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空调业 在理智与激情中挣扎(行业话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 08:18 人民网-市场报

  回眸05冷冻年的空调业,几分惆怅与欣慰。忧的是空调业在多年的洗牌和重组后,一大批耳熟能详的空调企业被淘汰出局;喜的是剩下的空调企业大多是精兵强将,在经历了风吹雨打后,整体实力得到了增强。

  内销市场上,一边是原材料上涨、成本压力巨增,能效新标准实施、低能效产品面临快速消化难题,天公不作美空调销量不如人愿、国美苏宁等商家的降价拉动销售缺乏吸引力
;一边则是各个空调厂家坚守着价格底线不动摇,坚决不再以低价为利器换取市场份额,也不会为了快速消化库存而卖血割肉,甚至还出现了各个企业的全国性涨价行为。

  尽管面临着低价

反倾销、欧盟双绿色指令等政策及技术上的一系列壁垒,我国空调企业的海外出口量仍然稳中有升,美的、格力、格兰仕等企业通过外销的拉力,以市场快速消化能力支撑着规模化效应。

  当然,今年空调业的最大亮点还在于,越来越多的空调企业学会算账和规划了。在渠道操作上,学会了多元化渠道策略。包括美的、志高、新科等企业均选择了多条腿走路,一方面与国美、苏宁保持合作,另一方面则倾向于自主拓展乡镇市场。这种操作在面临家电连锁的单边主义行为后,企业的市场销售网络不至于瘫痪。在市场竞争策略上,尽管一些厂家仍然使出了价格策略,但价格战的使用范围、频率、限度得到了有力的控制,沦为一些厂家抢占区域市场的阶段性手段,对市场和企业的危害性大大减弱。与此同时,服务营销的概念也呼之欲出,格力、松下等企业纷纷将空调包修期从3年延长到6年,许多企业正在将传统的售后服务包袱转变为一种市场营销的推力。在产品研发和推广上,多数企业都坚持着节能与健康的平衡发展,旨在把握更多的消费群和市场。

  如今,对于各个空调企业而言,大家都在为了生存而奔波,但每个人所走的道路和发展轨迹都有差异,有的采取做大做强的扩张式策略,有的采用先做强后谋大的稳健式推进策略,有的则安于区域市场的精耕细作,保障稳定的利润。

  从明年开始,国内空调市场又将步入了稳定而缓慢的成熟期,这预示着企业将远离了前期的那种快速地盲目式增长,相对应地企业在内部管理水平、生产流程再造、市场

执行力和控制力等关键因素上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发展对于多数企业是一种机遇,但仍不可避免地要面临转型期的阵痛。此时不仅需要企业的睿智,还要有持续的激情。

  《市场报》 (2005年09月26日 第七版)

  作者:沈闻涧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