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亚洲能源共同体呼之欲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3日 01:01 中华工商时报

  本报记者程凯

  “卡特里娜”刚刚吹过去,“丽塔”又要吹过来,墨西哥湾再度告急,国际油价重新上扬,高油价时代如何寻求生存智慧?

  中印俄政府正在寻求一种答案。据印度报业托拉斯21日报道,中印俄三国决定明年
举行三边商务峰会,今年11月在新德里举行北亚和中亚主要石油供应商和需求商圆桌会议,以加强和扩大三方在商务及能源方面的合作。

  中韩日石油企业也在寻求一种答案。21日中韩日三国主要石油公司的最高经营者在韩国汉城讨论建立东北亚石油采购联合协商机制问题,并达成了共识,以便推动亚洲石油共同市场的形成。

  中印俄作为亚洲

能源供求的最重要参与者,共同商议能源大计;中韩日三国石油企业协商联合采购,这些都让人感觉“亚洲能源共同体”的合作模式呼之欲出。

  如果出现“亚洲能源共同体”合作模式,第一作用将是平抑油价,防止恶性竞争,消解国家地区间能源冲突升级的可能性。

  上半年,伴随油价攀升,西方媒体热炒“中印争夺能源”,认为“中印石油需求增长将进一步导致世界油价上涨,而且中印能源争夺也将升级”。最乐意听到这类消息的当属国际石油炒家,当真出现恶性竞争得利者便是他们。油价在恶性竞争中上涨,不仅对中印经济,而且对欧美经济都无好处,全球经济依赖一个共同的能源市场,争则俱伤,合则俱荣。

  如果亚洲主要能源需求和供给国联合起来,谋求一个“亚洲能源共同体”,解决的不只是“恶性竞争与能源冲突”问题,更加让人期待的是:高油价时代,用“经济一体化”来思考合作关系,“能源供需依赖”可能使亚洲更加紧密团结,创造一个全新的地区合作模式。

  欧盟就是一例。欧盟前身为“欧洲经济共同体”,而欧共体前身是“欧洲煤钢共同体”。在石油没有成为主要工业血液前,对煤钢资源的争夺是欧洲战争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二战后,为了避免战祸再生,部分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欧洲真正联合,才有了欧洲煤钢共同体。而欧洲煤钢共同体最终导向欧洲更大的合作:贸易一体化,货币一体化,以及目前的宪法一体化目标。

  当然,亚欧会有很大不同,但是以能源合作促进更广泛合作的内在经济动力是一致的。中印都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大国,都需要外部能源进口。俄罗斯远东地区富有油气,资源将给俄带来新的财富。

  对俄罗斯这样的能源供给国而言,合作优于恶性竞争,价格的平稳更利于长期交易。21日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的副董事长梅德维杰夫就亲自来华推销,还设想了三条天然气输送路线,一条从新疆进入,两条从黑龙江进入。

  当然,“俄气”的目标不只是中国,还有日本、韩国。除了中国、印度,亚洲有巨大能源需求的还有日韩以及东南亚国家,而潜在供给方包括中亚各国以及印度尼西亚等。因此,亚洲的能源合作可以扩展到更广范围。各方之间的关系交错在一起,以经济利益为主导,达致更多的合作和繁荣。

  “亚洲能源共同体”现在看来可能还像是“纸上谈兵”,但是,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以及经济一体化条件下“荣则俱荣、损则俱损”的连带关系,最终可能导致这个共同体的出现。

  认识深远者将得到实惠。尽管存在竞争,但是能源合作的愿望已经使中印关系打开新局面;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也有突破性进展,印度希望开辟一条途经巴基斯坦的石油天然气管道,因为这将更加经济;中国、越南、菲律宾三方已经放弃争议,在南海联合进行油气勘探。

  当然,能源共同体的合作模式只是一种选择。由于主观认识不同,还会有人选择另外一条道路。竞争或是合作,只是一念间的事情。

  中日从俄罗斯进口油气的“泰纳线”和“泰大线”之争才了,这些天日本又挑起中日“东海油气”冲突。中国外交部已经表态希望“合作和对话”,不知日本究竟要如何回应?其实,在能源合作问题上,岂只是中日之争,还有中美之争,中海油竞购优尼科案便是一例。日美究竟要以怎样的心态来应对高油价时代以及

中国经济的崛起呢?“岛国心态”作怪,大国心态也作怪。(23B4)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