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广东地区有60%-70%的小型炼厂不堪高成本而主动停产。
油价上涨拔高火电企业成本,电价仍原地踏步
“电荒”背景下,发电企业表面风光无限,实际上却苦不堪言。记者了解到,随着近期燃料油价格的大幅上涨,涉油企业成本明显提高,广东地区有60%-70%的小型炼厂不堪高成本而主动停产;而发电企业却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而纷纷陷入亏损的尴尬。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刘振秋透露,今年1-5月,发电企业利润总水平比去年同期降低62%。其中,据记者了解,广东省电力企业更是面临空前的亏损压力。
据估算,电厂每发一度(千瓦时)电平均亏损在0.10元左右。有业内人士预测,如果不及时解决中国电力体制上的矛盾,到明年可能将有三成民营、股份制电厂将不堪重负而纷纷倒闭;届时,市场用电需求的增加与国家供电量不足的矛盾也将进一步升级。
行业直接亏损率17% 2004年以来,一方面全国缺电形式严峻,另一方面电煤价格已保持高位运行,电力企业的利润不断被成本上涨吞噬。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电力论坛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顾问叶荣泗表示,“今年上半年5大发电集团中两个整体亏损。”据悉,另外3家也仅仅是微利或盈亏平衡,这是华能、华电、国电、中电投和大唐5大发电集团成立以来首次出现的情况。
业内的一种说法,“市场经济的煤油,计划经济的电”,就是指原油煤价根据市场向上狂飙,电价却一直被政府“抓住不放”,不能随行就市。
对此,广东佛山新顺电力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伟华也表示,目前煤价、油价与最终的电价无法“联动”,这对各个电力企业冲击很大。
邵伟华同时介绍,目前发电用油价格为每吨3340元,相比2004年每吨1810元上涨幅度高达85%。因此,自2005年以来,电厂每发一度电的亏损额为0.10元,直接亏损率为17%。同时油价上涨以及各地陆续开始收取的水资源费和环保排污费等也加大了发电企业的成本,使企业经营业绩普遍下滑甚至亏损。
产业资金链出现紧张 有专家向记者表示,发电越多亏损越大的尴尬,折射的正是电力定价体制的困局。据称,电力企业,尤其是火电企业面临全行业危机,其实早就命中注定了,只不过大多数人没有想到危机会在电力极度短缺,发电量创历史纪录的时候集中爆发。
同时,国际石油和燃料油价格一路高涨对石油市场原有的赊销贸易方式带来了挑战。电厂等燃油终端用户生产经营陆续难以为继,中间贸易商经营风险也在加大,整个产业链陷入一种资金链紧张甚至极易断裂的状态。据广州华泰兴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曦林介绍,目前广东四大燃料油消耗行业中,电厂全面亏损,经营举步维艰。在此背景下,进口贸易商不仅面对应收账款坏账率上升的风险,而且还陷入资金使用成本不断增加的恶性循环。
涉油电企供应链震荡 甚至,在原油价格飞涨的背景下,油厂与电厂企业间的纠纷也频繁爆发。目前,顺德地区最大的发电企业德胜电厂与广东南华石油有限公司,就因6万吨“合同油”未如期供货而闹上法庭。同时据了解,目前广东省已有几家石油贸易商因应收账款收不回来导致资金链条断裂而破产。
对此,邵伟华向记者分析,以目前的石油电厂间的供销体系,由于国际油价市场的频繁波动,石油公司如果不以“合同信誉”与下游电力企业完成相关交易义务,那么将很难维护正常的电力市场经营轨迹,从而有可能导致整个电力产业体系的崩溃。据透露,目前顺德地区有部分电厂已经决定转产其他产业;而相当电厂为了降低“亏损”,也开始了限电供应,使得本来已经紧张的电力供应雪上加霜。
本报记者 张浩
观察
改革定价机制是当务之急
广东佛山新顺电力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邵伟华也认为,体制因素是长期困扰火电企业的症结所在。
国家电力专家朱成章表示,只有在电价高于成本、电力企业有合理利润时,才能进行市场化改革。而中国电价长期偏低,把电价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就会推迟电力交易市场的建立,而电力市场难以建立,又使国家有理由对电价实行严格审批,使电价走入严控的怪圈。朱成章建议,当务之急,是让电价高于成本,按市场经济规律定价,体现供求关系。
据了解,为鼓励地方小火电机组顶峰发电,缓解广州市今年二三季用电紧张状况,广州市财政部门已经通过安排地方电力专项资金和财政垫支等方式筹得1.37亿元,目前广州已经有19户电力企业获得了5480万元的财政补贴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