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新华社的舆论监督何以遭到抵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20日 09:12 中国经济时报

  中央媒体在遭到抵制的同时,地方上并没有建立有效地对地方领导进行监督的机制和营造良好的舆论监督氛围,换句话说,地方本身的对权力的监督机制很有限。而来自上面以及中央的权力监督因为信息不对称以及成本大太,监督也不够有力,上面的媒体监督如果失效,那么监督就更加乏力

  杨涛

  据新华社电,面对一篇舆论监督报道,浙江临海市的许多干部群众叫好,认为“符合事实”“反映了群众的呼声”;但是当地某些领导指责当地报纸转载“这样的文章”“不负责任”。(《新京报》9月18日)

  事情源于今年7月4日,新华社“新华视点”专栏播发的《浙江临海:政府图政绩学校比气派》一稿,报道了浙江临海市多所中小学在政府的推动下,不惜背债几千万元甚至高达数亿元,竞相攀比迁建豪华校舍陷入困境的现象,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报道播发后,《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和台州市委机关报《台州日报》等60多家媒体刊登了报道。临海市的一位主要领导看到报道后,在临海的一次领导干部会议上,公然指责《台州日报》刊载新华社“这样的文章”“不负责任”,让临海不好的影响扩大化,并指责有关部门“监管不严”。

  在中国,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一般来说,媒体也是以其行政级别来代表其是那一级党委与政府的喉舌。像中央电视台、新华社这一类的属于中央的媒体,当然也就代表着是中央政府的声音。因此,我们经常看到,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播出了对某地的舆论监督后,地方领导一方面大力整改,一方面去电中央电视台表明愿意接受监督。而新华社的通稿,同样代表着来自中央的声音,地方媒体引用、转载也往往代表着政治上没有问题。

  所以,这则报道的看点并不在于地方领导粉饰太平,在《今日临海》在头版用整版的篇幅以《教育,临海的一张名片———我市教育发展纪实》为自己“正名”的事情,在我看来并不奇怪,因为谁也不想为自己脸上抹黑。让我们吃惊的是,临海市的有关领导并没有像其他地方的一些领导一样,至少在表面上做做文章,发文向新华社表态表示愿意接受监督,而是公然指责《台州日报》刊载新华社“这样的文章”“不负责任”,并且有关部门“监管不严”。

  尽管,临海方面是以指责《台州日报》刊载新华社的文章这种婉转的方式,来抵制来自中央媒体的监督,但仍然揭示了一些地方领导对抗来自上面媒体监督的现实。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分税制实施以来,地方的利益凸显,官员的升迁与其政绩挂钩,为了保住自己的政绩,他们算计着一些底线,开始小心翼翼地与来自上面的声音进行博弈。只要不将局面搞得不可收拾,他们不愿意轻易在来自上面的声音面前束手就范。地方领导可以用自身的某种博弈与抗衡,在上级领导的面前争取自己的话语权,从而实现自身既得利益的最大化或者保住自身既得利益。

  这本身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因为媒体本身并不是国家机关,不能“一言兴邦”,代表国家机关决定一切,只是进行着舆论监督,通过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但问题是,中央媒体在遭到抵制的同时,地方上并没有建立有效地对地方领导进行监督的机制和营造良好的舆论监督氛围,换句话说,地方本身的对权力的监督机制很有限。而来自上面以及中央的权力监督因为信息不对称以及成本大太,监督也不够有力,上面的媒体监督如果失效,那么监督就更加乏力。那么,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权力就可能鼓胀或滥用权力,攀比迁建豪华校舍以及在监督下拒不改正就不奇怪了。

  所以,思考如何建立有效地对地方政府和领导进行监督的机制,远远比简单地就临海市攀比迁建豪华校舍的事件本身更重要。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