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格林斯潘掼奶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 02:21 每日经济新闻

  格林斯潘周一在“美国银行业协会”年会上演讲时又拿房产泡沫说事。他说:房市泡沫已蔓延至房贷市场,只需先付利息的贷款充斥市场。这些‘非传统’抵押让原先买不起房子的人能以已炒高的房价购屋,而且约半数消费者利用房屋来再融资供消费或偿债。”

  格老表示,“度假屋式的房屋”(即屋主不长住的房屋)的销量处于空前水平,显示投机在房价上涨中占更大分量。

  “过去10年个人支出主要来自房屋和股票上涨,而非收入增长,这也是1995年以来个人储蓄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格老最后说。

  熟悉内情的朋友或许知道,最近一年格老屡次三番抨击房地产泡沫。但迄今为止,美国房市始终顶着格老口水,未显收缩迹象。周一公布的美国8月份

二手房销量增幅为历史次高,成交均价则创历史新高,达平均每栋22万美元。周一,美国股市的房屋分类股指一度大涨1.9%,格老讲话后,涨幅缩为0.4%,但仍然强于大盘。

  美国人听不进格老“苦口婆心”的劝说,美国人真这么傻?一向深沉的格老对房产却显得不怎么深沉,显得很“义愤”。事情真这么简单?

  房地产、美债、美股等大容量市场位置均高,在人人心知肚明的“双赤字”及随之而来的美元大势看跌背景下,“不动”的、基于购买力平价并能以所有币种计价的房产应是更好的避险去处,怎么看也好过“纸糊的、仅能以美元计价的”股票和债券;此外,比较美国人“

房价年收入比”,显然远未到所谓泡沫地步;最后,笔者很难相信“刚在高科技泡沫上吃过苦头的美国人”在短短几年内再踏入同一条河。

  从实证看更明显,不论是当年日本泡沫还是1998年的东南亚泡沫都有一个共同点:鲜有人担心泡沫会破裂,鲜有人承认泡沫。

  筹码供求和换手特征决定了行情在抖抖忽忽中上涨,越怕,越涨得没完没了。

  格老卖力地“搅和”他称之为“泡沫”的东西,许多新手的筹码便被搅飞了,他们怕了。在大量持有房地产投资品种的美国机构中,有不少看好房地产的操盘手也许正盼着格老唱空,内心窃喜。

  “唯有老头子唱空,才能震出筹码、垫高市场平均成本;唯有泡沫‘进二退一’,泡沫才能垒得更结实、更高。”老手们或许正这么想。

  见过“掼奶油”吗?泡沫越打越多,越搅越厚。

  作者:郑步春 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94,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