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泥上的钉子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 03:16 每日经济新闻 | |||||||||
最近,印尼、泰国、斯里兰卡先后加了息,我国香港也加了息,最后一个是菲律宾。 周四,菲律宾央行将基准的隔夜利率调升一码,至7.25%,菲央行称加息是为了抵消通胀压力。熟悉内情的人都知道,菲律宾当局一直倾向于宽松货币政策,以刺激消费和投资,现在被迫加息自然会觉得不爽。
谈到利率问题,不得不提到汇率:对美贸易依赖极大的亚太经济体不论实行何种汇率制度,都“程度不一地参考”美元汇率。 由于多数亚太经济体均想“程度不一地”盯着美元,在资本“比特化”和“全球化”大局下,不仅“程度不一”地失去货币政策主权,而且还被迫储备额外的、低效率的外汇。 印尼盾和菲律宾比索具贬值压力,菲律宾比索最近三个多月已贬值了4.2%,同样在三个多月内,印尼盾贬值了5.3%。已实行浮动汇率制、拥有“理论上”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印尼、菲律宾,在现实中却未显示出这种独立性,不得不跟随美联储额外地提高利率才能阻止资金外逃。而额外的加息对脆弱的经济意味着额外的打击。 同样,实行联系汇率制且资本项目全开放的中国香港,在港币已近“天花板”时,面对四年最低的失业率和一路上涨的房价,只能“干等”美联储加息才敢跟进。纵使这样,对“天花板”牢度也仍多有顾忌。假如哪一天美联储停止了加息,又假如到那时香港经济也极热,且港币也迫近“天花板”时,选择“继续盯着美元,还是加息”对特区政府将是个考验。 1997年东南亚危机原因之一是“盯住”了强美元,当今能源危机原因之一是“参考”了弱美元。两次危机,问题都出在如同“稀泥”的美元,和“以身许泥”的钉子。 作者:郑步春 每日经济新闻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