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戴-克全面发力中国高端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 08:07 经济参考报

  在世界汽车巨头发起的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持续狂攻浪潮里,身为“六大”之一的戴姆勒-克莱斯勒是最早来到中国的。

  戴-克虽然在越野车市场业绩斐然,但在炙手可热的轿车市场却少有斩获,那么它就甘心这样下去吗?

  组合拳招招生猛

  近半个月里,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在中国可谓大出风头。从8月30日戴-克旗下主力品牌奔驰对北京项目发布最新消息——国产奔驰12月上市,到9月14日银监会正式批准戴姆勒-克莱斯勒金融服务集团在中国成立金融公司的申请再到9月15日,新任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莱索达(TomLaSorda)表示克来斯勒minivan将在福州生产、9月16日莱索达又宣布克来斯勒300c将在北京生产,轿车、MPV外加汽车金融,戴-克汽车一下子成为中国汽车舞台聚光灯下的主角。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汽车巨头,美国的克来斯勒上世纪80年代在北京生产的吉普车曾经在这块市场上取得过空前的成功,即使在大众进入中国开始生产桑塔纳之后的一段时期,克来斯勒的吉普在一些乡镇仍是标准的“官车”。同一时期,克来斯勒在艾柯卡的领导下也取得高速发展。

  不过,进入90年代克来斯勒的发展速度逐渐下降,尔后于1998年同德国的戴姆勒-奔驰合并。而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戴-克汽车的业务(主要指在中国的本地生产)表现却不尽如人意。通用、本田、丰田、日产这些中国市场的后来者逐渐赶上并超越了克来斯勒,戴-克后来的产品始终无法延续“老吉普”曾经的辉煌。

  现在来看,虽然中国汽车的“井喷”时代已经结束,但戴-克这个国际汽车巨擎似乎在长期蛰伏之后开始了对中国市场的全面发力。高端品牌的本地化生产,加上配套的金融服务,戴-克已将重争中国市场的决心付诸于行动。

  三年酝酿奔驰终于国产

  在重新逐鹿中国市场的过程中,戴-克布下的最重要的一枚棋子就是奔驰的北京项目。

  2002年曾遭遇被砸事件的奔驰,经历最初的苦痛和2003年的隐忍之后,适时地在2004年北京车展期间请来了迈巴赫这一旗下超豪华品牌前来收复失地,凭借与劳斯莱斯的等量级别和令人不敢想像的昂贵身价,在各路媒体有意无意的帮助下,迈巴赫迅速占满了超富阶层和普通大众的视线,双M标志带领着三叉戟徽章重新上位,今年1至4月,奔驰的旗舰车型S级轿车在国内市场的销量甚至已经超过了欧洲和日本,位居全球第二。

  从2002年到2005年,奔驰在中国不仅是将其地区总部从香港搬到了北京,奔驰品牌也上演了一回“王者归来”的好戏,更为重要的是其C级车和E级车的生产线也被搬至北京。2003年,“第一辆国产奔驰在哪下线?”成为大家最为关心的汽车话题。最终凭借与奔驰母公司戴-克的多年合作,北汽最终胜出,2004年奔驰北京项目更是请来了德国总理施罗德亲自为其奠基。

  去年5月3日就拿到发改委批文立项的北京奔驰项目,当时计划2005年5月正式投产,最快7月上市,但国产奔驰并未如期下线。业界认为,国产化问题是造成国产奔驰推迟上市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有关协议,2006年我国整车关税为25%,零部件关税为10%。很多企业为了利用整车关税和零部件关税税率差别,加快了其产品的国产化步伐。但今年4月1日起执行的《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则彻底让这些想赚差价的合资企业失望了。因为该办法规定进口汽车零部件构成整车特征的都要按整车税率收税。而首批国产奔驰正是这种情况(采用在中国组装进口件的形式生产),因此短期无法达到国家政策规定的国产化率。

  不过,业界也都很清楚,合资双方对于未来经营管理权、控股权的“争夺”,也必定是决定国产奔驰难产的重要因素。经过多方较量,在原北京吉普的基础上组建的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简称BBDC)终获正式批文,于8月30日宣布成立。按照协议,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和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的股比为50∶50。第一辆下线车由原本的E240升级为E280,预计11月生产,12月上市。对于国产奔驰的这一次变阵,“从价格上来看,E280相比E240上升了一个档次。奔驰此举意在避实击虚,用缩小竞争范围的办法寻求突破口。”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咨询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如是表示。面对宝马3系、

奥迪A6、凯迪拉克CTS、一汽丰田皇冠等豪华车已对国产奔驰E240形成的合围阵势,“用E280拉开原来与E240形成竞争关系的竞争对手的距离,这不失为一个好的初期切入选择。”

  记者近日从奔驰专卖店了解到,旧款E280在2002年就已停产,当时的售价为84万元。随后进口的新款奔驰E系列中,只有E200、E240和E320,没有E280。看来,梅赛德斯-奔驰一早停止E280的进口就是在为今天的国产化做准备。

  市场已变奔驰胜率几何

  对于戴-克来说,北京奔驰项目能否取得成功,对其在中国市场的整体表现至关重要。毫无疑问,2005年,国产奔驰、宝马和奥迪等豪华车之间的竞争将成为年底车市最大的“看点”。这是全球公认的几大豪华车品牌首次齐聚中国,展开的一场本地化生产和销售的较量。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场商业竞争中,政府高档用车采购已经成为几大豪华车厂商的“必争之地”。而“竞争”之所以要加引号,是因为目前,只有国产奥迪在高档公务用车的政府采购目录上,作为后来者的国产宝马或者即将下线的国产奔驰等车型还不具备竞争的资格。透视奥迪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其领先的市场地位与其在高档公务车市场的成功表现密切相关。能否近水楼台,抢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巨大市场机会,将成为考验国产奔驰的重要一关。

  与私家车市场相比,高档公务车市场总量其实并不大,但是其品牌影响对法人

购车市场与私家车市场的辐射作用却是巨大的——当然是那些能买的起奔驰的消费者能否摆脱奥迪的影响来选择奔驰,现在还很难判断。虽然奔驰从不把奥迪看作自己的竞争对手,但不得不承认,奥迪系列在中国市场的巨大成功给奔驰设置了巨大障碍;而老对手宝马也拥有一定的先发优势。更为重要的是,曾经盲目崇拜权威的消费者现在也开始变得理性,曾经只有宝马、奔驰概念的人现在也会转买沃尔沃、捷豹等车型。

  让人不放心的还有奔驰在这两年里接二连三的召回事件,这必然也给奔驰品牌带来了负面影响。9月12日刚刚传出奔驰表示将召回旗下豪华SUV(G55AMGKompressor)的消息。而半年前,4月1日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有限公司也曾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召回报告,拟召回在2001年6月至2005年3月期间生产的E级、SL级和CLS级轿车,涉及车型约为5345辆。2004年9月24日,奔驰中国有限公司进行轿车召回,更涉及近1.3万辆奔驰A级、CL级、CLK-CLASS级、E级及S级轿车。

  不过,凭借研发方面的投入,奔驰在中国市场的长期表现还是颇让人期待。戴-克集团董事,负责梅赛德斯汽车研发和技术的韦伯博士在今年上海车展期间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表示:梅赛德斯-奔驰将在中国建立奔驰设计中心,它的目的是将全球最受欢迎、最好的、最经典的想法糅合到一起,创造出全世界各地消费者都能喜欢的产品,目前这种机构仅在美国、日本、意大利存在。如果这一承诺兑现,这将是中国第一家由豪华车品牌开设的设计中心。

  新产品和金融公司多管齐下

  除了奔驰的国产,戴-克的汽车金融也是其争夺中国市场的关键。9月14日,中国

银监会正式批准了戴姆勒-克莱斯勒金融服务集团在中国成立金融公司的申请。这是继通用、大众、丰田、福特之后,第5家获准在中国市场开展汽车金融服务的跨国巨头。据了解,新建的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将是第一家既为乘用车经销商和客户提供服务,又为商用车提供服务的汽车金融服务公司。

  戴-克金融服务集团CEO于尔根·沃克表示,新公司计划于第四季度开业,总部位于北京,注册资本为5亿元,在起步阶段将聘用50名员工,并计划在2006年达成大约3000单融资合同。有关方面预计,按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达到1500万辆估计,中国汽车市场的销售额至少也会达到15000亿元,即使未来20年中国信贷购车的比例只有国外平均水平的一半,汽车金融业也将有5000多亿元的市场容量。巨大的潜力正让越来越多的国际汽车金融巨头加快进入中国的脚步。目前,现代、标致-雪铁龙、沃尔沃都在加紧申请成立汽车金融公司。在这一点上,戴-克走的不算最早,但终究没有被竞争甩在身后太久。

  产品方面,前不久刚刚就任克来斯勒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两周的来索达(TomLaSorda)在中国考察时表示,戴-克集团将战略投入3.5亿美元,在北京制造获奖车型300c,全部供应国内市场,同时在台北和福州生产Minivan。这3.5亿元新投资使戴姆勒-克来斯勒及其合作伙伴在中国总投资已达15亿欧元。

  作为克来斯勒新的旗舰车型,300C在美国本土市场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市场成功,中国市场对目前进口的300C也是赞誉有加,按北汽控股董事长安庆衡的说法,300C的价位接在国产奔驰之下,这就使戴-克在中国轿车的产品线更为丰富;再加上Minivan这款畅销MPV,还有传统的吉普和三菱产品,以及与北汽福田(北汽控股为其最大股东)合作生产中型和重型卡车,戴-克产品系列很快将变成一只庞大的舰队。

  作者:杨大鹏

  (来源:经济参考报)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