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引资,中国银行业格局之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6日 02:17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翻开2005年银行类新闻的检索,“战略投资者”无疑是最热点的话题。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战略投资者引进的加快,人们开始关心的问题是,在一次次引资的背后,是否可以预见国有商业银行以及几家战略投资者未来的变化?是否可以透视出中国银行业版图的格局之变?

  外资的进入冲动

  惠誉北京信用评级有限公司金融机构评级分析师林妍表示,外资银行入股中国的银行的目的,总体而言都是想了解中国市场,借四大行的网络优势拓展自己的业务,以进一步开拓亚洲市场,3至5年了解了中国的市场会卖掉股份,在中国建立分支机构。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发展研究部总经理助理、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徐宝林表示:“工行、建行、中行三大行未来的目标均可能是朝着全能型综合性的银行发展。只是由于三方各自原有的基础不同、客户结构和竞争优势不同,因此引进不同的战略投资者以提升其原有优势,增强新的

竞争力,以争取在其他方面有新的发展。”

  “工行有望成为中国的花旗,成为一个金融集团。”徐宝林认为,“中行在海外的吸引力很强,由于以外汇业务见长,始终依赖于中高端的客户群体,未来仍然可能瞄准中高端客户市场,提高其在国内和国外综合竞争实力。”

  格局即将变化

  “引入战略投资者之后,竞争的焦点将会逐渐的产生变化。”徐宝林说。

  徐宝林认为,今后竞争的焦点将集中于核心竞争力特别是风险管理能力上。以前中国的银行之间竞争趋于同质化,属于粗放型、简单型的竞争。如通过简单的利率下浮来争得市场,竞争的焦点集中在价格上,而今后银行业的竞争会趋于理性,科学地判别损失,会更加注意考量银行风险。如何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是考察银行水平的核心,因此焦点最终将落于此。

  引资之后整个中国银行业的格局也将会逐渐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的主体,行业的主体一旦发生变化,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在内的整个银行业的竞争格局必然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同业之间将在更高层面、更宽领域、更高水平上展开竞争。

  徐宝林表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深化,公司和个人客户需求日益多元化,对投资

理财、财务顾问和投资银行等业务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以产品、服务、渠道、品牌为内容的日益变化的客户需求,要求商业银行必须迅速地从“规模驱动”向“客户导向”转变,进行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变革。未来的竞争将更加趋于理性化、多样化和差异化,每家银行发挥其各自优势,找到自己的市场和客户定位,展开综合竞争。

  把握好双赢与“双刃”

  “中外合作金融机构通过战略合作关系,外资银行可以获得关于本地市场和本地客户的专业知识,而被参股的国内银行可以获得资本关于如何经营银行的先进经验。如果所有都能达到自己的期待,这将是一个双赢的战略合作。在中外合作中,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的出发点不同,外方更多地考虑如何开拓中国市场,而国内银行的意图是通过引进外资来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在合资过程中加快中外双方在理念、管理、业务方面的融合,对合作能否成功将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徐宝林说。

  徐宝林表示,引入境外战略合作伙伴合作的目的一定要明确。投资者分为财务型、伴随型、战略型三种类型。财务型投资者:以财务回报为驱动,缺乏长期目标,偏重投资价格并择时退出以获得回报;伴随着投资者:没有明确的战略目标,以改变股权结构为目的,与财务型投资者同样偏重于投资价格并择时退出以获得回报;只有战略型投资者:以战略为驱动,有明确的长期战略目标,在中国市场上与合作伙伴建立稳固和长期的合作伙伴,并愿意进一步增加业务投资,具有付款的诚意和能力。

  徐宝林说,目前三大行引入的战略投资者从表面上看均像是战略型投资者,但究竟双方紧密到什么程度还要看今后双方的合作,因此,不排除有第二第三种类型的投资合作伙伴的意向。

  “通过引进战略,以股权为有效纽带,用少量股权向国际著名银行换技术、换管理、换市场、换产品、迅速做大做强,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在国际上有过许多成功的案例。重要的是商业银行要有积极进取的心态,善于抓住机遇,捕捉到先机,率先获得竞争上的优势。”徐宝林说。

  当记者问及林妍对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一事如何评价时,林妍直言:“引入战略投资者是把双刃剑。”

  林妍表示,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风险和收益并存,中国的银行业应该在3-5年内加快改革,以应对来自国内和国际上的挑战与竞争。

  据国际评级机构惠誉评级的新资料显示,尽管2004年中国各银行表现出色,但其盈利能力仍与国际标准相差较远。主要原因是银行提取的

准备金较高,而中间业务收入较低。惠誉还指出,中国各家银行的资本金水平整体偏低。

  惠誉调查结果的表明,截至2004年底,13家商业银行的权益与资产比为3.7%,资本充足率为8.5%。考虑到银行的资产质量不佳,呆账准备比例不足,以及银行所面临的风险情况,惠誉认为目前银行的资本还不够充足。薄弱的资本成为推动各大银行纷纷寻求国外战略投资和海外上市的动力。

  《国际金融报》 (2005年09月26日 第四版)

  作者:本报记者 尤越 发自北京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