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珠江游”寻求突破(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 15:29 金羊网-羊城晚报
  广州“珠江游”曾经辉煌一时,但是好景不长,由于两岸缺乏历史景观,可讲可看的不多,“珠江游”近年来魅力不再,客源一减再减。

  “珠江游”经营者痛定思痛,决心调整经营思路,增加观赏项目,提升服务水平。

  本报记者 林翎 通讯员 何琴

  时近国庆黄金周,广州“珠江游”市场似乎愈发冷清,多家游船公司的票价比以往都有所下降。但部分心有不甘的经营者却在经营“低迷期”悄然进行战略调整,意图守过“寒冬”,在新一轮的珠江游热潮中抢占先机。

  魅力不再,客源一减再减

  据了解,“珠
江游”在2002年一度风生水起,年客流量达100万人次,吸引了不少投资者进入该市场。但从2003年开始,“珠江游”进入低迷期。以占“珠江游”市场份额60%的广州市客轮公司为例,该公司2002年有90万人次的年客流量,2004年已降至70万人次,今年预计客流量仍在下降。“珠江游”因市场低迷,出现了票价下降,尤其是团体票方面,票价已下降了1/4—1/3,而散客票因竞争剧烈,各公司都有不同程度下降。

  蓝海豚游船公司负责人认为,“珠江游”项目魅力不再,原因有二:一是“珠江游”项目本身吸引力有限。珠江前航道两岸景观多是历史文物,但可看的历史景观不多。而在法国巴黎塞纳河的水上旅游项目,一路是历史景点,可以说每条桥都有故事,这是“珠江游”所不能比拟的比拟;二是“珠江游”易受政策和大环境的不利因素影响,如目前珠江两岸灯饰关闭时间提前、灯饰长时间变化不大等原因,造成“珠江游”吸引力减少。
“珠江游”寻求突破(图)
上图:广州“珠江游”生意不如以前。本报记者 吴万生/摄

  思路调整,意图东山再起

  虽然目前经营“珠江游”的企业日子难熬,但业内一种普遍的观点认为,考虑到珠江整治、广州亚运会等一系列利好因素,今后“珠江游”还是有望出现新一轮的高潮。个别经营者更是未雨绸缪开始了经营调整。

  广州市客轮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的低迷期给了“珠江游”企业绝好的调整期,只有通过自我调整,才能使企业走出低迷期,适应将来“珠江游”的再次兴旺。他表示,目前客轮公司不但没有想办法压缩成本,反而投入资金改善码头设施、船只,并将餐饮标准提高了40%。他说:“因为珠江游有一半以上是外地客,他们很少知道各公司间的票价相差多少,但对服务质量却能直接感受到。只有保持好的口碑,才能维持客源。这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生意。”

  但问题是,在珠江前航道已“船满为患”的今天,“珠江游”市场还有前途吗?

  “有差异才有市场!”市客轮公司负责人表示,对走出10公里前航道,客轮公司有新尝试。目前,广州市客轮公司正在打造一艘广式仿古船,结合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推出。该负责人表示,这是细分市场、拒绝同质化的一个尝试。该公司打算在船上搞一个小型博物馆,将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些物品、资料向游人介绍。而有关方面也在对海上丝绸之路的景点进行修复。下一步客轮公司还有意参与南沙岛屿旅游的开发等。

  (观宇/编制)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