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张保庆拍案而起为助学(热点人物)(组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 08:11 人民网-市场报
张保庆拍案而起为助学(热点人物)(组图)
  近日,在新闻发布会上,“直率部长”张保庆公开表现出高官中少见的情绪化,令在场媒体记者大吃一惊,他毫不留情地点名批评了数个省和银行、高校,对助学贷款的现状表达了个人的愤怒、忧虑和无奈。

  这是一位寒门学子。读高中时,为了省下一元钱的路费,他每周徒步在学校和家之间往返80多公里。大学4年,他全靠国家助学金度日。

  这是一位部级高官。从翻译到驻外使馆官员,从处长到局长,从局长到副部长,宦海沉浮几十年,秉性不改。新闻发布会上,他大反官场常态,点名批评各地政府、高校和银行。

  这
也是一位正直而又有爱心的人。看到贫困的大学生无钱上学的种种窘迫,他潸然泪下。他说,实在有困难解决不了,你们可以来找我。为此,他办公室收到了两麻袋各地学子寄来的求助信。

  这个人,就是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一个声称自己“快退休”的人。

  愤怒

  8月29日下午两点,高校新学期开学的日子,教育部召开了2005年的第11次新闻发布会,由副部长张保庆介绍以国家助学贷款为重点的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让现场所有人都没有料到,张保庆的发言滔滔不绝地讲了45分钟,矛头直指某些地方政府。

  “有的省委领导的脑子里,根本没有品学兼优的概念……搞一个大项目,几十亿都出去了,遇到困难学生,这个、那个理由就出来了。”

  在答记者问时,张直言:“八个省我可以说说,分别是海南、天津、黑龙江、内蒙古、青海、宁夏、甘肃、新疆。这里要说一说天津,他们的特点是基本上几年没有动。海南一个都没有贷出去,天津一个没贷出去。”

  张保庆似乎意犹未尽,于是炮口再次对准一些高校和银行。“我对银行行长说,以前没有助学贷款呆坏账的时候,其他的呆坏账几千亿元,你怎么不说呢?!”

  “我调查的结果是,中小学乱收费主要是地方政府的乱收费。”“高校的乱收费主要是高校的责任,高校的领导在变相乱收费。”

  这次远远超过常规发布会长度的谈话,后来被解读为“张保庆发怒”,“教育部门被迫捍卫中央权威”,张本人也被称为“很有个性的部长”,“不带官腔,没有官话”。

  “凭良心做事”

  张有一句名言:“家庭贫困学生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可先找自己所上的高中学校,找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可借路费到高校报到,再解决不了,可以给我写信!”

  “我平均每天接到的信至少是20封。”张保庆说:“每天下班前,我必须把每天的信看完。看完之后有几种处理办法,如果我批示之后管用的,我肯定要批。”

  张保庆说他对这些信很留恋,因为这是一段艰难历史的见证:自1999年创建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以来,他几乎每天都会收到贫困大学生直接寄给他的信。有时间的话,他会选择晚上坐在灯下阅读、批复。信中那些悲伤的故事和无奈的求助,常常让他落泪、叹惜,甚至愤怒,以至于夜不能寐。

  “要带感情地做这个事情”,他说,“我们高校一天到晚在做思想工作、德育工作,如果这个学生家里有困难,就没人管,学都上不下去,那还有什么思想工作可做呢?”

  “我在教育部呆了二十六七年了,做事情我们都得凭良心。”

  或许只有了解张保庆的人才知道,他说的这是真心话。来自河南镇平的他是苦孩子出身,全靠着国家一个月18元钱的助学金,才完成了四年学业。

  “助学贷款比天还大”

  1960年,贫寒的张保庆成了村子里第一个高中生———考入了距家85里的县城高中。为了节省下一元钱的路费,周六下午上完两节课之后,他都要徒步回家。“那时候年轻,走得快,但是85里路大约也要走5个小时。”

  如今,身为副部长的张保庆还时常回忆起几十年前的苦难,从那时起,年轻的张保庆就已开始领略这个世界的艰辛。贫寒赋予了他动力的同时,也给予了他对贫困学生与众不同的感情。

  “在我脑子里,助学贷款这件事情比天还要大。”他说。

  随着大学收费制度的改革,经济困难学生问题日益凸显。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到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约24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20%。为了保证这些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有学上,国家在1999年试行,并于2000年正式推出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但是到2004年6月底,实行5年的国家助学贷款实际发放仅52亿元,全国约80万学生享受了贷款,与有关部门最初的预计———每年100亿元的基本理想目标———相去甚远。

  助学贷款的工作推进得并不顺利,张保庆对此既愤怒又忧虑:“资助高校贫困生完成学业,应该说是国家一大政策,也是我们政府必须要履行的责任。我就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个东西就落实不下去呢?”

  除了在发布会上的点名批评,“开学之后我们跟财政部要组成联合调查组,一个省一个省跟他们商量,到底有多大困难,如果真有克服不了的地方,我们会帮他们解决的。”张保庆说。

  “实行国家助学贷款,主要原因是要扩大对高校家庭贫困学生的资助覆盖面,按照规定,所有贫困生都应该得到助学贷款!”

  “定教此生不虚付”

  在中国的政府官员中,能写一手好字的不多,能做旧体诗的更少,而张保庆两者兼能。2001年张保庆还出版了一部旧体诗集《抱清吟》。

  张保庆自己说,他之所以喜好古典诗词,得益于小学、初中的两位语文老师,那两位从旧社会过来的老师古文讲得特别好,生动而富有感染力,耳濡目染中,那些千古传诵的诗句就在这个农家少年心里扎了根。

  1964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后,张保庆认为,要学好外文,中文不好是不行的。而学习中文,从诗词入手,又是一条正途。于是,他开始用大量的时间看诗词。从《诗经》、汉赋开始,古诗十九首,南北朝诗,唐诗、宋词、元曲,一路读下来。1965年,张保庆开始了自己的诗歌创作。

  “一路风尘入京都,往事来梦歌亦哭。十年学程汗湿路,三秋饥肠泪洗书。多病高堂煮命饭,白发慈尊送雪谷。师情一片埋心底,定教此生不虚付。”(《思往》)

  张保庆上高中时,每星期往返家里一次,背来一周的口粮。一次下大雪,张保庆回不了家。正当发愁之际,见老父亲满身披雪,如同一个雪人,身上背着给儿子送来的白薯。父子二人见面,抱头痛哭。时隔多年,如今的张部长说起此事,也经常不能控制感情。

  张保庆对普及、继承中国古典诗词有自己一贯的看法。可是现在青年人中学习、喜爱古典诗词的人越来越少,“我接触的青年人当中,没几个懂,这让我痛心疾首”。

  (祝晓风)

  众说纷谈

  教育不是张保庆一个人的战役

  继审计署署长李金华、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之后,又一名部级干部因其个性和勇气赢得掌声一片。而尤胜于前两位的是,张保庆副部长的雷霆一怒,短短时间内就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据报道,一些被批评的省市已经“连夜行动起来”,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肠梗阻”现象已经有了疏通的迹象。

  对中国的百姓来说,出现这样的个性官员,的确有理由感动。他们的鲜明个性,给了人们可触摸的质感,增进了百姓和高层之间的谅解和信任。

  不过细想之下,如此局面却让人喜忧参半:要保证重大问题的完善解决,仅仅依赖于某些“明星官员”是远远不够的———这种“依赖”和“偶然”,或许正昭示出制度化解决途径的无力。

  事实上,三位“个性官员”在展现“个性”时的一些表现,也确实容易让人体会到一种异样的味道。李金华署长说:“走到这一步,就两句话,一个无所谓,一个无所求。你把所有的人都得罪了,也就谁也不得罪了”;“不断后路难当审计长。”潘岳副局长说:“我不在乎个人毁誉。”张保庆副部长则反复强调:“反正我就要退休了。”如此表态,竟至让人颇有一丝“悲凉”的感觉。

  有言道:“审计绝不是李金华一个人的战役。”同理,做好环保、解决好教育上一系列问题,也不是潘岳和张保庆们“一个人的战役”。加强方方面面的执政能力,树立中央各项政策的权威,不是“个性官员”能承载的任务。因而,面对令人击节的“个性官员”,在赞扬之外,对其背后隐含的问题,更应予以深刻的、制度性的思考。

  《市场报》 (2005年09月23日 第一版)
张保庆拍案而起为助学(热点人物)(组图)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