变得越来越开放以后,企业家经营人员所需要的东西不是简单的“管理18法”,或者简单的工具的支持,而是站在国际企业进行竞争的这样的一个层次去考虑,我怎么样建立我的战略思维,怎么样去不断更新我们的思想知识和国际企业竞争。而且他们的支持是要不断更新的。我们就要去寻求这样的支持,当资源不足的时候,当你没有师资,当你没有很好的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案例的时候,我们只能去引进来。对于复旦来说,我们一直抱着非常谦卑的心情来说,我们有未来是因为上海,而且上海将成为亚太经济非常重要的一个发展动力,从历史上来看,全世界最优秀的商学院大凡都是在经济最发达地区,或者历史上曾经是经济中心,由于这样一种地缘的优势,商业的传统被慢慢的沉积下来,变成非常坚固的商学院基础。复旦管理学院也因为是在上海,所以我们对短期的一些考量是不重视的,包括在媒体上我们花很少钱投广告。我们受媒体非常高的关注来要求我们投入广告,但是我们觉得资源不能够被浪费,因为我们投出去都是真金白银,我们需要用在更坚实的方向上培养未来的竞争力,因为中国的经济是需要我们去帮助推动,我们不能够在资源稀缺的时候去浪费。所以我们很认真的去做每一件事情,是希望考虑探索这样一条道路,为中国的未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够同世界竞争、同世界接轨。 任何一个学院在一个传统大学的体制下面要去发展的话,是要大学的政策所约束的。复旦在最近的十多年来是非常重视国际化的,这跟我们处在上海这样一个开放的平台上是有关的。当大学的校长极力的鼓动所有的学院开放的时候,我们管理学院是走在前面的。所以由此我们引进大量的资源和基础。 还有一个原因是来自国外商学院的追捧。当八十年代的时候,我们的老院长亲自排放所有的名校的时候,这些院长们都并不那么有兴趣和热情来接待,或者相应我们这样的一种要求。但到90年代初,这些商学院来到中国,来到上海来到复旦,在他们的推动下我们有机会选择,大家知道和世界一流商学院合作是讲究门当户对的,他们考察你的硬件和软件,考察你对教育的理念,考察你的大学的背景来决定是否跟你合作。所以我们选择跟世界上每一个国家一流商学院合作,我们不反对多一点,我们是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商学院最多的学校。我们希望最后能为我所用,不是简单的帮人家打工,不是把师资引进来,我们还要输出我们的师资,去传播中国思想的管理精髓。我们和华东大学合作,老师飞过来给中国学生上课,他把他的战略合作伙伴引进来给我们改造教舍,给我们捐赠这样的好事为什么不要呢?他的钱也不拿回去,说在中国发展,帮助中国的人才培养。我们和香港大学合作,他把我们在一开始合作的七八年的所有的积累,虽然每年的积累只有一点点,但积累到六年前以后有了钱以后全部捐给我们的管理学院。这样的合作为什么不要呢?这样的条件给了我们师资的国际化的水准,所以我们要以很多的胸怀面对这样的合作。我们和挪威大学合作,是因为挪威首相指明要和我们合作。凡是来自外资企业要付的市场价格不能太高,市场有购买力有需要的问题,但是对于来自于中国的企业全部有政府的补贴,这样的好事是非常需要的,是得到我们热烈欢迎的,因为中国经济需要这样的一种支持。但是我们很清楚这样的合作目的最终是要为我们所用,能够转化为自己的竞争力和资源。所以这是我们清醒的一点。 我们在很多方面跟很多兄弟学院做得非常相似的,我们师资的国际化从海外引进学者,但是引进学者本身有一个在本土成长的过程,我们派出大量的教师去美国也去欧洲,去每个国家最好的商学院,去和对方的教授合作研究,一切切磋发展课程,我们去旁听他们的课程、他们的教学方法,他们回来以后视野非常开阔,国际上基本的模式什么样,而且在欧洲也有不同的模式,我们把它全部引进回来,跟自己的本土需求结合起来,去创造复旦的管理教育模式。 今天我们很荣幸地说,在复旦的MBA、EMBA的课堂里面,我们的教授绝大多数都是国际化的,他们对每个领域国际上所发生的学科演进、思想的变革我们都很了解,课程的更新、教材的最新动向,我们都非常了解。所以他们能够直接的为中国的青年精英人才提供直接的一个指导和帮助。这也是为什么每年我们的MBA报考总是在全国排第一,尽管我的学费也是最贵。 同时与国际合作伙伴合作上课,课堂上同台授课,有的课他们上、有的课我们上,我们一起教学,因为国外的问题本土的教授没法回答、因为对本土的问题国外教授没法回答,当中国的案例由中国教授讲的时候国外的教授也在学习,他们要把中国的案例放在他们的教程里面去,帮助他们国际化,这是一种共同创造的过程。也让我们的学生有机会看到所谓的国外教授跟国内教授的优势劣势在哪里,并不是海外教授是没有缺陷的,海外教授也有很多的缺陷。而我们通过这样的合作过程变得更加的全面。跟高外定期不定期的访问研究,利用过国外的基金进行研究,利用国外的学术休假到复旦来,我们都提供很大的支持,让他们融入到我们的教师队伍当中去。我们也派教师去海外教学,传播中国市场的研究发现。我们讲中国问题,我们讲中国经济在整个亚太经济当中的地位,中国企业可能的战略行为,在中国市场当中为什么外资企业会失败、中国企业为失败?这个失败背后的原因是否有相同或不同。这样一些思想是所有的企业家,无论是海内海外都需要的。当有这样一种能力的时候,别人敬重你,一流商学院会来找你,你们就会门当户对,这种国际合作会极大的提升你整体的教育资源。我们的研究是国际化的,我们大量主办国际学术的会议,参与国际学术会议鼓励我们的教授发表论文。据我所知,我们发表英文论文的教授,今天大概在商学院是最高的,我不是确切了解的,因为我们的教授工资比较低,所以我们激励他们到海外进行思想的交流,学术的碰撞。这样的激励机制产生非常好的效果。 我们的教学刚才我已经讲到了,今天在座的朋友有机会去看复旦管理学院,你看到我们教学的设施,我们的设计的理念是代表了先进的商学院的理念,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更多自由交流的机会,有一个非常现代的国际商学院的一个概念在那边放着。从硬件、软件各方面我们都要给学生一个非常国际化的印象,让他们不断的去了解,今天在中国所发生的事情都是国际的。尤其在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像上海长三角这样的地方,我们不能够漠视,我们说“狼”来了,可能有些行业狼是被拴住的,但是在有些行业狼是自由的奔跑和你搏杀的。所以我们要不断的提醒学生,我们要把自己塑造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开展大量的国际合作项目?因为我们发现每年我们招500个学生的时候,当时是中国商学院招生最多的学校之一,我们发现我们的师资跟不上。因为师资的培养是一个很长时间的过六年八年,六年八年也未必能培养出来,还有失败,还要把人才输送出去,所以老师、教授是商学院和其他学科一样是最稀缺的资源。当我们现在不能面对蓬勃发展的经济的时候,我们引进海外教授来帮助我们是极大的好事。他们到中国来他们拿不回去什么,他们唯一在中国留下的是,我们知道他们的名字,我们和美国的大学合作搞华人大学的时候,中国的EMBA还没有发展,传统大学还没有EMBA项目。当时华人大学在美国是排名前十位的优秀学校,今天我们知道什么是华人大学。他帮助我们把没有非常著名的公司引进来,捐助我们的教师,捐助我们的硬件设施,这是多么好的事情。 我们全面推广英文教程,用英文的教材,用中文的案例,也用中文的资料,让他了解国际跟国内两方面的事情。因为我们最中说大多数人不会去加入到海外收购的企业,他们在中国的企业里面,甚至是民营企业里面跟国际企业搏斗,将来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招募本土的人才为他的全球经济服务。今天看到有些跨国公司在中国招募人才,招募最顶尖、最优秀的人才到海外总部工作。当你有了金字塔顶端的人才时,下面的人才有更大的吸引力核动力参与到队伍当中去。所以我们激励的股东学生去国际化。我这学习教本科生的课,我非常惊讶,我们本科生能够用流利的英语进行案例的讨论,当你面对这样的学生时,你不用英文教学的时候,你是对他们的一种不负责任,是对他们才能的浪费。所以当我们有最优秀的学生的时候我们要给他们最优秀的国际化课程。我们除了派出去学生以外,还有很多商学院合作伙伴派出我们的学生,我们也支持我们的学生参加国际比赛。我们在欧莱雅举办全球商业在线举办的时候,往上我们击败所有世界的一流商学院,总分第一名。我们去巴黎决赛的时候,我们居第三。我说不公平,你在在线公开市场当中的竞争是唯一客观的,你当面的打分是主席的,这是主观的。但是没有关系,前一年我们拿中国区冠军,全球排第七。去年全球第三,在线是第一。没关系这个成绩无所谓,这都是虚拟的,这样的商业比赛没有直接的赢利,没有直接个人的太大的事业的成就。但是告诉我们中国的学生,在一开始学习的时候要准备国际的竞争,如果你接受国际化教育你可能一点不输给他们。我们也非常严格的招收我们的国际学生,我们对所有的国际学生进行资格审查,包括和海外一流商学院签协议,所有的学生过来要申请,要进行一定的筛选。要看他能不能对我们的项目,对我们的学生的学习有贡献,如果没有贡献我们就拒绝。我们也接受大量的学生到复旦来,来的时候也安排和本地学生的交流,一起进行一些学术的探讨、合作的项目,他们也会有合作项目。这些项目我们有些也在市场上进行宣布。从这个角度来讲,今天我们有管理学院的发展,我们在前两年教育部凭教育成果,我们的MBA教学是一等奖,当时在中国是第一家。为什么有这样一个成果的认定?我们认为是你不断的把海外的东西、国外的东西引进来,无论是教师、教材、教学方法理念、整个商学院的运作模式,我们通过这样的学习使我们今天有了一个比较相对成熟的发展。而且这种发展也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承认。所以我们同美国、挪威、德国、香港等一流商学院有紧密合作项目,包括我们跟德国汉堡大学的合作,在德国招学生、在中国招的学生,两部分学生在一个半里学习,这种学习是全世界都不太少有的,真正跨文化的学习,他们有冲突,但是相互交流学习,德国教授上课、中国教授上课,真正的跨国文化,他们有在海外学习的时间,有在中国学习的时间,双方各自授予符合自己的学位。他们都很受追从,他们入学的门槛很高,那就是真正的大学的国际化。我们也请大量的跨国企业、跨国公司进行演讲,传播思想无国界、知识无国界。 我想,这样一个国际化应该是中国商学院都需要的。复旦有了很多经验,大多数是成功经验,当然我们也有一些失误,但是相比来说,我们一开始就遵循这样的理念,我们说我们的成就是非常巨大的。但是我们知道这个代表着过去十多年的发展,或者过去二十多年的发展。 今天我们并不在乎媒体,或者有些评价机构来评你是什么样的级别,或者有没有参加一些必要的论证。我们今天想说,你有没有信心我们培养人才能够进入任何国外商学院毕业生都能够进入的机构。这是我们认为你有没有竞争力、有没有未来的最重要的指标。我们通过80年代初、在90年代开始启动不断加强的国际化进程,大概在中国商学院里面,复旦管理学院是最早完成转型的。原来管理学院的老师都不是管理,因为原来没有管理,是学税务、工程、计算机、经济、物理的。但是在80年代末复旦管理学院80%的老师是有管理背景,到今天绝大多数都是有管理背景的。你说我的学科太狭窄来源不丰富,搞物理学的教授不可能是搞管理出来的,是在管理学科成长发展起来,你的底蕴基础就非常厚实,你就有可能去提供一个有竞争力的研究和教学。这是我们从国际化当中得益来的。 当我们今天讨论商学院发展未来的时候,我们说大概有几点经验和教训和大家分享。 第一,我们从一开始坚持的理念是和国际二流以上商学院,因为很难定义各国家商学院的区别,但一定是和每个国家一流的商学院合作,我们不为别人打工,但是我们要让别人为我们打工,为我们培养中国所需要的人才。尤其当我们资源不够的时候,就有一个问题,能否们当合作,所以在和别人合作当中极大的推动我们合作的水平,使我们的师资水准我们的硬件不断提升。当看了你的家境不错,我女儿嫁给你、我儿子要娶你的时候,你就有发言权。有人说办国际合作项目是想收多少费就是多少费。这个可能不太陡市场。市场是有一个需求的极限,超过这个极限就不愿意付,就到其他的学校去、就去国外了。中国的购买力仍然是有限的,我们在中国推出有国际竞争力项目的时候,我们只能说收中国最高的钱,但不能收世界最高的钱。顺便可以和大家报告一下,我们在所有的合作项目当中,第一我们没有赚钱。我们不是一个盈利性的教育机构,我们一些项目有盈利,但是有些是有亏损。我们自己的EMBA和MBA是有很大剩余,但项目剩余不代表着管理学院的盈利,因为管理学院还要发展投入,教授还要出国,要造先进的教育设施和营销设施。所以整个商学院是非盈利组织。但是国际合作项目是没有钱,我们很多年的项目有亏损,所以我们只能和政府要钱,我们为企业要钱。我们目标很清楚,就是要建立和国外对等的一个合作机制,我们不要求别人听我们,我们也绝不不会听别人的,而是真诚平等的合作,这是最有成效的。 第二,在国际化当中,我们反对简单化的排名。因为从商学院的发展讲,从管理学院的教育来讲,我们大多数的商学院也就二十年,前后八十年,当然前面差不多五十年都不能算,历史割断了,到现在三十年不到的时间,你还不再和国外竞争,简单的和国外排名,简单的在中国排名我们认为都是不需要的所以2003年的时候论坛我们没有参加,我们认为媒体搭台,商学院跳出来很危险。但是今天我们来了,我们想告诉大家,不管媒体怎么评论,你的远见是什么,对于商学院的定位,在未来的定位是什么,在整个世界商学院竞争格局当中将是什么位置?一个最优秀的企业是在国际市场当中警钟,赢得世界市场的认同,一个优秀的商学院要跟所有的大学一样要人去朝拜。为什么讲这样的话,今天我们太商业化了,为什么我们不参加媒体排名,因为媒体是帮助我们检测我们,也有很多媒体是比较短视、比较功利化的,有这种形式来操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也想呼吁一下媒体朋友们,请你们继续关注、支持我们,来传播在商学的教育,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当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积极推进,去消除误解,去真正地监测一些不足的地方,我们商学院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浮躁的地方,但如何面向对中国经济有益的未来的人才培养,我们看到媒体比较理性、比较有远见的做法。我们看到在未来十年二十年,在中国有比较客观、比较权威,大家都愿意接受的商学院的排名。从这个角度我们也看到,当商学越来越国际化的时候,越来越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时候,你的水准越来越被人们认同和承认的时候,你会不太关注排名。 这也是我愿意分享这个的原因。 最后,我想说的是,国际化本身不是目标,国际化是一种道路的选择,是现实发展的选择,而且这种选择被很多商业证明是有成效的,只是不同的商学院的办学理念不同,在做法上有很大差异。但商学院本身走国际化道路不是目标,目标是能不能创造你的思想和理念,能够为企业界的朋友、为经理人员接受和吸收,而且这种思想在国际上能够传播、被国际上的学者去了解和学习。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我们要期待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不能够走向比较发达的经济水平的时候,中国不可能产生一流商学院。像印度管理商学院有非常奢华的管理设施,但也非常优秀、有非常好的师资,但它的影响力在印度是比较局限的。只有在一个开放经济里面,比较成熟发达的经济里面,商学院才会有更好地资源接受,才会培养真正融合世界,无论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是在学术成就方面都能够达到世界的水准,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今天很多商学院应该有这样的起步和准备,能够和更多商学院合作,来研究中国市场的问题,以及把中国的问题引到世界上去。 将来一个商学院的成功,或者能否成为世界一流的商学院,就要看它能否为世界经济贡献你的思想和知识你的人才能不能在世界各国市场中担任重要的角色,我想这是我们中国商学院应该面对的未来。这需要我们今天不是简单地做一两个国际项目,简单地引进一两个教授,而是在商学院整体模式和整体理念上有一个长远的准备。从这点上来讲,中国的商学院今天有很大的机会,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远见的话,也会失去很多机会。可能像很多行业那样为别人打工。 但从我们今天看到的商学院的努力来讲,我们有信心看到,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中国将有可能诞生世界级的商学院。谢谢大家! 主持人:也许是因为2003年的论坛陆教授没有来参加,所以今天演讲的时间长了一点。谢谢陆教授。 提问:复旦管理学院里有多少EMBA项目是与国外商学院合作的?在EMBA招生规模当中占多大的比例?而且这些师资力量当中有多少是来自复旦管理学院的? 陆雄文:我们有两个项目,一个是中文的项目,每年招300个,我们自动限制到200个,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定位比较高一点,我们的入学要求比其他商学院要求高,我们平均入学年龄是42岁,我们希望通过质量来取胜。我们入学比例是4:1。教育部的规定是30%必须是海外来的,我们30%全部请的是华裔教授,我们希望把这个项目变成全中文的,来迎合高端企业人员的需要。因为用英文的话,很多信息的失真、丢失,让学生和老师之间没有障碍的交流,这是我们的理念,这个项目是全中文的。 还有一个是全英文的教学,所有的学生都是来自跨国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跨国公司资助的学生,平均年龄38岁,这个项目定位也是比较高的,学费也比较贵。这个项目的老师80%是从华人大学回来上课,复旦大学的老师也是用英文授课。复旦大学的英文教课比好多教授的打分都比较高一点,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对本土的事情比较了解。我们希望能够我们的资源维持比较高的质量情况下办班和办教育,这是我们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